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華
(涼州區西營鎮九年制學校 甘肅武威 733000)
定向運動訓練是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而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符合學校體育育人的教學目標。教師在保持學生基本運動能力的基礎上,可利用定向運動訓練,為學生營造輕松、開放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參與定向運動訓練,能夠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發展,并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真正增強個人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制定定向運動訓練的策略,創新體育教學模式,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好處。
定向運動訓練教育教學可以幫助提升學生的個人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讓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要,進而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質量和效果。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給學生創設良好體育運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在學習中掌握體育運動技能,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在體育運動中,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個人學習效果的提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同時,學生能夠聯系個人的實際經歷,形成對外界的良好認知,積極參與定向訓練,實現個人的飛躍發展。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發展會有一定的欠缺,為了引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教師需要借用定向運動訓練,讓學生在具體的運動項目中掌握所學內容,提升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
在現代化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設置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讓學生選擇個人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定向培養,根據學生的興趣,加強體育運動訓練,保證學生各方面學習質量和效果的提高。同時,在現代社會進行體育定向運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幫助學生積累體育健康知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不同學生體育運動能力有所不同,在開展定向運動教學時,可以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定向教學活動,保證教育教學符合學生實際發展需要,激發學生的個人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定向教學引導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滿足學生的體育運動需要,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不斷在學習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部分教師開展定向運動訓練的教學經驗較少。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關注到了定向運動訓練能給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帶來的巨大好處,但由于其應用經驗和開展方法存在一定欠缺,導致學生在進行定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只能較為淺薄地應用所學知識,個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得不到提升,影響體育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開展與推動學生的定向運動訓練,并通過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實踐中的真實發展情況和學習需求,進一步落實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持續發展。此外,學生傾向于通過自主感知、觀察和比較各種事物,進而思考和解決各種問題,而定向運動訓練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更為自由的氛圍中鍛煉良好的探索分析能力。
現代化體育課堂教學要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所學知識內容,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個人學習質量和效果的提升。通過教學用具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同時教師以用具為講解體育知識的工具,促進學生形成更為具象的運動記憶,啟發個人的運動思維。比如,在百米定向練習中,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發展和應用定向基本技術測算學生的速度。注重對體育訓練用具的使用,提升學生的整體與學習水平,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通過體育運動技能的提升,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滿足學生體育運動的需要,提升學生個人總體身體素質水平。
首先,教師需要選擇通視度較好的區域,大小在100m左右,并且為學生提供比例尺為1∶500,等高距為1m的定向地圖。在練習過程中,部分學生需要參與其中,而其余學生則成為觀眾進行觀察。參與的學生可以在出發區得到一張地圖,并且在練習前可以充分分析,再進行訓練地形和個人路線規劃選擇。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體育器具嚴格地劃分練習區、起點和終點,并要求學生能夠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定向訓練。
教師在利用定向運動訓練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學生進行田徑運動的場地面積。如果學生在進行定向訓練時,被局限在較小的運動場地中,其運動興致將無法被有效調動。為了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教師需要適當擴大運動范圍,讓學生在更寬闊的場地上進行活動,進而能夠讓學生以更為積極向上的心態參與體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定向訓練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室外定向基礎練習中,學生不僅需要辨認地貌的特征,建立起相互對照的地圖概念,而且在定向訓練的過程中練習標定地圖、折疊地圖的基礎技術。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張較為簡單的校園或目標公園的定向地圖,并且根據學生的水平設計一條路線。在學生領悟如何標定地圖、折疊地圖、穩定地圖的技術方法后,教師還需要親身進行示范,幫助學生在瀏覽的過程中理解地圖的表達信息,從而能夠將動作技術和認知技術相對應,由此完成一整條路線的規劃流程。
為了提高學生實踐參與的意識,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體驗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思考和質疑中交流討論,充分發揮個人探究學習的主體性。當學生能夠理解如何制定行進路線之后,教師還可適當帶領學生走到更為空曠的場地上,為學生設置多個具有交叉檢查點的定向路線,要求學生能夠從起點出發,快速地按照順序找完所有的檢查點。在這一迷你定向練習中,學生能夠有效地運用之前的路線規劃知識,培養個人的體育鍛煉意識。此外,教師還可進行微型的定向練習,以之前較為簡單的校園或公園的定向地圖為例,在上面設置不多于10個檢查點的定向路線,要求學生能夠從起點到終點手持地圖進行練習,找到全部的檢查點,并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將地圖上的檢查點和實際的檢查點一一對應,由此發展個人的形象思維能力。
傳統體育課堂過于注重傳統知識的教學,希望學生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掌握所學內容,讓學生學會在體育活動中獲取相關知識,從而可以滿足學生的自身學習和發展需要。通過學習潛能的激發,不斷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個人學習質量和水平,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加強體育活動教學形式的創新,不斷豐富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提升個人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質量的提高。比如,在專線定向練習中,學生需要發展精確的讀圖能力,并準確執行教師發布的路線選擇任務,因此學生需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個人搜尋導航的分析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分析活動,提供學生一張定向地圖,并在這幅地圖上標出一條指定的前進路線,在這條指定路線附近30m 范圍內,放置較為明顯的檢查點。此時,檢查點的放置需要以學生能夠快速發現為主,而不應當為學生的找尋造成阻礙。此后,教師再開展專線搜尋活動,學生在精準地沿著指定路線行進時,需要記憶檢查點在實際環境中的位置,由此能夠在瀏覽一遍過后,在地圖上標注出相對應的檢查點,激發個人的比對分析能力。當學生能夠將現實中的檢查點遷移到地圖中的檢查點后,教師可進一步為學生創設積分定向練習,幫助學生在此過程中發展個人的綜合讀圖能力和定向整體技術的計劃應用能力,同時也能夠增強個人在不同環境下的應變能力。
在傳統的學生定向訓練活動過程中,部分教師的評價都偏重結果性評價,而忽略了綜合性評價對學生探索分析能力發展的重要性,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思索的過程比其訓練結果更具有價值。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學生過程性的評價,啟發學生的訓練探究思維,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比如,在星形訓練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指北針,學生利用指北針可發展個人快速直線穿越的能力,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距離分析感。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選取一塊通視度較差、地貌較為起伏,并且能讓學生進行直線穿越的區域。在這塊區域內,教師需要以區域的中心為起點,并且向四周不同方向輻射開來,設置不同距離的若干檢查點,學生需要從起點出發,并且利用指北針快速直線穿越到達檢查點。到達檢查點之后,學生還需要迅速地按原路返回。在出發的過程中,有的學生不懂得指北針的使用方法,此時教師需要及時地引導學生正確利用指北針進行方向的辨別。也有的學生在快速直線穿越時,遇到了一定的障礙,并不能快速地找到檢查點,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告訴學生一定要耐心細致,不要錯過任何檢查點。
在基礎定向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一步提高個人簡化地圖及分析地圖的能力。這一練習需要兩名學生配合完成,這兩名學生共同持有一張定向路線的地圖,并且此地也早已設置好了檢查點。一名學生在起點看圖1min之后,需要選擇好行進的路線,并記住一號檢查點的路線,相應地貌特征和行進的距離,然后憑著記憶向目標前進。而另一名學生則需要拿著圖檢查證明學生行進路線的準確性,當發現這名學生偏離目標時,另一名學生需要及時叫停,并且幫助分析其錯誤的原因。在得到矯正后,需要繼續前進,直到找到檢查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他人的及時評價,由此轉變個人錯誤的觀點想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引導兩名學生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以此更好地發展良好的運動能力。可見,學生在小組練習的過程中,能夠發揮集體的力量,糾正別人在定向訓練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提高定向訓練的效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程改革教學模式下需要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提升學生體育運動效果。學生也能夠利用定向運動訓練,培養個人樂于鍛煉、有效鍛煉的學習意識,使個人的體育綜合素養得到提升。此外,學生在定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個人參與活動的熱情,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個人的體育素質,提高個人體育鍛煉的意識,發展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