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妮 馮 澤 黃益欣
(西安歐亞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隨著“雙創”戰略的提出,許多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出來,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按照國家統計局在2020年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有1984萬家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在全國總法人單位中占比高達99%,共吸收就業人員2.3億人。然而,雖然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但是在融資方面卻均面臨著種種困境。由于小微企業自有資金不足,抵押物不夠,只有30%不到的小微企業可以從商業銀行機構中獲得貸款。銀稅互動政策出臺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微企業的融資處境,但是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全國性的停工停業,更是加劇了小微企業的資金缺口。資金不足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長期制約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并成為小微企業穩定發展中最大的瓶頸。因此,客觀分析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提高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顯得尤為迫切。
小微企業又稱小型企業或微小企業。在界定小微企業時,需要結合不同的行業和經營業務進行界定。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2021年4月23日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各行業小微企業劃型定量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各行業小微企業劃型定量標準
(1)信息不公開
小微企業融資時常見的特點是其信息不公開,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規模較小,對于相關行業內的名聲不大,很少被其他企業所知道;另一方面,對于配置上來講,小微企業自身資歷不雄厚,在市場中占比不大,產品的產出和原材料的使用量始終不如大型企業的需求量多,過多地公開信息,也會被其他有實力的公司先行一步。因此,小微企業缺少對外公開信息的積極性。
(2)抵押物明顯不足
在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時,需要向提供資金的一方抵押自己的實物資產。但是,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它們的自有資產較少,發展前景也存在較大風險,缺乏可抵押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大。
(3)資金需求變化明顯,融資費用很高
從小微企業現階段發展狀況來看,其經營的可變性和流動性資金需求均較大,原因在于企業自身易受到社會環境和季節性等變化因素的影響。為滿足流動性資金需求,小微企業與銀行交易往來普遍增多,導致不必要的手續費用的支出增加,造成成本代價大。
(1)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從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來看,可以將其劃分為如下幾點:一是融資主要用于企業發展與設備購置。大部分的小微企業在融資后,都選擇將融資用于擴大規模,如采購機械設備、購買原材料等,其占比分別為28.23%、79.43%;二是購置固定資產與償還到期欠款;三是開辟新的投資領域,或者補充流動資金不足的風險。例如,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企業應收賬款低于預期,從而造成流動資產缺口,通過融資恰好彌補這種資金缺口。
(2)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
從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來看,銀行貸款是小微企業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根據2020年中國銀行公布的調查數據,在所調查的200家小微企業中,有183家企業通過貸款的方式來彌補缺口,其占比高達87.56%;另外,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渠道,還有內部融資、民間借貸等,其占比約為12.44%。由此可見,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銀行融資依然是主要的方式之一。
(1)政府層面
從政府角度來看,在影響和干預小微企業融資活動時,政府主要是通過政策、運行機制等宏觀調控手段,對小微企業融資進行宏觀調控。但是,從現階段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來看,政府對企業融資的調控主要集中在大中小企業方面,缺乏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使得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大。另外,在政策運行機制方面,也缺乏對小微企業融資的保障,從而導致小微企業在融資時缺乏政府層面的支持,陷入了融資困境中。
(2)金融機構層面
企業發展始終脫離不了金融市場,目前金融環境對于小微企業的影響也十分不利。從銀行角度來看,銀行的貸款政策把控越來越嚴格,在面對小微企業時,銀行在評估貸款風險后,發現其償債能力較低,為了減少銀行機構的爛賬風險,銀行機構往往選擇拒貸,從而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加劇。此外,小微企業的內部財務監管做的不是很到位,財務系統混亂。因此,當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進行評估審計時,發現小微企業混亂的財務管理現象,容易萌生拒貸心理,從而導致小微企業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時,其融資成功率較低。
(3)企業層面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小微企業的規模較小,員工組成也相對不充足,資產較少,每年利潤凈值生產總值不超過1000萬元,并且沒有可以抵押的不動產,所以在融資時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提供資金的一方不敢將資金投入,從而給企業融資造成了困境。另外,小微企業通常缺乏創新能力,缺乏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其經營模式和銷售的產品主要以模仿其他企業為主。因此,在外界看來,小微企業通常缺乏發展前景,存在極大的投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小微企業獲得企業持續發展資金的難度較大。
所謂的“銀稅互動”,即稅務、銀保監、銀行三方之間的信息互通。銀行通過整合小微企業的納稅記錄,分析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為小微企業提供免擔保、免抵押的線上信貸服務,從而達到“以信換貸”,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在銀稅互動機制中,稅務部門在征得小微企業授權許可后,可以將小微企業的納稅信息與銀行、銀保監等相關機構共享,發揮出信用貸款的作用,從而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1)減少銀行爛賬率
在實施“銀稅互動”政策后,銀行與稅務部門之間的隔離被打通,稅務部門通過向銀行機構共享小微企業的納稅信息,可以使銀行機構在向小微企業放貸時,通過查看小微企業的納稅記錄,評估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以及償債能力。因此,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在面對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時,可以優先選擇納稅積極性高,納稅額度高,盈利能力強的小微企業,從而保障后期順利收回貸款,從源頭上面減少銀行的爛賬率。
(2)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效率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為了避免放貸風險,金融機構都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回收風險等因素進行分析。由于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難以量化,加上缺乏抵押物,在實施“銀稅互動”政策之前,銀行機構憑借經驗進行評估,常常導致評估結果失真,使得許多具備良好償債能力的小微企業被拒貸。在實施“銀稅互動”政策后,擁有良好納稅記錄的小微企業不僅可以免除抵押物,同時還可以享有免除擔保的政策扶持,有效規避了過去缺乏抵押物和擔保人所造成的融資難問題。
M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電器代工的小微企業。在經營業務方面,除了給上游企業代工之外,M公司同時也開設門店,主要利用自己的產品便利,售賣相關電器產品。在融資方面,M公司與其他小微企業一樣,主要采用銀行貸款為主,通過抵押物的方式向銀行申請商業貸款。
(1)融資難度較大
在對外融資時,由于缺乏抵押物,M公司常常難以通過銀行貸款。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M公司的正常經營受到干擾,業務持續性被打斷,經營風險加劇。在向金融機構融資時,由于M公司沒有與銀行機構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在貸款時審批流程較長,對于信用、資質等方面的審核十分細致,從而增加了融資難度。為了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國務院也督促銀行機構推出適宜的信貸產品,助力小微企業融資貸款。但是從金融產品發行實際情況來看,各大金融機構依然傾向于貸款給中大型企業,不愿意貸款給小微企業,從而使得M公司這種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度加大。通過調研發現M公司在融資時,其融資周期通常在45天以上,而M公司對融資的需求期限通常在15天左右。較大的融資難度,使得M公司資金常常面臨缺口,難以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
(2)融資渠道以銀行貸款為主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在進行對外融資時,由于管理權完全自主,受到外界的約束較少。因此,在理論層面而言,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多樣化,除了向金融銀行借貸以外,還有網絡集資、民間借貸、債券市場融資等,融資渠道十分豐富。但是,通過對M公司的走訪,發現M公司在對外融資時,其融資渠道依然以銀行貸款為主,其占比高達85%。另外民間借貸的比例為11%,金融租賃融資的占比為2%。相比于其他金融貸款,銀行貸款的利息更低,而且安全系數越高,即便是出現特殊情況導致還貸逾期,也不會出現暴力催收等問題。出于這種考量,M公司在對外融資時,依然傾向于使用銀行貸款。過度依賴銀行貸款,使得M公司的融資渠道較窄,一旦銀行拒貸后,則會導致其陷入到融資困境中。
(3)融資效率低下
從融資效率的角度來看,在對外融資時,到款時間在7日以內,屬于高效融資。而融資時間超過30日時,則屬于一般效率的融資活動。融資時間超過45天后,則屬于較低效率的融資。從M公司的融資情況來看,M公司傾向于從銀行獲取貸款,由于M公司未與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提交融資申請后,需要經過銀行人員的層層審批,并且通過不動產鑒定后,最后再決定是否放款。在這種機制下,使得M公司的融資時間都在45天以上,其融資效率十分低下。當M公司在購買生產設備,或者在擴張業務規模時,雖然對資金有著迫切的需求,但是較長的審批周期,給M公司帶來極大的營運風險。
(1)小微企業融資政策支持力度有限
在“銀稅互動”政策實施后,雖然政府從政策方面給予了小微企業融資支持。但是,對于大多數信貸機構而言,在給M公司提供貸款的項目上有恐懼感,甚至提出“慎貸”“惜貸”的言論。同時,作為一家小型的家電類制造企業,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M公司的經營效益大幅下降,即便是政府機構推出“銀稅互動”等支持性政策,但是在實施效果上,由于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不足,無法嚴格確保稅務、銀行、銀保監等機構提供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對M公司的融資幫助有限,使得M公司在融資時依然面臨著極大的困難。
(2)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信譽存在擔憂
在“銀稅互動”政策背景下,雖然M公司可以利用良好的納稅記錄,以及獲得免擔保和免抵押的權利,從銀行機構中獲得融資。但是,從銀行機構的角度來看,由于對小微企業信譽風險的擔憂,缺乏合適的擔保人,以及缺乏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使得銀行機構在面對M公司時,也常常抱有慎貸心理。另外,在“銀稅互動”政策背景下,很多的銀行已經開放了對企業貸款的各種條目款項。因為商業銀行最終還是以營利為目的,在放貸的時候考慮資金的安全性,并且也要合理規劃這些貸款才能投放給企業。但是M公司的貸款大部分是數目較少且時間緊急的,也會給銀行帶來很多其他支出,并且M公司的規模較小,發展前景有限,信用風險較大,所以銀行各方不愿意給M公司放貸。
(3)經營者不重視信用制度建設
從“銀稅互動”政策的實施原理來看,信用是影響企業融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通對M公司的調研發現,M公司還時有不誠信經營的情況發生。一個企業想要立足,就一定要樹立自己企業的原則,做到誠信經營,像這種違約出爾反爾的事情頻出,終究會影響到企業在行業內的聲譽,導致行業內部臭名昭著,最后其他客戶和商家都不愿意與其合作,同時也沒有愿意為M公司提供幫助的組織機構,使自己的企業陷入僵局。長期以往,企業信用不斷惡化,銀行方面也不會提供信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企業最后面臨經營危機。
首先,政府要提高對信用體系的重視,充分認識到信用體系對于“銀稅互動”政策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加強對信用體系的建設工作,緩解小微企業融資所面臨的信用風險,通過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有效聯通“銀稅互動”信息,切實發揮出“銀稅互動”機制對小微企業融資的促進作用。其次,政府應當客觀認識到M公司這類小微企業缺乏擔保、缺乏抵押物等現實短板問題,由當地政府牽頭,呼吁地方小微企業成立小微企業融資扶持基金會,并且劃撥出專項資金,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優惠補貼,從而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效果。最后,政府應當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通過安排專員不定期的對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融資扶持進行抽查,避免金融機構出現陽奉陰違等行為,從而為M公司這類小微企業的融資掃清道路,大幅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成功率。
“銀稅互動”政策主要建立在信用、繳稅記錄等指標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可以在“銀稅互動”政策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系列專門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從而改善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推出新型金融產品時,金融機構也可以結合小微企業的經營特征,如推出“信用快貸”“信用云貸”“繳稅積極用戶小額貸”等金融產品,將“銀稅互動”政策與金融產品進行關聯,既可以推動“銀稅互動”政策的落實,同時又可以改善M公司這類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此外,企業融資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進行,若使小微企業的融資得到擔保就要加強建立和完善其信用體系,也可以讓政府采取措施幫助小微企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擔保檔案,讓參與擔保和受到信貸的企業可以將自己企業的信息登記在一起,讓其他金融機構共同建立起一個聯合的貸款擔保基金會,使得M公司這類小微企業融資正常且順利進行。
為了進一步改善M公司的融資難問題,M公司應當合理運用好“銀稅互動”政策的扶持,并且積極拓展現有的融資渠道,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營運資金。首先,M公司可以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采用民間融資的方式,向民間資本籌集到運營資金。或者采用內源融資模式,以分紅的形式向企業內部員工籌集運營資金。其次,M公司還可以從網絡經濟出發,通過網絡線上融資、設備租賃融資、App平臺融資等新型融資方式,從不同的融資渠道出發,給企業經營發展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最后,M公司應當充分發揮出內源融資的效果,在需要資金開辟新的市場和購置新的設備時,可以通過向員工募資的方式,按照分紅制度給予員工投資回報,從而增加企業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改善公司的融資難問題。
此外,在“銀稅互動”政策下,小微企業應當強調誠信建設的重要性,以便充分享受對積極納稅、誠信納稅的用戶提供免抵押物、免擔保人的融資服務。因此,對于M公司的經營者而言,也應當提高對企業誠信的重視。一方面,在日常經營發展中,將誠信視為企業文化,在誠信經營理念的指導下規范經營,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規范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方面,M公司應當在內部設置內部控制機制,利用內部控制人員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全程監管,一旦發現違背誠信的經營行為,立即予以批評和告誡,從而不斷提高企業對誠信的重視,突出企業的信用和責任,從而獲得更多的信用貸款,改善企業的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