袁圣敏,吳 鍵
2012年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中提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0月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了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目標,特別是對體育教師的配備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2]。這是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與開足體育課要配備師資的短期目標。同時,《意見》中還提出:“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到2035年,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基本形成”[2]。這意味著要達到這些要求,需要配備更多的體育教師。
近年來,在全國尤其是各地政府部門、各地中小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義務教育實現了飛越式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從中國總體情況而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體育仍然是整個教育事業相對薄弱的環節,而且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短缺問題依然突出[3]。
體育教師的數量合理配備對促進學校體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師德合格、數量充足、專業精通、結構合理的體育教師隊伍是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首先對關于體育教師數量配備的文獻進行了分析。在國外,教師短缺是普遍現象,例如: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在2019年預估美國將會缺少2 000 000名教師[5],并且有大量文獻對教師短缺現象的成因和解決教師短缺問題的方案進行了探討。其中:Bracey分析了美國迫在眉睫的教師短缺問題是由于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教師老齡化和教師轉行人數較多造成的[6]。Dupriez等認為應該在教師成長的各個階段給予相應的政策和待遇支持,這是解決教師短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案[7]。Kasper等在1980—2008年調查了芬蘭的1 430名體育教師后發現,體育教師的奉獻精神和對工作的滿意度是影響其工作持續性的2個重要因素[8]。總而言之,外國學者研究體育教師短缺問題時大多數從宏觀層面或者從教師個人層面進行探討,缺少按照地區和學科分析教師短缺數量的文獻。
由圖1可知,我國從2000年開始出現有關體育教師數量配備的文獻。這些文獻主要研究不同地區的體育教師配備的情況,并且多數研究運用的是抽樣調查法。從2018年開始,有關體育教師的研究性文獻數量大幅增加,并且研究視角多維,分析逐步深入。例如:趙丹認為,中國各地學校中的體育教師數量配足是確保各地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但是在中國現階段,各地學校中的體育教師總量仍然不足[9]。王鵬等對福建省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配備情況進行研究后認為,中小學在“生均高學歷體育教師”“生均高級體育教師”的配備上存在差異[10]。熊揚名等對中國700所學校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后得出了全國的小學目前面臨著體育教師嚴重缺編的結論[11]。總之,現階段關于中國學校配備體育教師的研究中多數運用的是區域性抽樣調查法,缺乏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總體配置情況的研究。

圖1 關于研究中國學校配備體育教師的文獻數量的變化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鄉村、不同學段對體育教師的實際需求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要進一步進行精準的和細化的研究。
要解決中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短缺的問題,首先要了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本文根據2015年至2020年的《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配備情況進行分析,對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的體育教師總數、生師比、基本配備量、缺額進行測算與分析,以此為新時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依據①。
本文從全國整體和各個省份2個角度分析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在2015—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配備情況持續好轉,具體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在2015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484 000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約為297 000人,約占小學教師總數的5.2%;初中體育教師約為187 000人,約占初中教師總數的5.4%。小學體育課的生師比為327∶1,初中體育課的生師比為230∶1。在2016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503 000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約為312 000人,約占小學教師總數的5.4%;初中體育教師約為191 000人,約占初中教師總數的5.5%。小學體育課的生師比為318∶1,初中體育課的生師比為227∶1,相較2015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課生師比有所下降。在2017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534 000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數量占小學教師總數的比例增長到了5.7%;初中體育教師數量占初中教師總數的比例增長到了5.6%。小學體育課的生師比下降到300∶1,初中體育課的生師比小幅降到226∶1,不同學段生師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2018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566 000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數量占小學教師總數的比例增長到了6.7%。小學體育課的生師比相較2017年有所下降,初中體育課的生師比相較2017年有所增長。在2019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595 000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數量約占小學教師總數的6.1%,相較2018年有所下降。在2020年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約有體育教師622 000人,相較2015年增加了138 000人。

表1 2015—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配備情況
從上述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總量在2015—2020年的變化情況來看,在6年中,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初中體育教師總數占初中教師總數的比例逐步增長,從2015年的5.4%增長到2020年的5.8%。小學體育教師數量逐步增多,2020年相較2015年增加了101 000人,小學體育教師數量占小學教師總數的比例在2019—2020年出現小幅下降,小學體育課的生師比不斷下降。綜上可見,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師資配置水平于2015—2020年在不斷提高,說明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中小學體育教師配備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
本文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師資缺口進行測算,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師資需求、師資缺口、師資名義缺額、師資相對缺額、師資絕對缺額。其中:師資需求指的是計劃期內(一學年)義務教育階段各所學校需要的教師總人數。師資缺口指的是計劃期內(一學年)義務教育階段各所學校需要的教師總人數與已有教師人數之間的差額。師資名義缺額指的是依據全國統一配備量與全國師資存量計算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人數缺額。師資相對缺額指的是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配備不同量的師資與其師資存量計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人數缺額,是各個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人數缺額的相對值。師資絕對缺額指的是計算各省份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體育教師數量與鄉村學校體育教師數量,是城鄉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人數的絕對值。
體育教師數量缺口測算指標為師資缺口、師資存量、師資需求、師資系數。師資缺口(Q)=師資需求量-師資存量。師資存量(C)數據來源于《中國教育統計年鑒》,具體測算指標為各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總人數。師資需求量(X)=師資系數×班級數。師資系數(S)=某一學段體育課時總數/(該學段年限×學年授課周數×教師周課時總數)。例如:S小學=小學體育課時總數/(6年×35周×教師周課時總數);S初中=初中體育課時總數/(3年×35周×教師周課時總數)。
根據以上指標構建數據模型,見公式(1)。

式中:Q為師資缺口;K為課時總數;N為其一學段年限;Z為一學年授課周數;J為教師每周課時總數;B為班級數;C為師資存量。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9年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課程中,體育課課時占義務教育階段課時總數的比例在10%~11%[12]。本研究將10%設定為下限(以下簡稱“低課時占比”),將11%設定為上限(以下簡稱“高課時占比”)。同時,根據各地執行的教師每周課時總數,將體育教師工作量區分為小強度、中強度、大強度。其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小強度工作量為15課時/周、中強度工作量為16課時/周、大強度工作量為17課時/周;初中體育教師的小強度工作量為13課時/周、中強度工作量為14課時/周、大強度工作量為15課時/周。
通過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時占比和體育教師工作強度進行組合測算,劃分出義務教育階段配備體育教師的6個數量層級。其中以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時占比為10%、體育教師承擔大強度工作量為基準,測算出施行當前《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體育教師基本需求量;以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時占比為11%、體育教師承擔小強度工作量為基準,測算出施行當前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體育教師需求量,并作為體育教師最佳配備量。在師資缺額計算過程中,以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基本需求量和最佳配備量為數量區間,設定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6個需求量目標。相對這6個目標,對比現有師資存量計算出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口。
小學在2015—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額測算結果見表2,初中在2015—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額測算結果見表3。在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情況下,義務教育階段達到體育教師基本配備量時,小學體育師資缺額由2015年缺少約111 900人到2020年變化為缺少約56 800人。而在高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小的情況下,義務教育階段達到體育教師最佳配備量時,小學體育教師在2020年仍然缺少165 500人。相較而言,初中體育教師配備量尚可,在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師在2016年和2020年的基本配備量和需求量相對平衡,但是在高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小時,初中體育師資缺額在2020年達到50 000人以上。

表2 小學體育師資名義缺額測算結果 單位:人

表3 初中體育師資名義缺額測算結果 單位:人
我國不同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相對缺額存在較大差異。由圖2和圖3可知,在2018年有9個省份的小學體育教師總數和15個省份的初中體育教師總數達到了層級1(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基本配備量;在2020年有12個省份的小學體育教師總數和19個省份的初中體育教師總數達到了層級1(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基本配備量。綜上可知,近年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達到體育教師基本配備量的省份數量從2018年到2020年有所增加,說明我國一部分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配置從2018年到2020年逐步得到了優化。
以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情況下的體育教師基本配備量為基準,按照省份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在2018年和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口進行測算(此處測算體育師資相對缺額),測算結果如圖2所示。在2018年,有22個省份的小學體育教師總數未達到層級1的基本配備量。其中,河南省的小學體育師資缺口最大,具體缺額為21 562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小學體育師資缺口為10 000人左右。如果以層級6(高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小)的體育教師配備量為基準,只有北京市、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的小學體育教師配備量能滿足體育師資需求。在2020年,有19個省份的小學體育教師總數未達到層級1的基本配備量。其中,河南省的小學體育師資缺口最大,具體缺額為20 368人。總而言之,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中部地區省份的小學體育師資缺口較為明顯。

圖2 按照省份測算小學在2018年和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額②
以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情況下的體育教師基本配備量為基準,按照省份對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在2018年和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口進行測算(此處測算體育師資相對缺額),測算結果如圖3所示。在2018年,有14個省份的初中體育教師總數未達到層級1的基本配備量。在初中體育師資不足的省份中,河南省的體育師資缺口最大,具體缺額為4 568人。如果以高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小(層級6)的情況下的體育教師配備量為基準,只有北京市的初中體育教師配備量能滿足需求量,其余省份的體育師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額。在2020年,有11個省份的初中體育教師總數未達到層級1的基本配備量。如果以高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小(層級6)的情況下的體育教師配備量為基準,只有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初中體育教師配備量滿足需求量。總而言之,初中體育教師配備情況相對較好,與小學相比,初中體育師資缺口較少。

圖3 按照省份測算初中在2018年和2020年體育師資缺口
如圖4所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口最大的地區在2020年和2015年時均為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相對缺額均小于中部地區。相較于2015年,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絕對缺額在2020年均有大幅下降;西部地區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絕對缺額降幅最大,從2015年缺少約32 083人降至2020年缺少約16 848人,降幅約為15 235人;東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額在2020年的降幅約為16 392人;中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額在2020年增加了約2 039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中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是從2015年開始到2020年逐年補充的體育教師人數無法滿足2020年的實際需求量;另一方面,中部地區的各省份之間配置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不平衡的情況還未充分得到改善。本研究統計的各個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額是根據體育師資缺額絕對值計算的,不存在某一地區的各個省份互相彌補體育教師人數不足的情況,以上說明各個地區之間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較為不平衡。

圖4 不同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在2015年和2020年的體育師資缺口比較
由圖5可知,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體育師資缺口和鄉村學校體育師資缺口不盡相同。不同省份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在體育教師配備量與需求量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義務教育階段的鄉村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需求量明顯大于城市學校的省份有:河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需求量明顯大于鄉村學校的省份有: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湖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

圖5 不同省份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需求量測算結果
以低課時占比、工作強度大的情況下的體育教師基本配備量為基準測算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的體育師資缺口,測算結果如圖6和圖7所示。由圖6和圖7可知,在體育師資缺口較大的省份中,最主要的缺口在鄉村小學。其中,河南省鄉村小學體育教師數量配備不足最為明顯。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是鄉村學校體育的重要支撐力量,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體育工作相對滯后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體育教師配備量的問題。

圖6 不同省份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校的體育師資缺口測算結果

圖7 不同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的體育師資缺口測算結果
從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配備的總體情況而言,近年來,我國各地都在強化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絕對缺額在逐漸縮小,但是目前體育師資缺口仍然存在,尤其是小學體育師資缺口較大。義務教育階段在2018年共有體育教師566 300人,約占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人數的6.3%,而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體育課程的課時量應占9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部課時的10%~11%。這意味著將由6.3%的體育教師承擔義務教育階段全部課程的10%~11%的課時,這也說明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師總數還沒有滿足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需求。
從體育師資相對缺額而言,多數省份體育教師總量能滿足基本需求量,但是按照省份測算的結果顯示,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的省份數量在增加。這是因為在測算某一學校的體育師資絕對缺額時不計算其他學校教師人數的冗余量,因此,在總體測算時被冗余數補充的缺額,在單獨測算各個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絕對缺額時就出現了更大的師資缺口,并且使得師資絕對缺額較大程度地大于師資相對缺額。此外,根據實地調查結果可知,許多樣本省份有一部分體育教師在其學校兼任著其他崗位,例如:總務等,這又進一步增加了體育師資缺口,所以,從目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資配置情況來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依然不足,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不平衡的狀況除了不同省份之間存在差異之外,各個省份的城鄉學校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達到層級1的基本配備量時,鄉村學校的體育師資絕對缺額為84 780人,明顯多于城市學校體育師資絕對缺額,差值接近80 000人。長期以來,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的優秀體育教師流失較大,這在鄉村學校原本就有較大的體育師資缺口基礎上又增加了缺額。這一問題已經得到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例如:《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力爭經過3~5年努力,鄉村教師數量基本滿足需求,質量水平明顯提升,隊伍結構明顯優化,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職業吸引力持續增強,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13]。
一部分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是這些省份在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過程中難以逾越的一個困境。首先,這些省份因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會使這些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所有體育教師承擔超負荷的工作量,其中包括課后訓練、課外活動、組織參賽等課外任務。其次,這些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的小學和初中的現有體育教師完成當前要求的體育課時有難度。最后,一部分省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為了解決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兼職體育教師可能會長期存在,這部分體育教師雖然可以承擔體育課時任務,但是長期如此可能會影響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確定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14]。本文通過分析相關測算結果發現,2018年以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進程較快,但是一部分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不足的形勢依然較為嚴峻,不同省份之間的差異和城鄉學校之間的差異均較大。由此,要通過多路徑加強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工作是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基礎。新時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配備情況應進一步引起黨和政府的重視。首先,各省份要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數量配備不足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過渡性政策,增加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編制,在短期內改善這些學校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的狀況。其次,進一步調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結構,各個省份應統一使用事業編制,在出現空編時,優先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置編制名額,使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能滿足《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的體育課時要求。
從本研究的相關測算結果可知,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不平衡,其中,江西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是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口較大的省份。由此,這些省份應增加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配備量。一方面,加大小學和初中的體育教師數量的統籌配備力度,鼓勵高校中有志于義務教育的體育專業生源在取得中小學體育教師資格后到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中小學就業。另一方面,重點解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口較大省份的體育教師配備量不足的問題,可以定向增加體育教師的編制,通過特崗招聘等方式配強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師資力量,重點補足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一部分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缺口。此外,可鼓勵一部分高校在每年招生時針對個別省份適量增加鄉村小學體育教師定向培養名額。
本研究的相關測算結果表明,在義務教育階段有體育師資絕對缺額的省份中,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配備的體育教師數量很不平衡。其中,城市學校的體育教師冗余量較為明顯。因此,個別省份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短缺的問題,應精準分析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學段的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需求量,之后,應進一步調整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學段的學校和城鄉學校的體育教師配備量。個別省份可以通過政策調控等手段鼓勵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校冗余的體育教師就近到其居住地附近的鄉村學校任教,從而促進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與鄉村學校在體育教師數量配置上的平衡。
從本研究的相關測算結果可知,當前有些省份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經配備了數量較為充足的體育教師,并且對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也較大,這些省份能達到當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的高標準。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有一部分省份可以設定更高的學校體育工作目標,將體育師資數量配置工作做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每所學校,根據各所學校不同的體育教師需求量,核算每所學校的體育教師配備量,制定相應的體育師資數量配置優化方案或招聘方案,以此進一步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各所學校有充足數量的體育教師保障完成高標準的體育課程教學任務。
2015年以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雖然在穩步增長,但是總體而言,有個別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還是難以滿足當前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由此,一方面,個別省份要放開體育師資源頭,依據教育部印發的《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體育兼職教師可以選聘其他學校專業體育教師,校外教育機構、體育運動團體與體育系統的有關體育工作者[15]。另一方面,可以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暫時緩解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體育師資不足的突出矛盾。例如:可以通過AI體育智慧平臺、可穿戴設備、視頻直播等技術手段改進體育課教學方法,解決一部分省份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體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能否配齊與配強在一定程度也取決于人力資源配置規律,因此,要進一步通過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全面保障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合法權益,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師績效工資和考核獎勵機制,這是解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不足問題的長效機制和制度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充足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培養人選,才會有更多的體育專業高校畢業生加入到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隊伍中。
注釋:
①本文的圖表數據、測算數據(包括學校數量、班級數量、教師數量、學生數量)均來自于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寫的《中國教育統計年鑒》和《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簡況》中的相關統計數據。
②按照省份測算的具體數據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數量。
③由于缺少香港、澳門、臺灣的數據,本文所指的我國不同省份未含香港、澳門、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