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素香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新時代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提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教育部也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需要,也是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和提升教師素質的需要。今天我就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教育部印發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大家一起探討新時代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老師都敬重學問、關愛學生、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同時,也要看到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今天少數教師中還是存在師德和師風方面的問題,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師德主要是對教師在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時所應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目前,教師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未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未能處理好學術自由與政治紀律的關系、科學研究與課堂講授的關系。由于某些教師政治立場不堅定、過分強調學術自由,在研究中、課堂上或媒體上發表錯誤言論。從公開曝光的幾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典型案例來看,教師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仍然存在,在高校的表現相對突出。其次表現為未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少數教師未處理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未處理好知識傳授與價值傳遞的關系,未處理好學生成才與學生成人的關系。在現實中有些老師沒有課程思政的意識,沒有立德樹人的覺悟,僅僅是傳授了書本知識,而忽視了育人的職責。
二是在學術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學術腐敗問題,表現為權學交易、權研交易、權錢交易等。其次是學術不端的問題,表現為抄襲剽竊、實驗作假等。教師抄襲剽竊的行為也被教育部通報多次。再次是學術失范問題,表現為論文重復發表、粗制濫造等。在被國際期刊撤稿的論文中圖片重復、結論不可靠、數據完整性存在疑問、結果無法重復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學術失范、不遵守學術道德的表現。
三是社會公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師德角度而言,社會公德問題就是教師在處理日常人際關系、師生關系上表現出的行為、舉止、語言等粗暴和不文明的行為。教師隊伍中仍有個別老師道德素質低下,高校教師日常指導學生過程中方式方法不當、簡單粗暴,有辱罵侮辱學生的言行,幼兒園、中小學教師也有虐待兒童、體罰學生的問題被教育部通報,都說明某些教師在社會公德方面出現了問題。
師風是指教師的作風,主要表現為學風、教風和生活作風等方面。師風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學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少數教師在工作學習、理論提升方面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敷衍塞責、不求甚解、學風不嚴。有少數教師認為以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足以應付工作,因此不認真鉆研業務,也不再繼續努力學習,不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科研能力后勁不足。特別是有些老師對政治學習熱情不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弄懂弄透理論內涵的意識淡漠,導致對理論政策的理解不透徹、貫徹不到位。
二是教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教師重科輕學、重研輕教, 計較得失、安于現狀, 投入不足、關心不夠。個別教師仍存在缺乏敬業精神、不能做到言傳身教、對學生不夠關心的問題,也有教學方法呆板單一、教學內容更新不夠等問題。還有在崗中小學教師違規進行有償補課等問題,教育部多次曝光仍屢禁不止。
三是生活作風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群體中存在個別教師行為不端、作風敗壞,甚至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媒體曝光多起高校教師、中學教師騷擾女生的案例。還有教師參加學生家長付費的宴請以及違規收受禮品、私自收取并侵占學生費用等違規違紀的案例也被教育部曝光。
當前教師隊伍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雖然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屬于個別現象,但是由于教師角色的特殊性,所以哪怕是個別問題也會引起不良的社會反應。只有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一是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的行為和觀念總是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當下,由于受享樂主義和不正之風的影響,個別教師出現理想信念喪失、師德失范的問題。要杜絕師德師風中違法亂紀的問題,需要加強社會大環境的建設,以此根絕此類問題產生的社會土壤。
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學校的任用制度不嚴格、責任制度不到位、培訓制度不落實、監督制度不公開等,也會造成師德師風問題。另外,具體落實機制方面諸如考核機制不健全、晉升機制不完善、績效機制不科學、保障機制不到位等,也是師德師風問題屢禁不止的原因所在。特別是監督機制和懲治機制的缺位,會使學術不端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本遏制。
三是師德教育不到位。職業道德培訓不夠、師德師風學習不足。高校教師參加培訓的主觀意愿不強。有問卷調查顯示,有77.4%的受訪教師表示“除非有任務安排,否則不會主動參加師德培訓”。道德教育和師德培訓的不足,容易使教師思想松懈,責任感丟失,道德感弱化。
一是理想信念缺失。教師自身思想觀念放松、理想信仰的缺失,是師德師風問題發生的內在根源之一。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不能想象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薄皞鞯馈笔堑谝晃坏?,一位教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那這位教師就是不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罷了。所以理想信念不能丟失,丟失了理想信念,就會犯各種錯誤。
二是道德意識淡漠。有些教師道德義務感不夠、道德責任心不強,是導致行為失范的內在原因。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好老師應該懂得,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也要求關心愛護學生,要求教師做到“嚴慈相濟,誨人不倦,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歧視、侮辱學生,嚴禁虐待、傷害學生”。如果丟失了職業責任心、道德義務感,就會出現對學生漠不關心、甚至傷害學生的行為發生。
三是職業榮譽不足。某些教師可能會因為工作平臺不夠、工作枯燥乏味、薪水不高、專業不對口、職稱上不去等因素,自身不愿努力工作,從而喪失工作的熱情和動力,導致職業尊嚴缺乏、職業倦怠嚴重。我們知道,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教育是一項重要的事業,需要每位教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才能完成。一旦教師懈怠放棄,就會出現學風、教風方面的問題。
鑒于教師的師德師風問題及其原因分析,在新時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應著重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建設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社會環境的建設是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一方面要加強經濟建設,提高教師待遇。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另一方面要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2016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二是建設良好的法治環境。依法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不僅是廣大教師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指出,強化權利保護,維護教師職業尊嚴。維護教師依法執教的職業權利,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教師教育管理學生的合法職權,研究出臺教師懲戒權辦法。學校和相關部門依法保障教師履行教育職責,對無過錯但客觀上發生學生意外傷害的,教師依法不承擔責任。相信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教師的權益會不斷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這為教師安心從教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是建設良好的輿論環境。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教師是關鍵所在,因此必須進一步營造好尊師重教的良好輿論環境和氛圍?!蛾P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強化各方聯動,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注重展現新時代教師風貌的影視文學作品創作,善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媒體形式,傳遞教師正能量,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社會輿論在揭批師德師風問題的同時,不能忘記一大批教師在默默奉獻、甘做人梯的感人事跡。因此社會輿論要在宣傳教師典型和先進人物上多下功夫,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一是完善領導制度。首先要完善黨委領導的工作制度?!蛾P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完善黨對高校教師工作領導的制度,準確把握新時期知識分子特點,構建黨委集中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師工作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履職盡責、協同配合的大教師工作格局。其次要進一步發揮黨委教師工作部的作用,加強相關部門協同,健全會商協調制度,建立獎懲聯動制度。
二是健全體制機制?!蛾P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要位置,堅持多主體多元評價,以事實為依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全面客觀評價教師的師德表現”?!蛾P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根據職責權限和責任劃分,對履責不力的相關單位和責任人依紀依規問責。隨著體制機制的逐步健全,扎緊制度的籠子,師德師風問題就會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加大對師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準教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尋求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的質量。《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強調,將師德師風教育貫穿師范生培養及教師生涯全過程,師范生必須修學師德教育課程,在職教師培訓中要確保每學年有師德師風專題教育。
二是加強典型榜樣宣傳。加強先進教師的榜樣宣傳,發揮他們在學生成人成才中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作用?!蛾P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指出,開展多層次的優秀教師選樹宣傳活動,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局面。組織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教學名師、最美教師等人物開展師德宣講。
三是加強法治紀律教育。《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指出,強化紀律建設,全面梳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關愛學生、師生關系、學術研究、社會活動等方面的紀律要求,依法依規健全規范體系,開展系統化、常態化宣傳教育。加強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教師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師德底線。通過法治紀律教育、警示教育等,可以筑牢教師的底線意識,提升道德意識。
提高自身認識,就是要努力做“四有”好老師。“四有”好老師出自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勉勵廣大師生的講話。
一是有理想信念?!缎聲r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都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得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立德首先就是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是有道德情操。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督逃筷P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指出,高校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嚴格遵守師德規范,嚴以律己,為人師表,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發生師德失范行為,本人要承擔相應責任。立德就是要立職業道德。
三是有扎實的學識。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學生往往可以原諒老師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老師學識淺薄。教師要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要有一潭水。有扎實學識是教師從教的基本功。
四是有仁愛之心。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師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是教師打開學生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護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有愛心是教師從教的基本素養。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最后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結束今天的講座?!皩崿F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樣,重任在肩、前景光明,讓我們一起奮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