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浙江省皮膚病醫院
我是多年的胃病老病號。3年時間,前前后后做了3次胃鏡,每次都是胃潰瘍,反反復復看不好,也經歷過兩次抗菌治療失敗,第一次因為不重視,未進行全程足量服藥;第二次按醫囑規律服藥卻還是抗菌失敗。現在感到很迷茫。
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顯示出明顯的家庭聚集性。重要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播,衛生條件差、居住擁擠、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非自來水水源等因素均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或再感染的高危因素。
因此,建議家庭成員中如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部成員均需檢測,并進行根除治療,以防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染。
胃病和幽門螺桿菌有一定關系。根據目前的專家共識,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需要治療的,特別是像周先生這樣幽門螺桿菌感染合并胃潰瘍或十二指腸球潰瘍,應于以根除治療。因此,醫生給出的專業建議仍然是繼續抗菌治療。
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幽門螺桿菌耐藥是根除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幽門螺桿菌通過基因突變,對多種抗菌藥物產生耐藥,這是導致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的重要原因。
患者依從性差。采用標準方案治療時,患者依從性差是治療失敗的一個常見原因。依從性差的患者常常表現為:隨意停藥、間斷治療、沒按時完成療程、隨意減少劑量、沒按規定方法服藥等。一項臨床研究顯示,有10%依從性差的患者其服藥量低于總體應服藥量的85%,從而導致其根除率降低。
:導致幽門螺桿菌再感染。幽門螺桿菌治療后,要確定是否被根除,需在根除治療結束至少4周后再復查,通常采用呼氣試驗來檢測。但在這等待復查的4周期間就有可能再次被感染。
多項研究表明,兩次治療間隔的時間以3~6個月為宜,理論上間隔時間越久,治療效果越好。
上次使用過的抗生素組合須更換,尤其是一些高耐藥性的藥物,不建議再次使用。有條件的話,可做一個藥敏試驗。
選擇質量好的藥物。可選用抑酸效果更好的新一代制劑。抗生素盡量選擇原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