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媚 趙雪麗
山西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619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
自主學習最早由Holec 引入外語教學,他認為自主學習是自己負責自己學習的一種能力,包含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方面。導向型自主學習是一個由個體自己在別人幫助下或獨自發動的活動過程,是以個人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同伴參與的一種學習,它的核心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在不同情況下扮演不同的促進者角色。
醫學院校教師多數采用講授法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對英語知識的教授,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整個教學過程基本由教師掌控,學生較少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另外,多數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目標不明確,也不知道如何去實現目標。
醫學院校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學生重視專業課學習,而忽視像大學英語這樣的基礎課。醫學院校專業課程繁多,需要學生記憶的東西也多,而且對于專業知識要求很高,因而學生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基礎課學習中,忽視大學英語學習,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教師在自主學習中難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學生不能建立正確的學習模式。部分教師采用“放羊式”方法,由學生自行挑選學習資源,學生只按照個人興趣挑選材料,造成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無所適從,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自主學習的效果不是很顯著。也有部分教師不布置自主學習任務,教學中只采用講授法,不主張學生進行自我學習。
山西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近年來對本科各專業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為驗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效果,特抽取了我校針推專業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班在英語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增加教師主導的自主學習課程,對照班按照傳統方式進行教學。該專業大學英語均由同一英語教師教授,針推實驗班與針推其他班均為平行班。隨機抽取其中一個普通班設為對照班,實驗班與對照班高考英語成績符合正態分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班共48人,對照班46人。
實驗班與對照班均使用統一教材,精讀教材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聽力教材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聽說教材》。實驗班總課時為48學時,其中精讀課程32學時,每周2學時;自主學習16 學時,每周1 學時。對照班總課時為64 學時,其中精讀課程42學時,每周4學時,最后一周2學時;聽力22學時,每周2學時。
實驗班與對照班精讀課程學習內容完全一致,但實驗班教師在精讀授課后會布置與課程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課外自行上網查找資料,然后在自主學習課堂上與同學討論。每堂課即將結束前,教師會抽查學習情況并加以記錄。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還會安排其他學習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匯總學習成果。
本研究抽取這兩個班級一學年后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以比較兩個班級的學習成效;并且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明確他們自主學習培養狀況及差異。最后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學習過程中尚存在的問題等。
我校英語期末考試試卷以測試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基本技能為主,主要考查學生的詞匯、句型結構以及閱讀、翻譯和寫作能力。試卷主要有詞匯與結構、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翻譯與寫作等題型,試題主要來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試題庫及教材課后練習。試題結構合理,知識涵蓋面廣,能較為準確地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
對照班與實驗班學生的英語期末成績按高低劃分為高、中、差三檔,以60分及80分為界。根據考試結果,實驗班48名學生,平均分數為77.72分,標準差10.05;對照班46 名學生,平均分數為73.01 分,標準差17.18。描述性分析見表1。

根據以上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描述性數據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兩個班級之間的成績差異。在這次的期末考試中,實驗班及格率為93.75%,高分率為45.83%,平均分數為77.72 分;對照班及格率為80.43%,高分率為39.13%,平均分數為73.01 分。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出推論:實驗班的英語期末考試成績總體上要高于對照班,實驗班學習效果的提高相對于實驗班更為顯著,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實驗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提高。
學期末,教師將問卷調查發放給學生,問卷回收率為100%,全部有效。問卷是根據PINTRICH 等在1993年編制的學習動機策略問卷(MSLQ),結合教學實際而編寫的。MSLQ被廣泛地用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程度。問卷共40 題,按照Likert 五級量表編制,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賦值1分到5分,填寫相應的分值以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截取兩個班級的平均值進行對比,我們可以做出如下推論。
1.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都較為了解自身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程度,大多數學生認同“我很清楚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但是對于教師及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與要求,兩個班的學生均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不了解,多數學生不認為他們“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或者“明確大綱中聽、說、讀、寫、譯的各個方面要達到的要求”;對照班學生中有較多人認為“自主學習英語的目標是通過四、六級、托福、雅思等考試”“自主學習英語的內容是各類考試的練習題”,而實驗班中認同這一觀點的學生相對較少。
2.兩個班大部分的學生意識到了制訂學習計劃、設立學習目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為“很有必要自己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學好英語的一條重要因素是要給自己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但是實驗班學生更能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并落到實處,更多的實驗班學生“總是制訂周全的學習計劃”,并“總是一絲不茍地執行學習計劃”。
3.在學習方法和策略上,兩個班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并表示“我會主動去學習英語”,但是多數學生表示不了解自主學習策略。50%左右的學生“喜歡自己參加英語課外學習活動和練習英語”。課堂學習上,多數學生“總是認真聽課和積極參與”,認為“學生應是主角,教師起到指導輔助作用”,并且“不喜歡老師講得多,而希望自己多參與”,然而許多學生也表示“在課堂上,我經常不敢發表意見或提問”。比較兩個班級,實驗班學生“在課前總是提前預習”,而對照班學生相對較少;更多的實驗班學生“認為知識不是靠教師來傳授的,應該是自己去發現的”。
4.對待教師的態度上,兩個班中多數把教師當作權威,“認為英語學得好壞和教師的關系很大”,并指出“老師講得不對時,不會當面提出老師的錯誤”,少數學生還認為“學好英語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
為了進一步了解教師的教學理念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我們對相關英語教師及部分學生進行了面對面訪談。任課教師認為,教師應該是一種權威,學生應該尊重老師,但是教師應該接近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朋友關系,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第二個問題,一位任課教師認為:“學生不管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都應該能自由發表個人意見,我不會因為學生反對自己的觀點而感到尷尬;相反,我會感到慶幸,因為學生形成了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樣他們才能進步,而且對我也是一種提高。”任課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自己目前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給自身減減壓。對于課堂教學,一位任課教師說:“課堂上,我總是通過讓學生演講、對話、朗讀以及做小游戲等來活躍課堂,課堂上盡可能讓學生多說、多聽、多學,而不是我一個人去講。但是由于舊校區很多教室沒有多媒體,我的課也是黑板加課本,限制了很多課堂活動的進行。不過總體來說,我的課上大多數學生都很活躍。”任課教師認為教學改革應該循序漸進,應該根據我國教學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而不是照搬西方自主學習理論進行教改,全盤照抄會使我國的學生很難適應,從而帶來更多的問題。
另外,我們又對6名學生進行了訪談,實驗班和對照班各3人。訪談一共包含12個小問題,主要涉及學習自信心、學習計劃、教師權威以及課堂表現等方面的內容。訪談結果匯總如下。
1.對于學習自信心,兩個班中5 名學生都認為自己有信心學好英語,只有對照班1 名學生信心不足。所有學生都認為自己去發現學習知識更有意義,認為學習英語應該是自身的事情,自己努力才能學好。有2 名學生還提到除了自己努力,也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才能學得更好。
2.在學習計劃方面,實驗班2 名學生以及對照班1名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應該有自己的計劃,按照計劃進行能學得更輕松、更好。只有實驗班的1 名學生說會主動學習英語并已經制訂了學習計劃,但是經常執行不到位。另外,有2名實驗班學生說想去嘗試制訂計劃,但是怕執行不了而在猶豫中。對照班的1 名學生認為“學英語只要每天學就行,不需要什么計劃安排,而且就是安排了計劃,也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而打斷,還不如不做”。對照班的另外2名學生都說他們沒計劃過,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或者想學了才去學。
3.就教師權威問題,5 名學生都認為教師是權威,自己發現的知識可信度不高,只有實驗班的1 名學生認為“教師有時候也會犯錯,不能全信,有時候要自己動手去查”。
4.所有被訪談的學生都表示自己在課堂上是按照教師的課堂計劃進行學習的,沒有自己的計劃;更有學生說課堂上自己做自己的事會受到批評,根本不可能進行。其中5 名學生表示聽課就是聽老師講,不會也不敢發表意見。只有對照班1名學生說到如果他發現老師有不對的地方,偶爾會發表不同意見,但也基本上是聽老師講課。實驗班1名學生及對照班2名學生都提到他們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回答問題前會經過深思熟慮,其他學生說只有老師點到名才會站起來回答,一般不會主動回答。所有學生都認為小組學習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但是對照班1名學生提到自己性格內向,在小組活動中不善于表達觀點,基本上保持沉默。其他5 名學生都表示喜歡參加小組學習活動,并且會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與其他組競爭時也會全力以赴。
根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生都認識到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任課教師已經開始嘗試有效地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教學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任課教師認為,我國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應學習西方的優秀理論,更應該結合我國實際,按部就班地進行改革。大多數學生已經開始重視自身自主能力的培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是權威而不敢去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上也不會去主動回答問題,這對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同時,較多學生是為了考試而學英語的,并不是為了興趣而學,這樣他們的自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基本上所有學生都喜歡小組活動,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有趣的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導向型自主學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更清楚自身的學習目的和程度,對學習計劃更有執行力,也更能找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強調自主學習并不是對教師的全盤否定,教師在課堂教學及自主學習過程中仍起著主導作用。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理論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大綱、策略等進行有效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更多的合作學習方式,并且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條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定期檢查監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