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佳 郭宗盛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學院,河北滄州 061000)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始終是大學生活里的熱點話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存在不善于與他人交往、抽不出時間與人交往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人際交往能力有多個方面可以得到體現,例如感受別人情緒的能力、理解別人想法的能力、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與別人協調合作的能力等。人際交往是大學生綜合適應能力的體現[1]。但是大學生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有不足之處,以致出現各種各樣的交往問題。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自我生存、自我發展,需要建立人際關系,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如何處理好社交問題以及提高交往能力是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大學的校園性質使得每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個體聯系到一起,眾多的資源聚集在一起,如何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使得人際交往具備了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際交往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里重要的必修課程,大學生為了保持身心健康,也需要在校園內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2]。因此,大學生應該了解人際交往的魅力,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與方法。
(1)進行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調查與分析,了解其人際交往現狀,有助于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引導其正確的社交方向,使得日益凸顯的交往問題得到改善,此次調查也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研究視角。
(2)進行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找出問題所在從而對癥下藥。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現,構建和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人際交往[3]。
(3)最重要的是為大學生提供幫助和建議,使得他們盡快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價值觀,適應大學生活,改善社交困境,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此次調查對象基于河北農業大學渤海學院的本科學生,主要的調查對象為大一以及大二的學生,文管系和理工系都有所涉及,調查的范圍也比較廣泛,調查的數據較有說服力。
此次調查設計的主要調查方法為問卷法,7道問題均為封閉式問題,簡單易懂,不需要被調查者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不易使其產生畏難情緒。主要采取抽樣調查方式,選取校內一部分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使得問卷數據具有較強的概括力和說服力。同時,問卷也以線上問卷的形式,減少了直接調查如互動等的主客觀因素導致的調查誤差。
首先通過文獻法進行文獻的查閱,減少了研究中的“干擾效應”,詳細了解了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認識到大學生人際交往涉及的方式、類型、場所以及意愿等部分。由文獻獲得的相關內容制作了一份包含7個封閉式問題的調查問卷。此次調查共抽樣選取136名調查者進行調查,回收的有效問卷136份。數據收集完畢后,進行下一步數據的統計與整理。
根據回收的問卷,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通過SPSS、EXCEL等軟件對數據進行歸納處理,綜合各方面信息最后得出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也發現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確存在很多問題,如不愿意與人交流等。因此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重點研究的熱點問題

圖 1
根據圖表1顯示,88.24%的學生選擇了微信進行人際交往,96.32%的學生選擇了QQ進行人際交往,可見絕大多數的學生使用微信和QQ作為網絡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大學里對微信以及QQ進行溝通交流比較方便,因此對其使用頻率較高,少部分人使用微博和知乎進行人際交往,還有一小部分人使用其他工具進行人際交往。

圖 2
根據圖表2顯示,25%的學生還是更傾向于和朋友一起,16.18%喜歡獨處,58.82%的人選擇視情況而定。由此可見,大學生也存在不喜歡與人進行交往的現象,究其原因,對癥下藥,這也是人際交往問題的研究視角之一。人際交往以及與人溝通和交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3
根據圖表3顯示,55.15%的人經常在線下與人交談,41.18%的人偶爾與人線下交談,只有3.68%的人很少與人進行交談,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傾向于與人交談,較小占比的人很少在線下與人交談,但也反映了部分大學生線下匱乏與人交往的現狀。
綜上圖表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十分重要,通過與人交流向別人傾訴以得到理解與幫助,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等問題。但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提高人交往能力,改善人際關系,是值得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第一,社會的影響。社會人情冷漠的陰暗面影響了學生與人交往的價值觀[4],在這樣的心理社會環境下,大學生已經形成思維慣性,使得大學生不敢或者不想與人交往。
第二,大學學習環境的影響。大學寬松自由,學生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但交流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不當,就會產生矛盾和沖突[5]。某些大學生在思維轉化方面可能比較遲緩,思路還停留在高中高標準、嚴要求的層面上,同樣在生活環境方面也大相徑庭,一改從前熟悉規律的生活方式,這都需要大學生自身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來適應當下的生活和學習。
第三,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從孩子呱呱墜地,父母就承擔了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由此可見家庭教育觀念對于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但很普遍的社會現狀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對于孩子在人際交往上的教導,有利于孩子感知社會和適應社會,因此應該加強家庭對于孩子在人際交往層面上的促成與引導。
第四,大學生自身觀念的影響。大學生有可能因為忙于學習而忽視人際交往,或者怠于與人交流、性格內向等,都會導致人際交往問題的出現。
4.2.1 大學生自身樹立人際交往的正確認知
第一,擇善行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在進行人際交往時要先仔細考慮,要選擇志趣相投的人進行交往。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要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要懂交友、慎交友。
第二,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自信和活力,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受到你積極情緒的感染。
第三,語言幽默得體。要懂語言的魅力,多為他人考慮,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問題,增加自身吸引力。
第四,多樂于助人。在別人處于困境的時候,多提出建議和幫助,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熱情、了解你的優點。
4.2.2 學校多加強管理和引導
第一,學校領導和教師雙管齊下。高校的領導和教師應該重點觀察學生動態,把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校園建設的工作重點[6]。加強對學生的觀念教育,多召開心理座談會,多給予大學生一些人際交往的建議和幫助,幫助學生擺脫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境。
第二,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客觀前提就是基于寬松自由的學校環境[7],因此學校要加大力度構建一個和諧自由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自由的學校環境中,放下戒備,樂于與人交往。
綜上所述,有關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調查確實對于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有很大的借鑒以及參考意義,通過此次調查中的數據統計及分析,有很大的收獲,這使我們了解了在大學里具備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的層面如何提升大學生的社交能力。人際交往在大學生活中的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應該感受人際交往的魅力,形成熟練的人際交往技能,為自己構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雖然會遇到各種問題,但不論什么困難只要敢于面對總會迎刃而解。因此要正確認識自身,多提升自身,以樂觀心態應對。學會適應人際交往,使自己心情舒暢地與人溝通,最終實現人際關系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