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麗
甘肅醫學院公共課教學部,甘肅 平涼 744000
醫學英語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它肩負著培養學生有效運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科研、醫療及相關活動的能力的重任。目前醫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形式枯燥無趣,導致學生對醫學英語教學產生逆反心理;缺乏具有專業水平的醫學英語教師,大學英語教師專業英語深度不夠(劉冰,2016);醫學英語課時量不足,課堂信息傳播量少,難以滿足學生對醫學英語知識的需求。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高效完成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自主化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成為目前醫學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醫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為醫學生就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傳統的線下醫學英語教學存在教學手段落后、信息傳遞不暢、資源獲取困難、學時難以拓展等問題。部分教師想適當拓展醫學英語講授的廣度和深度,卻因受制于學時而無法拓展;想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知識需求,卻受限于時間和空間而不能實現;想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和反饋,而傳統的作業和考核方式又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
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醫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彌補醫學英語教學的不足,而且能夠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信息化時代高校醫學英語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高教函〔2018〕8 號)中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醫學英語發展的新動力。
我校為新晉醫學類本科院校,目前開設醫學英語課程的專業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和中藥學,且只面向有一定英語基礎的高年級學生開設。因此,本文選擇2016 級臨床醫學2 個自然班學生95 人,護理學2個自然班學生98 人,中藥學2 個自然班學生90 人,醫學檢驗技術2個自然班學生80人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為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據統計分析法。
理想的學習環境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葉玲 等,2017)。翻轉課堂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通過設計制作學習任務單、教學視頻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開展小組討論、對話演練、學習答疑,課后讓學生做作業以及自主再學習等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翻轉課堂通過提供建構主義所強調的學習環境要素、創設接近真實的交流情境,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知識,掌握所學內容。翻轉課堂教學流程主要分為課前自學、課中內化和課后提升3個環節(見圖1)。

下面以我校校本教材《醫護英語》第七單元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為例,探討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該單元需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Knowledge Aim:to know the TCM terms in English.
Skill Aims: to understand principl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TCM;to understand how acupuncture works.
Awareness Aim:to cultivate Ss’deep love to TCM.
1.課前自學過程
作為翻轉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課前學生自學不僅能促進課前其他活動的有效開展,而且能對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起保障作用,因此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自學至關重要(許曉娜,2016)。為了保證課前自學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從如下方面做了精心準備。
首先,教師建立了班級微信群,為學生介紹了學習目標,同時列出課前學習任務單(見表1)。

其次,教師在班級微信群里上傳與課程有關的醫學視頻、英語學習視頻,以及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教學材料,使學生的課前學習更有針對性。根據主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教師具體上傳的視頻和材料如下:
A.Introduction to TCM
B.Four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
C.What is acupuncture?
D.TED醫學英語演講視頻
E.醫學英語教育網(http://www.medenglishedu.com)
F.醫學英語在線教室(http://www.tingroom.com/lesson/yxyyu)
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教師將班級學生分成三組,每組聚焦一個微視頻,各組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見表2)。

小組1的學生在觀看視頻前,可用醫學英語詞典查閱相關詞匯,如herbal medicine(中草藥)、acupuncture(針灸)、moxibustion(艾灸)、tuina(推拿)、cupping(拔罐)以及artemisinin(青蒿素)等,以便降低觀看視頻的難度。觀看視頻后需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What are the forms of treatment in TCM?
Could you please elaborate on them briefly?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TCM treatment?
通過回答這三個問題,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中醫治病的方法,還可以了解中醫治病的原則;從微觀層面上來看,學生能夠學會用簡單的英語來描述治病的方法;從文化層面上來看,以屠呦呦教授用來源于傳統中藥的青蒿素治療瘧疾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視頻導入,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以及對傳統中醫的熱愛。
小組2 的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應通過圖文了解“望、聞、問、切”用通用英語怎么表達(How to describe“望,聞,問,切”in general English?),用中醫術語怎么表達(How about the accurate translation in TCM?),同時對望、聞、問、切用英語進行系統的表述(Could you please ex‐plain“望,聞,問,切”in English?)。
小組3 的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利用英語聽力技巧note‐taking,對“什么是針灸(What is acupuncture?)”和“針灸是如何治療疾病的(How does acupuncture work?)”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進行記錄。
2.課中內化過程
在學生課前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圍繞教學重點以及學生在建構知識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點,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中組織實際演練、PPT 匯報、口頭匯報等,讓學生按照課前任務分配進行個人和小組的學習匯報。
在個人和小組匯報前,為了激發大家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全班學生進行了中醫知識小測試。
在匯報時,小組1 以PPT 和口頭匯報的形式介紹中醫以及中醫治病的原則和方法。
該小組的匯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導入環節。負責匯報的學生以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療瘧疾為切入點向同學們提問“你們知道青蒿素嗎?(Do you know arte‐misinin?)”“青蒿素是從中藥材中提取的嗎?(Is it extract‐ed from the herbal medicine?)”,激發同學們的興趣。第二部分為利用圖片讓同學們說出中草藥、針灸、拔罐、推拿等漢語名稱,然后在圖片旁呈現相應的英文,接著向同學們提問:“你們是否用上述方法治療過疾病?(Have you ever cured the diseases by using the TCM methods?)是如何治療的?(How does TCM cure your illness?)”第三部分為糾錯環節。同學們在用英語描述如何治療疾病時會遇到困難、出現錯誤,這一環節主要為同學們提供一些準確的表達。
小組2 通過PPT 展示“望、聞、問、切”的一般口語化表達(looking,listening,asking,feeling)以及中醫中的學術表達(inspection,auscultation and olfaction,inquiry,pal‐pation and taking pulse)。該小組負責匯報的學生還以生動形象的表演向同學們展示了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如何通過“望、聞、問、切”來診斷疾病。
小組3 的學生通過presentation 的形式做了一個關于針灸的報告。報告分為三部分:
A.What is acupuncture?
B.How does acupuncture work?
C.What are acupuncture points?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發現以下問題:①學生對術語單詞的發音不準確。②學生在對單詞auscultation、ol‐faction、palpation、moxibustion的記憶上有困難。③學生在作口頭匯報時句型單一。針對上述問題,教師采用了如下對策:首先,將單詞的音標標注出來,通過領讀的方式,加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朗讀也是語言輸入的有效途徑。其次,對于復雜單詞的記憶,引導學生采用詞根詞綴聯想記憶法。例如auscultation,先記憶動詞auscul‐tate(聽診),然后去掉動詞末尾的e,加‐ion 后綴變為名詞。olfaction、palpation 的記憶亦如此。再次,在定義acupuncture 時,語言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的表達是“Acupuncture is...”因此教師給這些學生列舉出下定義的一些句型,供其參考,如“Acupuncture is defined as...”“Acupuncture is considered to...”等。在進行口頭匯報時,教師將語言能力強的學生與語言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進行搭配,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以強帶弱。匯報結束后,讓學生把課前的中醫小測試重新做一遍,以鞏固所學知識。
在課中內化過程中,針對學生不易掌握和在自主學習環境下解決不了的視頻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師先預設具有批判性和研究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的方式找出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研究能力,幫助學生深化和內化所學知識。
3.課后提升過程
概念的內化,尤其是復雜的、不能自發建立的知識概念的內化,僅通過一次內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經過多次內化、多個情景的應用才能達到熟練掌握(趙興龍,2014)。因此,課后提升環節對知識的鞏固特別重要。
(1)學生方面
教師要求學生課后將所做的PPT 和匯報講稿上傳至班級微信群,以便有需求的同學課后瀏覽,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課后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閱讀與醫學有關的英文資料和觀看有關各種醫學知識的英語視頻,拓展醫學英語知識。
(2)教師方面
任課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分析與反饋,通過多種手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建構和完善知識體系。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布置了“學后作業”,讓學生更好地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對視頻中自己沒掌握的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學習,并推薦微信公眾號“醫學英語視頻”,拓展學生的自學渠道。
醫學英語詞匯體系龐大復雜,包含西醫、中醫等。為此,教師課后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學生推送了相關網頁(https://www.linstitute.net/archives/150261),以及講解如何運用詞根詞綴法記憶醫學英語單詞的視頻,以方便學生課后學習,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詞匯的記憶。
課程結束后,我們向所有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共發放363 份,回收有效問卷355 份。問卷調查顯示:88.5%的學生認為課前資料應包括內容豐富的教學視頻和PPT;90%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模式比傳統課堂模式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8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9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92.5%的學生認為自己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了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從對學生的調查和授課教師的自我反思中,我們得出如下結論:
1.制作或選取微視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保證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首要因素就是微視頻的制作或選取。教師首先應該做前端分析,對學生的特征、教學任務、學習內容進行分析,以制作或選取主題明確,內容貼切,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的視頻。視頻長度一般控制在3~5 分鐘,視頻內容應該與課文內容保持緊密聯系,以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提高課堂匯報質量的方法
為了提高課堂匯報質量,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應考慮將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較弱的學生搭配在一起,以強帶弱;每個小組選取組織能力較強、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由小組長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清單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課前演練、小組討論、視頻觀看,不斷加深對視頻中重點難點的理解。
3.教師需提高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是翻轉課堂的重要技術支持,但很多醫學英語授課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存在畏難情緒。因此,一方面教師應自己努力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學校應為教師提供一些相關培訓機會,使教師能夠熟練掌握制作或選取視頻的技巧和方法,為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4.課內外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
翻轉課堂構建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元化互動交流的機制。要想實現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教師和學生必須從思想和行動上切實轉變角色。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專業素養,轉變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增強知識內化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則需努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保證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效果。
在培養復合式高素質醫學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醫學英語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醫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課時量不足、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欠佳等問題。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把學習從定時定點拓展到隨時隨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醫學英語教學高效開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逐漸成為教育改革探索的熱點,各高校都在不斷地在這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得到了師生的普遍認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的地方。每位從事醫學英語教學的教師都應該在不斷學習和探究翻轉課堂實質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學校醫學英語教學現狀,特別是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控能力以及認知水平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方法,積極推動該教學模式的不斷發展。
總之,翻轉課堂是信息化時代提高醫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值得從事醫學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不斷探討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