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奕 李鳳萍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300)
《蝴蝶夢》又名《麗貝卡》,是一部集懸疑、愛情于一體的長篇小說。書名中“麗貝卡”是該小說的主人公之一,她雖在小說中是已經死去的狀態,但其魅影依舊殘留在莊園與人們的記憶中,通過忠仆丹弗斯太太和情夫費弗爾繼續控制莊園,直至將其燒毀。而“我”和邁克西姆這對新婚夫婦為了擺脫麗貝卡的陰影、克服各自的心魔歷經誤會、磨難與考驗,最終渡過難關。
學者從多角度對該小說進行了研究,如楊鷺以童話、神話原型作為參照分析“我”、麗貝卡和邁克西姆的人物形象;在景物意象分析方面,許綺解析了小說中石楠花的意象;周雄和陳苑則分析了小說中懸念手法的應用;王志佳詮釋了該小說獨有的女性哥特主義元素:黑色,復雜感、神秘感和邪惡感;以及郭邐盛楠通過對比“我”與麗貝卡分析女性主義。
作為小說的主題之一愛情,分析的人較少,因此本文將以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原色理論為基礎對該小說中的愛情風格進行分析。
愛情三原色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約翰·艾倫·李提出,他采納了“愛情是一種態度”的定義,提出用紅、藍、黃三原色分別代表愛情的三個主要風格:激情型、游戲型和友誼型。激情型愛情風格是最為熱烈的,李將其解釋為一種身體和情感充滿強烈情緒的體驗,是一種高度感性的、強烈的、充滿激情的愛情風格,這種愛情風格也被心理學家田諾稱為沉迷(Tennov,1979)。對于游戲型愛情風格,李的解釋是:將愛視為一種欲望,并通過挑逗、放縱來獲得關注和愛。來自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朱莉·弗里克和社會心理學家蘇珊·穆勒則認為這是一種愛的游戲玩法,有固定的規則需要被理解與遵守,而這種方式使愛變得輕松有趣。友誼型愛情被李定義為基于友誼或相似的興趣和對彼此的承諾而慢慢發展起來的愛情。但在朱莉與蘇珊眼中這是一種缺乏激情的戀愛風格。
對一個特定的人來說,處于不同的愛情關系會產生不同風格的愛,即使在同一愛情關系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情境變化,愛情風格也會相互轉化。該理論在小說《蝴蝶夢》中四位主要人物:“我”、邁克西姆、麗貝卡、費弗爾的愛情態度上得到了充分印證。
愛情態度量表顯示處于激情型風格的人通常通過直覺開啟戀情,相對于其他風格更容易一見鐘情,他們被視為“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想要分享和了解對方的一切,通常理想化地看待他們的伴侶。
小說中,邁克西姆與“我”的初識源于我的女主人范·霍珀太太向貴族邁克西姆搭訕,盡管他感到厭惡并以冷漠、敷衍的態度對待范·霍珀夫人,但他對身為侍女安靜地待在一邊的“我”表現得十分紳士,“從椅子上欠過身來,溫柔地問我是否再加一點咖啡,目光仍盯著我?!碑斦勗拑热萏岬健拔摇睍r他“臉上掛著隱約的笑容”(杜穆里埃,1938,15-16),這里可以看出:初次見面邁克西姆就對“我”產生了好感。因為他剛擺脫了跋扈、狡猾、作風奢靡的前妻麗貝卡,安靜溫柔、純真、樸素的我直接引起了他的注意與興趣,在當時英國父權社會下,麗貝卡掌管莊園、作為女人肆意玩弄男人的做法無疑是對男性社會地位的挑戰,而“我”滿足了男性眼中女性最重要的特質:溫婉賢淑。邁克西姆自從莊園被麗貝卡掌權后如同生活在地獄之中,“我”的出現讓他認定:“我”就是那個將他帶回天堂的天使。直覺告訴他面前這個不善言辭,謹慎小心的女孩將是他下一任妻子的最佳人選。
因為女仆的身份,“我”一直是上流階級男士輕視、調戲的對象,而邁克西姆對“我”的紳士、尊重使“我”被眼前這位成熟,神情略帶憂郁的富紳吸引,害羞地不敢說話,即使是分別后腦海中還會不自覺地浮現出他的面容?!拔摇睂~克西姆一見鐘情,但因為階級不同,與邁克西姆相戀對“我”來說是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我”一邊提醒著自己從夢中清醒,一邊卻又無法控制地想將這個夢編織下去。自卑、敏感的性格使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感情,可強烈的傾慕之心使“我”不自覺地迫切地想更多地了解他,于是想方設法從范·霍伯太太那里獲取信息?!拔摇睙o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只有一點一滴地去了解他的信息,才能使自己從精神上感到離他近了一點點,以此來感受自己第一次的愛情。
與“我”的小心探索不同,邁克西姆無論是從經濟方面還是從社會地位來說都掌握著主動權,確認自己的心意后,他開始行動:邀請“我”與他共進午餐,開啟了兩人的交往。交談中,原本膽怯話少的“我”一反常態,熱情地向他分享“我”的一切,“那頓午飯始終籠罩著奇異的夢幻氣氛,至今回想起來,依然充滿著不可思議的魅力”(杜穆里埃,1938,23)。從這之后,“我”與邁克西姆開始頻繁見面、四處游玩、真誠談心,談話內容從個人喜好到人生經歷再到對未來的打算。
在這個交往過程中兩人都樂于向對方分享自己的經歷與觀點,并通過交流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對方。但兩人的動機完全不同:邁克西姆通過分享來顯示自己身為男性具有廣闊的見識、顯赫的社會地位以及富足的財力,從而產生優越感并以此使“我”為之傾慕;而“我”的分享則是為了掩蓋自己的不自信,“我”講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是想讓邁克西姆認為“我”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而是一個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女性,從而在思想上努力與他持平,博得他的好感。至于了解對方的目的,上文提到“我”想方設法了解邁克西姆是為了在精神上和他縮短距離,而邁克西姆了解“我”則是為了達到兩個目的:一、驗證“我”是否如他所想象的那樣單純;二、摸清“我”的觀點、想法后從精神上掌控“我”,他是愛“我”的,但先前麗貝卡的背叛讓他認為愛是需要用控制來維持的。
相處時邁克西姆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覺得他對我來說是如此完美:“他既不冷酷,也不傲慢;他已成為我多年的摯友,我的兄長。”(杜穆里埃,1938,27)和他在一起的時光是如此美好,“我”感受到了久違的開心與自由,在“我”眼里,成熟穩重的邁克西姆已經成了像父親一樣重要的存在,值得托付與依賴,他是“我”心中的理想伴侶,沒有任何缺點,哪怕與他發生爭執,“我”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過錯:自卑讓“我”認為他與“我”交往已經是對“我”的賞賜了,“我”不能再得寸進尺了。同時,“我”的順從讓邁克西姆重新找回了男人的尊嚴,所以即使我們并不門當戶對,但在他心里,“我”與他的理想型十分貼合:衣著簡樸卻干凈,心思簡單卻純真,舉止膽怯卻溫柔,正是自己尋找的那個“不穿黑緞子衣服,沒帶珍珠項鏈,也不是三十六歲”的可愛小女孩,會乖乖地聽他的話,對他忠誠。兩人視彼此為自己的理想伴侶后不顧巨大的階級跨度迅速結婚。
處于游戲型愛情風格的人通過在曖昧與征服的過程里獲得快樂,他們不尋求穩定的關系,很少甚至從不關注伴侶。在這種將愛情視為游戲的心理下,他們很可能會變得不忠,甚至性上癮。
邁克西姆的前妻麗貝卡就是典型的游戲型愛情風格,她像魔鬼一樣能夠洞察人心,可以準確地抓住每個人的欲望,從而控制他們、利用他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別人的口中她是“有才華”“風趣”“討人喜歡”的“出眾的美人”,與邁克西姆結婚后,她發現自己與丈夫之間并沒有愛,于是開啟了她的游戲以此來填補自己對愛情的欲望:她深知男性的喜好,就以此設計勾引、玩弄他們,看著他們被自己征服,享受著他們為自己著迷的榮耀感?!澳信g的情愛對她來說是場游戲,僅僅是場游戲?!彼H口對“我”這么說。她去找男人,那是因為她覺得好玩。(杜穆里埃,1938,337)
為了出行方便,她在莊園靠海的邊上修了一座小木屋,作為出海回來休息或是偷情的秘密基地,即使丈夫邁克西姆發現后勃然大怒與她爭吵,她選擇無視依舊聲色犬馬。她的船時常載來異性,縱情過后又立刻將他們送走,一批又一批,如同運輸貨物一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讓她留戀,最終他們的名字隨著那些她炫耀的話語從她口中被吐出,輕飄飄地消散在空氣中。即使是和她相處時間最久的情夫費弗爾,得到的答案也是“她不愛你,也不愛德溫特先生。她誰都不愛,他鄙棄所有男人。她是超乎男女情愛之上的。”(杜穆里埃,1938,337)
她從不在乎任何伴侶,在她眼中,不論是邁克西姆還是費弗爾,更別說是其他情夫,都只是她的玩物,是她把玩過后肆意嘲弄的對象。因此她從未忠于丈夫邁克西姆,他們的婚姻就是一場騙局:“多么大的愚弄,同時又是多么大的成功!”(杜穆里埃,1938,270)
杜威在《心理學導論》中提到,友誼型愛情往往是由于友誼或是相處時間較長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麗貝卡最出名的情夫費弗爾對她的感情就是從一而終的單方面的友誼型愛情。身為麗貝卡的嫡親表哥他與麗貝卡一起長大,童年快樂時光的經歷使他從小就喜歡麗貝卡,情夫身份被發現后他坦言“我們從小在一塊兒,一直是好朋友。我們喜歡同樣的人和同樣的事,聽著同樣的笑話一起樂得打哈哈。我覺得在這世上,麗貝卡是我最喜歡的人,而她也喜歡我?!保ǘ拍吕锇#?938,320)在旁人眼中他們青梅竹馬的感情也得到了證實“他和杰克先生才是天生的一對呢”(杜穆里埃,1938,241)。
對于費弗爾而言,麗貝卡是他心頭的白月光,是他想用一輩子陪伴、守護的人,即使她對他開始出言不遜,選擇與邁克西姆結婚,和不同男性廝混,他始終相信麗貝卡并真心愛著她,即便遭人唾棄也愿意以情夫的身份繼續陪在她身邊,通過書信往來、定期見面等方式維持著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在他的眼中他們的行為甚至不是偷情而是“斷斷續續地在一起生活了多年”(杜穆里埃,1938,337)。在麗貝卡的迷惑下他不愿清醒,還期待、幻想著“要是她活下去,我還是她未來的丈夫呢”(杜穆里埃,1938,325)。費弗爾看似頹廢、奸詐、游手好閑,但他不要錢財與名利,在麗貝卡死后想盡一切辦法為她申冤,即使受到邁克西姆等人的羞辱、嘲諷、謾罵甚至毆打也強行忍受并以無所謂的態度應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和麗貝卡廝守,都表達著對麗貝卡無法言說的深愛。
邁克西姆雖有錢有勢卻無法讓麗貝卡愛上自己;“我”雖相貌平平且家境貧寒卻能與自己的真愛廝守;費弗爾多年的愛慕等到的卻是“她不愛你”;麗貝卡絲毫不用投入自己的感情卻能讓大多數男子為她著迷傾訴愛意;丹弗斯太太的大火可以毀滅曼德里莊園的一切但會滅不了“我”與邁克西姆的伉儷情深。這說明了愛情是自由的,它可以隨時產生,也可以隨時消失,它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傾斜天平的一端,也不會根據感情或是金錢的投入給予的價值相當的回報,更不會被強行喚起或被肆意毀滅。看待愛情的角度不同導致愛情風格的不同,但即使特征不同,愛情也是平等的。三種風格的愛情沒有孰好孰壞之分,它們的本質皆是愛情心理,而愛情心理和人本心的欲望相關:激情型愛情追求的是情欲;游戲型愛情體驗的是勝負欲;友誼型愛情保留的是感情穩定欲。愛情心理是復雜多變的,但正是因為它的復雜性和多樣化,人們才會嘗遍悲歡離合,體味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