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驕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 215000)
現如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提升教師對于“三全育人”的認知,在開展教育教學時要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之下了解相關教育部門對“三全育人”所提出的相關要求,并以此為背景,加強在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整合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要滿足當下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深度探究高職院校各科教學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作為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境界的關鍵,通過整合豐富思政教育的相關教育教學理論,創建一套完整的思政教學理論體系,進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1.全員育人
全員育人是要求在教育學生的角度來將教書育人的責任歸納到教師隊伍當中,主要包括了在學校中的相關學科教師、工作人員、學生的家庭成員以及一些學校內部的社團組織等來構成的相關教育育人機制。在全員育人這種理念之下,要求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開展教育的過程當中將學生作為核心,高職院校內部也應該創建相關的育人理念和規章管理制度。
2.全過程育人
全過程育人,主要是站在時間的角度在包含了從學生入學開始直到畢業,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都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貫徹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優秀品質的塑造。在此過程當中要求所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全面協調,在以學生為核心的基礎之上,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3.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主要是要以教育為主,通過在各個學科教育的過程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等“五位一體”的完善以及思想創新意識的提高,這三種育人方式在開展過程中要做到協調發展,互相配合,進而形成院校、社會以及家庭三者協調發展、共同育人的教育教學局面。
1.以“立德樹人”為教學前提
在國家的相關教育會議當中,有關部門曾經明確指出要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以“立德樹人”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在教育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要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教學理念,保證在人員、教學空間以及時間的安排上都要貫徹這一理念。“立德樹人”主要教學任務是要在教學活動當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品德,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要在所有學科的在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也要以“立德樹人”這一思想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2.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教學核心
在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整合的過程中要彰顯理想信念教育這一核心思想,通過對學生開展理想信念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樹立遠大的理想以及踐行中國夢這一偉大的理念,這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夠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棟梁。現如今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以及各行業的未來發展的主人公。理想信念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觀念,通過幫助學生提高愛國主義思想,進而實現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和繁榮。
3.以核心價值觀為教學導向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當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導向,這樣讓師生通過學習培養三觀,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法治意識以及責任感,促進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意識和學生的創新精神,推進社會的道德建設,提高師生的綜合素養。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將核心價值觀念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導向,引領當代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教學的學習當中樹立起正確的觀念。
從當下國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來看,一些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學生學科的理論基礎培養,并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相關的德育工作,國家相關部門曾經在教育教學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但是現在在一些高職院校當中各學科教師認為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由本專業的輔導員來進行開展,學生只需要在課上靈活的掌握本學科的內容即可,在考核的過程中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由此可以看出高職院校中各學科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提高重視,沒有針對各學科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進行深度的探究,而只是注重各學科基礎理論的講解,對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也沒有起到引領和重視,在教學活動和育人工作也沒有做到有效的融合。
第一,在目前國內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內部沒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由于認識不足使得有很多學科教師認為開展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由專門的思想教師或者本專業的輔導員來進行負責。在現如今“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有很多教師對于“三全育人”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剖析,也沒有和本校的思政教師以及相關專業的輔導員之間進行學術上的交流與溝通,這樣由于協調不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效果較差,并且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要求高職院校中的全體人員都要提升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視,但是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有很多不足;第二,在開展思政教育整合的過程中缺少相關的教學機制,由于當下高職院校中各門學科的課時安排較少,學習任務量較多,各科教師幾乎在校期間將絕大多數時間花費在備課與教學科研上,并沒有針對怎樣將學科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整合進行分析,教學資源的不對等使得在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不小的阻礙;第三,相關開展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在業務水平上也有所欠缺,這使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
現如今高職院校各個學科的相關教材中在教育內容的設計上幾乎很少提及思政教育,即便有所談及也并沒有著重的突出育人功能,造成這樣的情況是由于各個學科教師沒有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整合。從國內各個高職院校的學科教材版本中可以看出,相關文史類的教學內容中涵蓋了一些德育教學的因素,但是對于工科類的教材卻很少能夠出現與思政相關的內容,這就使得一些工科專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對于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缺少一定的領導性,沒有通過課程的開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規范;其次,個別專業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當中沒有注重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挖掘與探究,教材內容以及相關教學活動都能夠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只有在科研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探究才能夠發現學科中的育人價值。當下在各個學科的教材當中,缺少核心素養與理論基礎的結合點,這使得在教學中沒有彰顯一定的育人功能;最后,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主要強調了教師要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開展育人工作,但是,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幾乎很少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實踐能力。
在現如今“三全育人”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要想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相關理念,不能夠僅僅通過思政課程來體現,應該高職院校各個學科開展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科的教學思想與思政的相關理論進行有效的整合,充分發揮育人的作用。首先要先出臺相關的制度,讓高職院校中的全體學科教師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要求高職院校全體學科教師在進行備課和教研時都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來設立一套專項的教育教學體系,這樣才能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實處。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內部還要對于全體學科教師出臺全新的考評標準,在新考評標準當中要新增入各個學科相關思政教育,以此來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并且通過一定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各個學科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要結合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來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增強自身的育人意識,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育人的積極性,實現通過各個學科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來達到育人的效果。
為了實現“三全育人”中“全員育人”理念對于高職院校當中的相關管理人員也要提高其自身的育人責任意識。提升在開展育人工作中“以學生為核心”的宗旨,保證在開展管理工作和校園服務的過程當中的育人質量,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為了有效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通過一系列例如線上培訓,定期開展調研活動以及崗位業務水平競賽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了更好地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做好問責制度,這樣相應的管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職業素質,帶給學生最優質的服務體驗。通過設置問責制度,可以在進行管理的工作過程當中始終牢記思政教育宗旨,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夠通過自身過硬的業務水平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當中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學活動進行整合,通過一系列的傳統文化課程來貫徹思想政治教育。現如今在國內的思政課當中主要是針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近代史等一些法律基礎課程進行相關的講解,對于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課程卻沒有相關的課時安排。因此,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增設一些傳統文化的選修課程,將思政教育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整合,通過課程的設置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這樣通過彼此之間的整合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在高職院校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傳統文化,讓學生在一個充滿傳統文化的教學環境當中學習,自身的思想道德觀念自然就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當中,要處處彰顯傳統文化的特點,例如可以在教學樓的進門處張貼傳統文化的詩詞和標語,在校園內部樹立中華民族英雄人物的雕塑。與此同時,在一些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可以舉辦與傳統文化活動,例如詩詞朗誦、周末論壇、紅歌會以及優秀愛國影片觀影活動等,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院校活動來感受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思想道德精神。
在國內的一些高職院校當中所開設的思政課程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以及學習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能夠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但是從當下來看在思政課程的講解過程當中卻幾乎很少對現階段國內所弘揚的“時代精神”進行專門的講解。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以及時代的發展,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過程當中應該針對其教學內容進行革新和完善,這樣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于思政教學的學習氛圍,如果在開展思政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開設“時代精神”這一教學話題的講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樂趣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精神。將時代精神與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理想信念是實現自身理想的主要動力,在新時代下國家所制定的兩個百年目標,離不開當下學生的共同努力。而時代精神當中精益求精等這些相關教育部門要求學生所具備的品質正是未來推進國家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對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將時代精神與思政教學理念進行整合能夠不斷地要求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觀念的養成,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提升優良的校風以及積極向上、精神飽滿的學生面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全方位發展。
現階段院校在進行思政理論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其教學模式的改變以及社會的進步,以往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實施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與新興的教學方法進行融合,豐富思政教育模式。在現如今“三全育人”的背景之下,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實現社會的進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培養新時期的人才,提升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念,因此要想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育人教育活動的主導性就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現如今新型的多媒體教育來進行開展,這樣通過信息技術中的龐大教學資源,能夠給思政教育提供一個新的參考,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這樣才能夠確保所開展的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和與創新性,也能夠提高學生在思政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樂趣。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合是一項復雜的教育教學工作。在現如今“三全育人”的背景之下,要將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各個學科以及高職院校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整合,利用當下社會的時代精神來促進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提升,通過學科之間的互相融合,運用新興的教育手段,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使其能夠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