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娜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077)

書 名: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
作 者:楊娉
出版單位:中國紡織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定 價:56.50元
ISBN:9787518043668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融入大學校園后,不僅拓寬了大學生學習生活視界,豐富了溝通交流途徑,同時也引入了社會新思潮。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熱情高,但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高校思政教育,意在培養思想素質過硬、價值取向正確、職業素養優良的大學畢業生。新媒體平臺信息內容存在不適宜大學生認知范疇,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學內容、教育形式等方面的諸多問題。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從新媒體概念和發展現狀入手,重點闡述新媒體環境下對于大學生在思想道德、生活觀念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影響,剖析利用新媒體技術對當前高校思政教育成效進行提升的理論可行性與實踐操作性,并舉例說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進行思政教育創新的實施路徑。
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績效優劣與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程度、教育形式的與時俱進層次以及考核方式等級均密切相關。首先,思政教育內容更新速度慢。從思政課堂教學、校園內思政教育到社會實踐,都存在內容更新緩慢,與實際脫鉤的現象。一方面由于思政教育大綱調整周期長,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主動創新意識。高校思政教育經過多年發展,越發受到重視。然而,高校更注重學科發展以及學生就業等因素,師生對于思政教育的認識還未達到相應高度。因此,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實踐教學中。新媒體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產物,承載內容新,編排方式新。對于國家大事及社會熱點的宣傳,有聲音、圖像和評論,聲情并茂的讓人們感同身受。思政教育創新探索可以充分借鑒新媒體內容選定和更新提煉的方法,用于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與升級。構思建立思政教育理論、學習生活實際與影音圖像展示有機聯系的內容構思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教育環節中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講解與宣傳。需要特別指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于新媒體平臺使用頻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投身思政教育的熱情。通過新媒體平臺對于熱門信息的初步感知,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代入感,加上對于其中蘊含思政教育內容的疑問,思政教師通過內容雕琢與環節設計,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政教育教學,解答學生困惑,切實提高思政教育教學成果。該書第二章,介紹新媒體技術對于大學生思想意識和心理行為的影響,移動互聯網工具在大學生中使用十分普遍,在方便學習生活的同時,不良社會思潮和價值取向也會影響著學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養成,此時就需要思政教育對大學生保駕護航,沿著正確的成才之路前進。
其次,思政教育方式缺乏創新性。思政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宣貫;實踐教育環節,教育活動時間、地點和方式缺乏創新,導致學生投入熱情降低,一方面對于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造成教育資源不同程度浪費。新媒體注重信息交互性和體驗感,在溝通中獲取價值信息和在交流中分享看法心得。思政教育理論內容抽象,概念深邃,只有通過豐富的教育形式,學生才有足夠興趣投入學習之中;只有利用信息交互的教學方式,才能真實了解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親身感受學生訴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應用新媒體工具的能力,重視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生活情況,第一時間把握學生情感脈絡和職業規劃,將思政教育工作觸及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近師生間距離,用個人魅力和教學能力推動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媒體平臺中優秀的慕課微課資源,作為有力補充,能夠通過對比發現各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的差距,借鑒先進高校和優秀課堂寶貴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思政教育內在動力。高校要加大投入,建設新媒體思政教育長廊,介紹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將本校模范人物重點展示其中,讓師生感受到先鋒就在身邊,向榜樣學習。本書第六章,闡述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指出新媒體技術能夠補足思政教育短板,重點通過改變教育交互方式,實現師生間心靈溝通與思想交流,將心里原生動力的觸發作為思政教育方式創新的關鍵。
因此,應用新媒體解決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關于教育內容與方式的短板,是切實可行的。只有不斷升級教學內容,創新教育形式,發揮新媒體技術在交互式教育中的關鍵技術優勢,才能將提高思政教育成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