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澤萍 付夢醒 鄧 騰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東廣州 510520)
當前,《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進一步指出,“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從近幾年國家政策方針可以看出,大力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開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罢n程思政”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借助所有專業課程教學將其貫穿始終、滲透融入教學的方方面面。
公益廣告作為文化和信息的載體,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是傳播正能量的有效方式,它能夠反映人類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生活觀,能夠引導受眾行為規范,推廣時代新觀念,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
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在公益廣告設計與傳播上有著特殊使命和延續發揚的優勢,是成為弘揚社會正能力的主要力量。公益廣告作品中富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命安全、環境保護、傳統優秀文化、鄉村振興等創作主題,為學生創作廣告設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有助于促進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維活躍但穩定性差,一直以來,學生在創作設計作品中受多元文化影響明顯;新一代藝術設計學生更加關注自我的個性,常忽視他人的存在;獲取“私人利益”的同時,常忽略社會“公共福利”;強調個人權力的同時,常忽略應盡的社會責任。因此,將公益廣告作為課程思政切入點,自然融入廣告設計作品創作,使思想、道德、文化、審美有機融為一體,不但能引領學生不斷完善積極向上、家國情懷的品格特征,促進學生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樹立高尚的道德修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高。
2.公益廣告融合廣告設計專業的教學真正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互促
公益廣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價值導向性、主題社會性、文化傳播性和表現藝術性,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政策、傳播方面有著高度一致性,從活動范疇上看,兩者均是人格塑造、品德培養、個性發展、社會服務的有效途徑。公益廣告作品以各種各樣訴求的方式傳達了人與人相處之道;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呼吁人們關注賴以生存的環境;激勵人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蘊含了豐富多彩的思政元素,這些豐富的思政元素根植于中華大地,潛移默化地影響新時代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公益廣告作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新載體,拓展了廣告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內涵與外延。學生進行公益廣告設計實踐為課程思政指明了方向和精神動力,真正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合互促,相得益彰。
3.公益廣告設計“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
公益廣告設計是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充分挖掘課程特色和優勢,融合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的現狀,真正實現在專業課中實現價值引領“同頻共振”的效應。公益廣告設計其創造性和藝術性,將抽象的思想政治元素具體可視化,學生在公益廣告設計實踐過程中,專業技術水平提升的同時又滋養了公益文化精神,豐富思政教育的內涵,還可以依托學生對專業知識獲取的積極性,實現思政教育的穿透力。
當前,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偏注重對學生設計技能的培養,雖開始重視引入對學生思想政治、人生觀、價值取向等思政元素的教學,但存在表面以及兩張皮的現象,教師大都為了“課程思政”的項目而“重視”課程思政,對思政內容以及本身價值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深挖其思政元素,對學生公益精神和道德素養等方面的培養不夠重視,缺乏全方位的育人理念。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大都以傳統課堂育人為主,缺乏社會真實項目的引入和社會服務的參與,無法很好拓展專業課程思政主陣地邊際的廣度和深度。近年來,大部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的政治素養不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不透徹,很容易受社會不良影響,容易出現政治信仰迷失、價值觀錯位等問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相反。因此,大部分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很難肩負起廣告設計者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目前,不少學校在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課程思政建設和改革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課程目標定位不明確,缺乏科學系統的思維,制定融入課程思政課程標準和教學改革方案缺乏針對性、可實施性不高,課程體系不完善。因此,學校與教師要擺正育人思想、加大育人方面的投入、注重長期的建設,真正將課程建設成為對學生成長有積極作用的課程。
廣告藝術設計課程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在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同時,構建了各專業課程的價值引領,以達到系統整體的育人環境和效果。依托公益廣告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關聯,以公益廣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為指導思想,確定“價值引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目標,豐富公益廣告課程思政的思想內涵,發揮專業課程優勢,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應用思政藝術達到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的。
1.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公益廣告傳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大致可分為:(1)宣傳國家政策,包括民族團結、和諧社會、鄉村振興;(2)倡導倫理道德規范,如呼吁公眾愛護公共環境、注意垃圾分類,倡導社會公德行為規范,傳播傳統美德行為規范,宣傳公共生活規則,號召人們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等;(3)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陣地,包括家國情懷、集體主義、無私奉獻、高尚人格、人生理想等。
2.人文關懷元素
公益廣告構建符合時代發展的道德規范,幫助現代人樹立理想目標、責任和擔當,學會關心同情他人,學會和諧共處。它以公共利益出發,關注個體,促進和諧發展。一般可分為三個方面。(1)關注人的生存環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包括生命安全、環境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主題的公益廣告引導人們遵循生存法則、愛護生命。(2)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通過建立新的倫理道德規范,幫助人們理解并認同社會,規范社會行為;通過榜樣力量激發受眾奮發向上,積極進取。(3)關注人與社會關系,致力于高尚人格的塑造。如人的價值取向與社會關系、健全人格,勇敢面對挫折與困難,以情感訴求的方式傳達理念。
3.文化引領元素
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為公益廣告設計提供豐富創作素材。通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統手工藝文化以及再生文化等主題創作有助于引導學生堅持文化自信、提升道德修養和健全人格塑造。
4.政治保證元素
公益廣告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必須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通過傳導意識形態,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促進受眾內化,調節各種利益關系來實現政治保證功能。其表現為(1)圍繞國家方針、政策選定主題,營造社會輿論,使受眾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達成共識。(2)圍繞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統一行為,保證社會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挖掘公益廣告豐富多彩的思政元素,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為廣告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注入思政靈魂,引領學生無形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依托公益廣告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關聯,以公益廣告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為指導思想,確定“價值引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目標,結合高職院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特點,構建“課賽融合、課創融合、課展融合、社會服務”四位一體的育人實踐平臺。以公益廣告大賽、創新創業大賽、主題展演和社會服務為載體,在具體化的項目中引領學生踐行公益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真正實現專業技能外化于行、思政教育內化于心的育人效果,真正培養一代又一代政治素質高與專業技術硬的人才;學生作品在社會上傳播,進一步起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遞社會正能量的教育功能。
1.課賽融合
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中,踐行“文化立德,實踐育能”的藝術思政教學理念,積極創建技能競賽平臺,將公益廣告相關主題的大賽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汕頭文明公益海報設計大賽”“眾志成城抗議海報設計大賽”“關注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等有關思政教育的平面公益廣告設計大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公益廣告設計大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強化創作主動性,有效解決廣告藝術設計專業思政與價值引領問題,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其思想站位和專業技能,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人,更好推進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和綜合素養提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課創融合
結合案例分析法,將公益廣告中“中國精神”“航天精神”“創業精神”“榜樣力量”引入課堂,成立專業創業導師團隊,通過課程與創新創業大賽融合方式,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學生專業實踐課程,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發揚創新精神,提高思想境界,使學生在廣告設計實踐中巧妙融入創新元素。
3.課展融合
公益海報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用極其凝練并獨特的視覺符號傳遞著人類精神世界的訴求,學生在海報創作中注入新的理念,用設計語言傳達文化并反映時代先進文明的媒介。因此,在具體的廣告設計教學中,凝練學生公益海報設計作品,將作品的成果在實踐中進行拓展。舉辦“禮贊祖國”“建黨10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藝術設計作品”成果展,以展覽的形式進行公益精神傳播,帶動和激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公益廣告主題展,通過校內展、校聯展、社會展、線上展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惠生惠校。
4.社會服務
廣告藝術設計專業通過公益廣告有機融入教學方方面面,學生無形中樹立公益意識,建立公益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立鄉村振興公益服務隊。結合專業特色將鄉村振興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幫助鄉村完成“新農村文明建設”文化墻繪,為當地特色農產品設計系列包裝,大大提升了農產品品牌形象,全面推進扶貧攻堅社會服務活動的有效進展。學生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修身,奉獻自己,服務社會,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藝術+思政”實踐育人模式與實踐自開展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受到政府的關注和贊揚。學生公益海報作品參加全國、全省專業技能競賽獲得獎項100余項;公益項目參加省、市、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獎項7項;公益廣告設計系列作品分別被廣州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汕頭市委宣傳部、廣州粵劇博物館采用,其中《最美汕頭》公益海報被汕頭市政府、汕頭新時代精神文明網轉載宣傳,被廣泛運用到汕頭市公車站牌廣告欄、公交車包裝以及文明站宣傳中;《廣府文化》系列插畫被應用到廣州六號線地鐵“廣府專列”車廂設計;師生團隊積極參與鄉村文化振興公益社會實踐服務,幫助增城區鄧山村、汕頭市前美村文化墻繪200多平方米,設計多個系列農產品包裝,大大提升了農產品品牌形象,其中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重點項目。
加強“公益”引領,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與思政融合模式與實踐取得的成效已成為校園文化和思想道德實踐教育的特色品牌,是我校廣告藝術設計專業深入實現多元協同、落實立德樹人的成果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