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梅,楊光輝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北京 100083)
教育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振興的基石,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沃土。2016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將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中心環節,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2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課程思政是新時代的新事物,所有課堂都具備育人功能,課堂教育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尊重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規律,堅持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教學挑起“思政擔”,課堂上出“思政味”,擔負起高校教育的神圣使命。
筆者所在高校“工程制圖”課程涉及14個專業,涵蓋65個班級約2000名學生,受眾學生十分廣泛?!肮こ讨茍D”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面廣,注重培養學生的投影和讀圖能力,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分析能力,提升學生工程技能和創新能力。課程體現的職業操守、文化內涵和工匠精神,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肥沃土壤”。
1976年溫哥華大學Douglas Kerr團隊創建了BOPPPS模式,將課堂分為導入(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等六個起承轉合的教學模塊,清晰劃分出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有效實現了課程教學目標?,F階段BOPPPS模型已然成為世界多數高校的標準教學模式,對全球的教育發展產生重大意義。按照BOPPPS模型,“工程制圖”教學全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
課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教師精準分析受眾群體以對課中講授內容進行有效設計。將課程思政目標細化為教學環節的階段目標,并以工程案例作為導入,引導學生主動地分析問題和獲取知識。
①導入。導入在課前可以幫助學生領悟課程意義、激發學習動機、產生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創造性思維等。教師根據自身經驗,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通過回顧所學、播放視頻、提問題、講故事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自然地引出將要講授的課程內容。在課程安排上積累實際工程案例作為導入,提前植入思政元素。對于工程發展歷史等含有思政元素的內容,采用慕課的方式提前讓學生預習,避免占用上課時間。例如,教師在介紹機械發展史時,引入自主產權的國產航母、高鐵等實例,利用圖片和視頻展示出當前中國機械的蓬勃發展,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②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認知、技能和情感目標,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制訂學習目標時要著眼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層面,將其融入思政教學目標,即強化政治引領,樹立國家意識和文化自信;實現價值引領,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成人格養成,著眼于“學習倫理”和“專業倫理”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例如教師在講授螺紋連接一節時,可以引入1998年9月10日東航客機起落架因螺栓斷裂導致無法伸縮而緊急迫降的新聞,并因為此事件拍成影片《緊急迫降》,利用圖片和視頻展示說明每個零件不分大小,都能正常使用才能保證整部機器正常運轉,啟發學生認識到平凡崗位的風采,培養學生踏實敬業的職業責任感。
③前測。前測幫助教師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課中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課前測試融入詩詞或時事的內容,加入思政元素作為題目的背景,采用小節測試、啟發問答等環節,使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對教學任務和方式進行適度調整,使學生進一步聚焦于特定的學習目標。比如教師在介紹線上教學的考核方式時,引入我國及時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時事,利用新聞圖片和視頻展示,說明國內疫情控制得力是政府正確領導、人民全力配合的結果,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堅定“四個自信”。
“工程制圖”課程以培養圖示、圖解和繪圖、讀圖能力為目標,側重形象思維能力、工程意識和系統思想的培養。設計預習和前測內容,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利用慕課、雨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推送預習資源,及時掌握學生預習情況,有的放矢地設計詳細的課堂教學實施方案。積累導入工程案例素材,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提升,使學生將自己獲取的經驗和書本知識進行比對,進一步內化課程思政階段目標。
教師利用“參與式學習”理念和雨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專業課程中課程思政內容的深度教學互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一套優質的思政教學資源。參與式學習強調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重視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參與式學習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策略,結合人、事、物三方面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①關注“人”,即挖掘特色思政育人元素。與國家發展、科技發展、思想道德有聯系的人物素材,例如學者、行業英雄和高層次人才等,他們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投身科技強國建設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具有示范榜樣作用。另外,教師收錄與本校、本學科、本課程有關的人物素材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能增加親近感,增強感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筆者所在的學校課程為例,學校的建校歷史、學校精神、院士故事、具有特色的校訓,以及工科專業嚴謹求實的傳統、“機械設計制圖”團隊是國家級教學團隊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②關注“事”,即開展案例式教學?!肮こ讨茍D”是工程領域應用的重要手段,教師授課時必須結合實際案例開展,增強講授內容的實用性??梢栽谡n堂上講授與知識內容相關的史實、新聞、民間故事等情境素材,比如,教師在介紹圖幅、圖線等國家標準時,引入錯誤標注導致建出1m煙囪的工程實例,利用實例陳述,說明嚴格遵守國標對設計的規范作用,引導學生遵守規范和標準,培養嚴謹細致、認真負責的工匠精神。
③關注“物”,即用好中國元素,將思政元素嵌入課堂設計。教師在“工程制圖”計算機教學部分講授CAD繪圖軟件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進行工程圖樣零件的繪制,如能結合課程思政教學,將國旗、黨旗、國徽、奧運會紀念標志等元素,作為CAD繪圖訓練內容,讓學生在練習CAD繪圖技巧的同時,深刻理解繪制圖案的重要內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又如,教師在教學“零件的構型設計”一節中,引入兼具外形與功能的創意設計產品,如無輪轂自行車、獲紅點獎的杯子、門鎖等,利用圖片和視頻展示,說明工業產品在外形設計和功能實現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功能與構型中的人文精神等。這樣將思政內容融入教學設計中,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能夠起到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課堂上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以課堂投票、頭腦風暴、直播彈幕等方式,盡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傾聽學生的想法和疑惑,以此完善教學設計。以試點教學的方式,先在部分章節開展互動,總結經驗,完善教學資源,改進教學過程,再推廣到整個課程。
利用后測幫助學生檢驗知識層面的掌握程度,利用作業實現對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考查,并對學生形成多元化評價。
①后測。后測檢驗的是教學和思政目標的完成度,以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進。通過組織開展小組展示、課堂問答等方式,教師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熟練掌握學習內容,完成學習目標的情況。在小組展示環節,經過前期小組成員充分討論,要求作業自行完成,體現了敬業、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教育。
②總結。以學生為主體,或由教師引導,對本節課的重要概念和內容進行小結,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熟練掌握知識要點,及時發現學習不足。鼓勵學生查閱文獻,撰寫小文章,多讀報刊關注時事,自內而外吸收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實現思想的內化升華。
教師利用BOPPPS教學架構,將后測、作業等形成性評價與課程思政目標達成評價有機結合,逐層、深入地建設過程化考核,將課堂作為育人渠道,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目的并不是應付考試,而是在考核過程中探尋學習樂趣。通過設置課后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內化為自己的思維習慣,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利用BOPPPS模型制定和劃分專業課的課程目標和思政目標,綜合考慮課堂教學的互動和課程評價的多元化等問題,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利用雨課堂、問卷星等信息化教學工具,采用參與式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融入課堂教學,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將BOPPPS模型中后測與總結環節與課程思政評價相結合,完善過程評價,形成多元評價機制,并向其他制圖類課程推廣。在BOPPPS模型框架下,教師以工匠精神打磨課程教學,積極發揮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的作用,從而實現“工程制圖”的課程思政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