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江 | 撫順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撫順市位于遼寧省東部,下轄三縣四區,鄉村中小學79所,占全市中小學校的38%,鄉村教師4142人。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對于消除城鄉差距,促進撫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撫順振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事業的關鍵。長期以來,撫順市高度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致力于培養在師魂上循大道、懷大愛,師志上臻大境、成大器,師能上涵大美、育大智的鄉村大先生。
撫順教育人像老中醫一樣,精準把脈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通過“活血”“化瘀”“通絡”,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揚優勢,一批引得來、留得住、教得優、發展好的鄉村教師隊伍已逐步壯大,高水平農村教師隊伍支撐服務體系初步構建,筑牢了撫順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堅實根基。
教師是一個個的“血細胞”,只有讓“血細胞”動起來,讓“血”活起來,教師隊伍才能士氣高亢、鮮活神氣。撫順市教育局本著對每一個“血細胞”負責的態度,著力涵養師德師風,保障鄉村教師待遇,讓鄉村教師有更多的獲得感。
全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撫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基礎的民生工程來抓,從頂層設計出發,出臺了撫順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堅持正向激勵,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鼓勵老師爭當先進。積極爭取市人社局、市總工會等部門的支持,建立健全榮譽表彰制度,定期開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賽、師德先進評選活動,重點向鄉村教學一線教師傾斜,對在鄉村任教20年、30年的優秀教師頒發榮譽證書。會同宣傳、廣播電視等部門,宣傳教書育人、師德典型。2021年冬望花區塔峪鎮中心小學張雅麗老師挽救了學生一家五口人生命的先進事跡,被眾多媒體報道。
加大經費投入提升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經費投入關系到每一位教師的切身利益,撫順市盡量為每一名鄉村教師爭取最大的政策待遇,近幾年,每年增加財政經費投入,落實農村教師差別化補助政策,為農村教師發放每人每月300元的差別化補助,共計4800余萬元。2020年,各縣區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補發拖欠教師工資8346.49萬元。大幅提高教師工資待遇,確保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平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工資平均水平。對農村特崗教師進行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三年共計為231名特崗教師發放學費補償款347余萬元,為8名特崗教師發放貸款代償款15余萬元。教師的工資待遇提上來,鄉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明顯提升,“活血”之策取得實在成效。
對一個人而言,氣血瘀堵會精力渙散、精神萎靡,對于教師隊伍來說,也是如此,氣血順暢則會呈現欣欣向榮之象,氣血瘀阻則會導致隊伍渙散。撫順市鄉村教師隊伍存在學科結構不合理和教師資源配置不均勻,超編與缺編共存等問題。為從源頭“化瘀”,撫順市教育局積極推動外部“交流輪崗”,內部“培訓挖潛”,從而盤活教師隊伍。
以教師交流輪崗消散瘀滯。按“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教育干部交流輪換、超崗學校教師分流、學科教師跨校支教等方式,推動優質師資流動共享。各學校根據每學期學校學科的需求,列出計劃,實施合理調配,結合每學年度班級數量的變化,以及各學科教師的需求不同來調劑教師,達到交流、學習的目的。清原滿族自治縣雷鋒小學是清原小鎮上的一所小學,學校師資薄弱,教學任務重。學校教師非常渴望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教學質量。2014年以來,學校實施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實現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交流與溝通,鄉鎮小學的社會聲望日益提高,群眾的滿意度逐漸提升。
近年來,撫順市共交流校長160人、教師2798人,其中城鎮學校和優質學校教師占交流教師的46%,骨干教師占交流教師的28%。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極大地促進了教育公平,教師隊伍瘀滯現象得到有效緩解,教育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以校長教師培訓激發內生動力。積極開展農村校長、骨干教師、新教師等各個層次的培訓,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實施校長工程。印發《撫順市校長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3年)》,建立優秀中青年干部儲備庫,發揮領航校長和專家型校長的引領輻射作用,先后組織全市兩批共100名中小學校長深入實驗中學等4所優質學校觀摩學習,為中小學校長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雙減”有效方法方面提供了啟發和思路。開展“名師大講堂”活動。充分發揮撫順市8名省級“教學名師”資源,依托活動,不斷創新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機制和新模式,開創以省級教學名師為引領,市級教學名師為支撐,同學段、同學科中小學教師參與的教師培訓工作新格局。組織并督導農村新任教師培訓,組織新入職的205名新任教師參加培訓。發揮省級鄉村導師團隊引領示范作用,以學科為主渠道、以示范引領為主要方式,定期組織省級鄉村導師團開展“送培下鄉”“送培進校”“送培到人”活動,組織18名鄉村導師團成員參加遼寧省中小學鄉村教師導師團隊專項培訓。培訓效果顯著,在2020年推薦省級評優中,全市鄉村省骨干校長占獲評人數的42%,鄉村省特級教師占獲評人數的50%。
鄉村教師隊伍的不穩定和鄉村優秀教師的城區流動傾向,優質的師資力量難以送達偏遠鄉鎮是撫順鄉村教育“脈絡不通”的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撫順市通過招聘優秀教師、暢通職稱評審渠道,給鄉村學校“通絡”,讓鄉村教師引得來、留得住,提升職業認同感。
為鄉村教師隊伍引入源頭活水。撫順市因農村學校布局結構調整等多重因素,大量農村學校逐漸從村落合并到鄉鎮,合并后鄉村學校普遍存在教師老齡化嚴重、學歷起點低,音體美老師短缺的難題。撫順市教育局積極落實國家和省要求,通過實施特崗計劃、公開招聘等補充鄉村教師隊伍,近三年共招聘農村教師230人,目前有80%鄉村教師畢業于師范院校,大學本科占比86%,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鄉村教師近五年提升了35%,音體美教師提升到了16%,為偏遠地區輸送了具有較高素質的優秀教師。
暢通鄉村教師晉升渠道。為讓鄉村教師“留得住”,撫順市教育局努力在打通職業發展空間等方面切實發力,在鄉村中小學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滿10年、仍在教學一線任教的中小學教師,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來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評聘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不受崗位職數限制。2018年來共有1700余名農村教師評聘副高級職稱,目前共有高級教師2567人,占比62%。
今后,撫順市將進一步聚焦鄉村教師的舊短板和新難點,提升鄉村教師教育教學與管理實踐的能力,提升鄉村教師專業培訓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給長期任教的鄉村教師提供更為開放、公平的晉升渠道和機會。守住鄉村教師教育情懷,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為鄉村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鄉村教師成長為鄉村大先生,以“傳道授業”和“身體力行”指引一代代農村學生實現夢想,為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