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寶
(中央音樂學院,北京 100031)
藝術機構,常又被稱之為藝術組織,是在藝術或與藝術相關的服務領域當中,由諸多要素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而組合起來的群體性的協作系統。藝術機構是藝術活動社會化的產物。藝術院團作為專門從事藝術節目表演活動的組織,除了進行常態化的藝術作品展演外,還具有美育、娛樂、藝術推廣普及、文化傳承和交流等多項社會基本功能。作為藝術院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響樂團對外所承擔的基本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藝術創作生產、演出和藝術教育普及等方面。在2021年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意見》中就曾明確指出,“省屬國有文藝院團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做強做大區域性的優勢藝術門類,要努力做本區域內舞臺藝術創作和藝術生產的引領者、推動者?!?/p>
河北交響樂團作為河北省內唯一一家職業化的交響樂團,承擔著主要為全省7000多萬人民提供優質交響樂曲目演出和公益性的藝術教育普及的任務。近年來,隨著樂團對自身文化品牌的不斷塑造以及大量藝術普及活動的開展,樂團在全國的知名度與日俱增,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持續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的不斷加快,河北交響樂團作為區域內知名的國有文藝院團,也在積極地通過互聯網技術主動尋求與其他團體和機構之間的藝術合作,在助力全省人民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的整體提升方面做著不懈的努力。
作品是一個藝術院團的立身之本。無論在任何時候,一個樂團想要有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前景,首先就要有好的作品。作品是藝術創作的主要載體,有了好的作品,院團的品牌價值才能夠得以實現。河北交響樂團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品牌,要融入時代發展,成為傳播優秀音樂文化的使者,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交響音樂旋律優美、風格獨特、內涵豐富、百聽不厭等特點。《河北省文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通知》中要求,“通過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構建“五大體系”,推送我省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河北文化軟實力。文藝精品工程要嘗試不斷深化,創作和演出管理機制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鼓勵抓住建黨、新中國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節點,圍繞現實題材、愛國主義題材、重大革命題材等開展藝術創作。鼓勵創作表現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冬奧會等發展戰略及事件的藝術創作。”
為了能夠生產出大量符合時代特征和區域文化特色且能夠讓大多數觀眾所接受的交響樂作品,近幾年來河北交響樂團以生產經營優秀交響樂藝術產品為主體運營業務之一,專注于交響樂作品的創作演出。樂團在藝術生產方面不再只局限于駐團作曲家的創作,還通過委約的方式與我國眾多的當代知名作曲家進行合作,深挖河北的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紅色革命歷史資源進行創作藍本。通過這一做法,樂團積累了大量的原創作品,先后委約國內的眾多知名作曲家創排了《燕趙長歌·情義河北》(周志勇作曲)、《燕趙風華》(鮑元愷作曲)、《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杜詠、謝鵬作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罚ㄓ∏唷㈥霸骑w作曲)等多部具有河北地域和歷史文化特色的交響樂作品,還于去年演出了以冬奧體育健兒為題材的交響樂作品《冬奧交響曲》(唐建平作曲)。
從一部原創作品的誕生到舞臺上演出的完整呈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保證作品質量的同時,如何讓觀眾在欣賞音樂會的同時對作品產生共鳴,使觀眾接受這些作品對于樂團來說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交響樂是一門非常嚴謹的藝術,它誕生于西方,如何運用好這一體裁,并在其中融入中國音樂的韻味,這是中國交響樂作品有別于西方交響樂的最大不同。河北交響樂團正式在“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突出現實題材的交響樂作品創作和紀念知名音樂家的專場音樂會等形式。在新作品的排練階段,無論是樂隊與合唱隊之間,還是作曲家與指揮、樂手之間都就作品的結構、風格、演奏處理風方面進行過反復、多次的打磨、提升,才能形成彼此間的演奏默契和協調,這不僅提升了表演者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同時也豐富了音樂表達的層次,也只有通過這樣對作品的反復推敲才能最終確保將作品的最佳樣貌呈現在觀眾的面前。除了獨立創排的交響樂作品外。河北交響樂團在每年的固定演出季當中還上演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的著名作曲家經典交響樂作品專場音樂會,以及中國現、當代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和一些影視作品專場、動漫作品專場音樂會等。
通過長期以來堅持不斷的實踐,樂團打破了交響樂在人民心中普遍存在的“高深、難懂、高雅、晦澀”的印象,找到了一條溝通交響樂與觀眾之間的溝通路徑,在今后的發展中也必將繼續堅持以挖掘本省優秀的歷史資源與傳統音樂文化資源進行藝術生產創作,實現演出形式和表現方式的多樣化。
交響樂在國外的整體普及程度遠高于我國。隨著古典音樂近幾年在我國的普及與推廣,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的古典音樂消費市場環境、常住居民的整體藝術素養和消費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河北省,交響樂的普及還與一線城市有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對青少年群體的校園古典音樂教育與普及活動,還做得遠遠不夠。在一般人的眼中,交響樂不但是晦澀嚴肅的代名詞,消費理念與消費習慣也讓許多人將交響樂拒之門外。交響樂怎樣降低準入門檻,樹立起“通俗好聽、親民易懂”的形象,也是河北省交響樂在進行藝術普及活動時首要需解決的問題。此外,作為我國演出種類與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全年有著眾多高質量、高水平的藝術演出項目。無論是在演出品質還是在演出內容上,對河北的古典音樂市場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與沖擊。無論是交響樂團本身的演出質量還是其他體裁作品對古典音樂的挑戰,都需要河北交響樂團不斷提升自身演奏水平與知名度,并通過有效的宣傳與有針對性的藝術普及來明確其自身定位,在演出市場上與其他藝術院團避免同質化現象的出現,形成差異化競爭。
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全世界的藝術院團都不得不思考怎樣用線上演藝形式來面對這場嚴重的疫情?,F場演出是本地屬性極強的線下演出場景,而“線上演出”的形式則是對現場線下演出的補充和延伸,它突破了劇院的物理空間屬性,將不在同一空間的世界各地藝術家也聯系在了一起。觀看線上演出的觀眾擁有了更多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并激發了觀眾的潛在興趣,擴大受眾面,能夠培養更豐富、成熟的觀眾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河北交響樂團也在積極開拓線上演播和音樂藝術普及傳播的新局面,打造了線上演出的新模式。目前線上宣傳整體上來說一般是從以下幾個網絡平臺進行現有藝術產品的推介與宣傳。
在嗶哩嗶哩視頻彈幕網站自建賬號,在熱門流媒體平臺上傳演出舉辦線上音樂會。這些做法既突破了線下演出的物理空間限制又突破了線上直播的在線時間限制,增加觀看人次和閱讀量。目前,國內許多知名交響樂團,如北京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等都在嗶哩嗶哩網站自建賬號,并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河北交響樂團目前已在微信公眾號、抖音、西瓜視頻、火山視頻、皮皮蝦視頻開通賬號進行線上宣傳。同時,在內容策劃方面,樂團的線上演出和節目精選了符合大眾藝術審美習慣的高品質演出,內容涵蓋了歌、樂、劇等各個門類。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演出,獲取藝術知識,小型的演出片段還在每一個節目當中增設了與演出內容相關的導賞環節,以問答、采訪、探秘等多種制作形式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與演出和音樂作品、作曲家等相關的藝術知識。錄制方面,線上演出還使用了高清的拍攝錄像設備,打造出了高品質的畫面效果,為在線上觀眾同樣呈現出了高質量的藝術效果。觀演方式從傳統的線下轉換到了“線上演出”,對于觀眾來說,欣賞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是這些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得線上演出又在不斷地將“現場感和參與感”與觀眾拉近,在線上媒體播出的場景中觀眾通過發送評論、彈幕或者點贊等方式表達自己對于作品的贊美和肯定,實現了觀眾與演員之間的一種“共情”。
后疫情時代,我國表演藝術的數字化形式將成為傳播和普及推廣藝術作品的最重要的途徑,河北交響樂團的線上演出在內容制作和傳播渠道等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不斷突破和提升的空間,例如可將往年的線下演出歷史視頻、排練視頻、藝術家采訪、藝術家寄語等進行視頻版權剪輯和重新編排后進行線上播放。通過線上演出增加知名度,獲得更多觀眾數量,再反哺線下演出,形成良性循環。
許多歷史悠久的交響樂團大多與其所在的城市發展之間淵源深厚。一個交響樂團的發展要適應所在城市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的變化;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音樂作品,改善人與地區之間的關系,將古典音樂融入城市,巧妙利用購物中心、公園、廣場、博物館、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區域策劃古典音樂快閃活動,培養居民的欣賞意識,巧用城市大屏、節日元素,將樂團的發展融入城市發展當中;并注重樂團品牌的持續發展,嘗試與本省知名企業進行品牌聯動,尋找長期專屬贊助伙伴。線下演出恢復后,樂團可通過以下幾種做法配合線上形式的藝術普及與傳播,
1.增加藝術普及活動的場次。在對居民進行藝術普及,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培養方面,可針對不同人群安排不同欣賞曲目深入學校、醫院、金融機構等單位進行線下藝術普及。并可走進社區進行藝術講解與演出前期宣傳,針對不同家庭的人數,提供更加優惠的門票,同時要積極尋求與社會組織、公立學校、其他文化機構進行合作,培養年輕觀眾。
2.嘗試跨界混搭的音樂演出。擴大節目儲備量。加強與京津冀區域內其他優秀城市交響樂團,如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等的聯動演出,組織跨區域專場演出,通過其他交響樂團的自有賬號對河北交響樂團進行宣傳推廣。
對于一個樂團而言,藝術表演和舞臺藝術創作的質量是其能夠保持良好運營的關鍵。河北交響樂團憑借不斷改進的音響設備和規范嚴格的訓練考核機制,以及與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頻繁合作演出,使得樂團中樂手們相互之間的演奏配合越來越細膩,演出現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演奏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樂團現任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張國勇,擁有與眾多國內外知名交響樂團、歌劇團的合作經歷,指揮并演出過眾多經典歌劇和交響樂的作品音樂會,作為河北交響樂團的現任藝術總監,樂團的整體專業化水準在這位藝術總監的帶領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河北交響樂團的品牌形象塑造離不開近年來樂團一系列成功的實踐探索,它作為河北省傳播交響音樂文化的代表,通過系列音樂會、主題音樂、創新作品等多樣化主題模式的確立,始終承擔著音樂文化傳播者的使命和責任,不斷地豐富并繁榮了我省的音樂文化藝術市場。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各大文藝院團在思想認識上都在進行著不斷地提升與轉變,河北交響樂團亦是如此,它在品牌定位、傳播方式、推廣渠道等方面都做著積極的探索,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不斷提升樂團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目前已形成了由微信、抖音、西瓜視頻、火山視頻、皮皮蝦視頻等多個平臺共同構成的國內官方宣傳網絡架構。同時,借助專業樂團特有的藝術資源、思維方式和藝術內容與生產方式實現了樂團現有線上產品的迭代升級,并利用河北省內在旅游領域的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文化+旅游的趨勢,實現交響音樂產品與旅游產品的跨界聯合。同時,利用傳播熱度,不斷擦亮河北省內知名的文化藝術品牌。
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傳播經典音樂文化的使命擔當國有文藝院團的天然使命。把握新時代傳播環境的變化和發展機遇,提升國有文藝院團的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這是傳播我國主流文化價值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推動著一個院團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途徑。河北交響樂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地增強品牌意識,突破自我,加強與各個領域之間的相互合作,創新傳播方式,提升傳播能力,在弘揚和傳播優秀的中國經典音樂方面做出了許多的創新舉措,影響力在不斷提升。每一部作品的背后,每一臺高質量的演出都承載了無數人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