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輝旺 李凌 董志芳 王正坤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廣東佛山
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臨床常見的手術方式,但是手術創傷、麻醉等引起的應激反應會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和疼痛感,術后并發癥較多,對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依托咪酯是一種麻醉藥物,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心血管系統,同時還會抑制呼吸。瑞芬太尼是一種μ 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其主要特點為可控制、半衰期短及起效快等,鎮痛效果明顯,但是患者在手術后易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如排尿困難、惡心嘔吐等,嚴重者甚至還會引起反流、水電解質紊亂、誤吸以及脫水等現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納布啡可激動K 受體,拮抗μ受體,患者在用藥后心血管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藥物鎮痛作用明顯。本研究旨在探討依托咪酯靶控輸注聯合納布啡麻醉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麻醉效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45 例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參照組22例,年齡25~71 歲,平均(54.05±2.33)歲;病程1~3年,平均(1.26±0.30)年;學歷:大專10 例,高中7 例,初中5 例。觀察組23 例,年齡24~70 歲,平均(54.71±2.42)歲;病程1~4年,平均(1.25±0.41)年;學歷:大專11 例,高中5 例,初中7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可耐受手術治療,無手術禁忌證;②患者符合子宮肌瘤相關診斷標準[2];③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且治療依從性良好。
排除標準:①合并神經系統疾病、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嚴重臟器功能損傷者;③全身感染者;④具有麻醉禁忌證以及藥物過敏史者;⑤臨床基本信息不完整者。
方法:兩組患者術前行常規檢查,并禁食、禁水。參照組使用瑞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199;規格:2 mg)實行麻醉誘導,泵注量為0.5 μg/(kg·min),血漿靶濃度為1.0 mg/mL,使用0.1~0.3 mg/kg 依托咪酯對患者實行靶控輸注,手術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以及體動情況等對輸注劑量進行合理調整,若腦電雙頻指數值>30%或<-30%,則可在患者入睡之后展開手術治療。通過三孔法置入腹腔鏡,探查子宮肌瘤后將其剔除。觀察組實行依托咪酯靶控輸注聯合納布啡麻醉,取0.3 mg/kg納布啡(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0127;規格:2 mL∶20 mg)和0.1~0.3 mg/kg 依托咪酯(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2379;規格:10 mL∶20 mg)對患者實行TCI-Ⅲ型靶控輸注泵,將血漿模式調整為0.1~0.5 μg/mL 后對患者進行輸注,誘導時間控制在5 min。在手術結束前30 min 即可停止麻醉藥物的泵入,如果患者心率>50 次/min,自主呼吸潮氣量>5 mL/kg,氧飽和度>95%并維持10 min,即可拔管。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對比并記錄兩組不良反應(呼吸抑制、低血壓及惡心嘔吐)發生率。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比較(±s,min)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比較(±s,min)
組別 n 手術時間 麻醉時間 蘇醒時間參照組 22 17.44±3.98 48.55±8.33 12.19±3.46觀察組 23 13.56±2.84 42.12±9.47 9.01±2.08 t 3.777 2.414 3.756 P 0.000 0.020 0.00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子宮肌瘤當前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其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藥物和手術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但藥物治療后患者的復發率較高,因此臨床一般對患者采用手術治療,而麻醉方法的選擇對于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麻醉藥物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對麻醉效果產生影響,而為了提高麻醉效果,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對麻醉藥物的選擇已經成為當前臨床研究的重點。對于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來說,最常見的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經肌肉、靜脈注射或者呼吸道給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性,起到催眠、鎮靜的作用,同時還會產生反射抑制以及骨骼肌松弛等現象[4]。
依托咪酯為咪唑類藥物,靜脈用藥后會在短時間內遍布全身,同時可以起到催眠和鎮靜作用,該藥物代謝時間較短,但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腎上皮質功能及心血管情況。納布啡的鎮靜和鎮痛效果明顯,并且患者用藥后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將以上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不但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反應,還可以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5]。瑞芬太尼的半衰期較短、可控性較高并且起效時間短,其鎮痛作用明顯,但是患者在手術后出現惡心、嘔吐以及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的概率相對較高,嚴重者甚至還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不僅增加患者痛苦,還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有研究顯示,在進行全身麻醉時,將納布啡與其他麻醉藥物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對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也極為有利[6]。
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剔除、打孔等一系列操作都會給患者造成不適感和疼痛感,若麻醉效果不佳會引起肢體扭動,進而對手術治療產生不利影響[7]。此外,一些患者還會出現迷走神經興奮現象,使血壓、心率產生強烈波動,再加上手術創傷的影響,患者感染風險較高。因此,減少手術傷害性刺激對于減少體動、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利于降低感染發生率。有學者表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中應用納布啡,與其他激動劑相比,納布啡不會對患者血管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效果較好;而對于循環系統不穩定患者,使用納布啡對其實行鎮痛治療,也可以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8]。瑞芬太尼可激動μ 受體,所以患者手術后很容易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如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增加患者痛苦和不適感[9]。而將納布啡和依托咪酯聯合應用,對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非常有利[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觀察組。這說明依托咪酯靶控輸注聯合納布啡麻醉對于提高麻醉效果以及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極為有利,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手術過程中應用依托咪酯靶控輸注聯合納布啡麻醉,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縮短手術時間、麻醉時間以及蘇醒時間,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