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俊
安徽省臨泉第一中學 236400
試卷講評,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試卷講評,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不可對試卷講評課掉以輕心,應把其作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以提高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
雖然教師都認識到試卷講評課的重要性,但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為了所謂的趕教學進度,都不經意地走入了誤區.具體而言,有如下幾個誤區:
有些教師認為,既然試題已經做過了,也已經批閱了,教師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去講評,只要讓學生對照答案進行訂正即可.然事實并非如此,學生認真訂正了嗎?還是照著答案“依瓢畫葫蘆”抄一遍?因此,教師千萬別被這種“假象”蒙蔽了雙眼.
所謂一言堂式的講評,就是教師一講到底,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灌輸式的講評模式,由于缺乏師生的互動,對于基礎欠佳的學生可能始終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而尖子生也無暇提出自己對解法的看法,所以教師千萬不可因為“封口”而扼殺了學生的靈性.
就題論題式的講評,是數學試卷講評最為常見的一種模式,即考什么就講什么.從表面上來看,一是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二是節省了課上講評的時間.但這種試題講評模式因為“時間”放棄了引導學生對試題的深入研究,其結果必然是學生的認知依然在原地“盤旋”.
所謂缺乏提煉式的講評,就是把每一題都孤立起來進行講評,只講一道題的解法,而不是通過一道題評講去提煉一類問題的解法,這種因“散打”而缺乏規律總結的講評模式,必然會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以后遇到類似問題依然不知所措.
為了提高試卷講評課的實效性,筆者以為試卷講評課不能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試卷講評課,要有教學目標,教師要明確通過試題講評可以提高學生的哪些數學核心素養.比如,對于大多數學生計算失誤的題目,評講的目標就是通過探索多種解法,以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講解一道試題,不可能面面俱到,應抓住試題中的主要矛盾進行化解.比如,對于函數與方程的問題,教師應把講評的重點放在如何將函數問題轉化為方程問題來處理,或如何把方程問題轉化為函數問題來解決,通過講評達到幫助學生溝通函數與方程之間的相互聯系的目的.
試卷講評課,教師備課前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會在這道題上出錯”,找出學生認知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數學思想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通過透徹分析與解疑糾錯,以達到防止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的目的.
教師講評試卷時,要打破原來的次序,應依據考查的知識點,或解題方法,或學生出現的答題錯誤進行歸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厘清關系,形成知識網絡.
數學試題講評后,必須要有補償性練習,也稱跟進練習,這種練習可以安排在課上當堂完成,也可以作為課后作業完成,練習題最好以考試題的變式形式出現,難度相當,這需要教師精心編制,切中學生的“命脈”.
當然,以上幾個原則,并非孤立的,而是各有側重,緊密聯系、相互補充的.
試卷講評課除要遵循以上提到的幾個原則外,還要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講評課的有效性.那么,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該采取哪些講評策略呢?筆者談幾點做法.
為了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教師事先要對試卷進行詳盡的分析,分析試卷考查的知識點,分析學生的得分點和易錯點,分析試題中的難點和考查的重點,由此來確定講評時哪些題可以不講,哪些題只要略講,哪些題需要詳講,哪些題要加以拓展,從而使試卷講評具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
所謂的“痛點”,就是指學生答卷上的易錯點,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是遺憾之錯:明明會做,卻審題疏忽,漏了條件,或忽視了隱含條件,或看錯了數據,或計算失誤,等等.如在函數基本性質應用的單元測驗中,出現了這樣一道易錯試題:
試題1:已知奇函數f(x)是定義在(-3,3)上的減函數,且滿足不等式f(x-3)+f(x2-3)<0,求x的取值范圍.
在學生解答中出現了如下錯解:
因為f(x)是奇函數,所以f(x-3)<-f(x2-3)=f(3-x2),又f(x)在(-3,3)上是減函數,所以x-3>3-x2,即x2+x-6>0,解得x>2或x<-3.又f(x)是定義在(-3,3)上的函數,所以2<x<3.錯誤的原因在于只考慮到了奇函數與單調性,而忽視了函數的定義域.
二是似非之錯:理解不透徹,轉化不等價,表達不嚴密,計算不準確,結果沒交代,答題不規范,等等.如在二次函數的單元測驗中,出現了這樣一道易錯試題:
試題2:已知函數f(x)=x2+ax+3-a,若x∈[-2,2]時,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在學生解答中出現了兩種錯誤:
錯解1:因為f(x)≥0恒成立,所以Δ=a2-4(3-a)≤0恒成立,解得-6≤a≤2.

上述兩種錯誤產生的原因是將原題意片面地理解為“當x∈[-2,2]時,ax2+bx+c≥0恒成立,則Δ≤0”.這種不透徹的理解,直接導致轉化不等價.
解決這些錯誤,教師在試卷評講課上可以先出示錯解,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錯誤產生的原因,通過生生互動進行“全員糾錯”.
一道試題往往側重考查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教師在試題評講時應抓住這些知識點加以延伸或拓展,以點帶面,歸類總結,跳出“就題論題”式的講評誤區.


圖1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橢圓定義的應用,難度并不大.教師講評的重點應放在求軌跡方法的總結上.借助本題總結求軌跡的五種基本方法——直接法、定義法、幾何法、相關點法(代入法)、交軌法,并配相關的題目加以說明.
在試題講評中,若遇到有助于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點試題,教師應適當加以變式,以此來點燃學生的思維,通過生生合作探究,達到“講一題,通一片”的教學效果.
試題4:若O是△ABC所在平面內的一點,滿足,則O是△ABC的_______心.
本題考查的是平面向量數量積在三角形“四心”問題中的應用,教師講評本題后,可以給出下列變式題供學生“趁熱打鐵”:

由一個試題,引出一串“形似質異”或“形異質同”的變式題,既可以起到激活學生思維、打造活力課堂的作用,又可以讓學生拓展思路,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這類問題,從而達到不斷提升數學能力與數學素養的目的.
當試題講評完畢后,教師還要布置相關的練習,讓學生當堂完成,或課后完成,以此來檢驗教師的講評效果和學生的掌握情況,讓學生盡量做到“事后一百分”,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
總之,試卷評講課應圍繞“糾正、鞏固、提高”展開,課堂內的講評方式可以是自評、互評、師評等.唯之,才能真正發揮試卷講評課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