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賢友 李康滿
衡陽師范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隨著信息化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考量其專業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筆者以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為例,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培養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意義,探討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給出改進建議,為提高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
為了穩步推進基礎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改革,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培養作為基礎教育師資后備力量的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勢在必行。
1.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領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沖擊,教育方式與信息技術開始產生融合。信息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與掌握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因此,培養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為了讓未來的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發展要求。
2.這是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我國的教育現代化改革正面臨著重大機遇與挑戰,而這個機遇和挑戰與技術革命發展密切相關。基于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探索數字化教學方式,切實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促進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使用”。開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對我國教育改革理念的貫徹落實,也是當前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1.有利于打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傳統的教學方式為班級授課,教師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里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生也是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接受教學。如果時間或者空間不允許,教學活動就難免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如果學生無法來班上上課,那他就無法獲得這個時間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因故無法來上課,那么屬于該時間段的教學活動就無法有效開展。但是開展信息化教學可以有助于打破這種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被動局面。比如說學生可以通過終端設備在任何有互聯網的地點進行學習,就算無法進入班級,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參與到直播教學活動中。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開展信息化教學可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化教學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它需要依靠互聯網環境。傳統課堂教學的內容一般為教師選擇的、有限的,學生主要是被動學習,而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網絡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涉及面廣,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選擇想要了解的學習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信息化教學下,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自主尋覓知識,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所帶來的一些弊端,有效地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信息化教學所具有的作用并不只體現在學生身上,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獲得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下載優質的視頻課程資源,并通過線上平臺提供給學生,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和知識拓展。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讓自己的課程更富有表現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多種形式講解授課的內容,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獲得更好地呈現。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形式讓自己所要傳授的知識更富有生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可以說,信息化教學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注入時代活力,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也可以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獲得明顯提高。
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效果。
就目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現狀來看,指導師范生的師資隊伍專業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指導師范生的高校教師并不關注基礎教育,對基礎教育的改革了解不深。以計算機專業為例,部分教師由于對中小學的計算機新課程改革內容不熟悉,也未仔細研究過《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因此在指導師范生學習開展信息化教學時,往往只注重講授課程教學內容,忽視了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部分師范生指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所欠缺。要指導師范生掌握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必須發揮示范作用。雖然計算機專業的指導教師一般都是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不過仍有部分指導教師未能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方式的作用。比如,計算機專業的部分指導教師在為學生上課時選擇在機房采用計算機授課,師范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到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僅僅為“用計算機授課”,對提升其信息化教學水平的幫助較為有限。
要培養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離不開足夠的優質的教學資源,然而,目前針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教學資源仍比較少。一方面,部分師范院校優質的硬件教學資源比較缺乏。比如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輔助設備,計算機專業師范生是需要熟悉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和技術的。部分師范院校的計算機設備未能及時更新換代,如果計算機專業師范生面對更為先進的計算機教學設備不會操作,就無法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中小學的計算機課程已經進行了改革,比如有的學校不僅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還開設了信息技術奧林匹克競賽課程,而部分師范院校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資源沒有與時俱進,這就會限制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
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往往具有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嚴重影響了其培養效果。首先,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且需要學習的課程也較多,因此針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實踐訓練課程就會被壓縮,訓練課程不足。其次,師范生實習的時間和質量稍顯不足。教育實習是鍛煉與檢驗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相關有效的實習經歷對于提升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來說是有推動作用的。然而,目前部分師范院校這方面的實習時間并不充足而且實習質量也難以保證。計算機專業的師范生在實習時難以獲得較為合適的崗位,不少計算機專業師范生選擇到一些企業進行實習而并非中小學,這種實習經歷對提升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作用很有限。
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其本質上是一種教學活動,而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一套相關的完善的反饋與評價體系。然而,目前針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相關教學評價有所缺失,其表現有二:一是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健全。在對師范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核評價時,很少將學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二是對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指導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師范院校在對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培養時,很少收集師范生的相關意見與反饋。教師難以根據學生的意見改進教學,也難以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這就不利于調動師范生學習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積極性。
指導教師應當發揮示范作用,為師范生做好榜樣,以自己的信息化教學實踐引領師范生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以計算機專業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指導教學為例,首先,指導教師需要結合當下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際和需求,認真規劃好計算機專業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計劃。其次,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比如計算機專業的指導教師在培養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時,應該盡可能多地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除了要在機房用計算機進行授課,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在線授課,還可以利用網絡素材制作課件等等,讓師范生感受到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意義所在,從而自覺地接受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而且指導教師所利用的多種信息化教學方式,也可以為師范生提供借鑒,為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要促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僅靠授課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師范院校作為本校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其在教學資源的擴充和配置上起很大作用。因此,師范院校要著力豐富針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優質教學資源。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優化硬件資源。比如盡快對本專業的老式機器進行更新換代,與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要求相匹配。此外,還需要及時添置或更新智能教具等教學相關設施,讓師范生可以接觸到并熟悉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操作辦法,才有可能提升他們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師范院校還要豐富、優化相關的教學理論資源。目前國內關于信息化教學的系統化理論較為缺乏,師范院校可以帶頭組織相關教師隊伍進行研究,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和要求來促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
教育實習是提高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要促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必須重視抓好師范生相關教育實習質量。針對部分師范生專業實習崗位難以保證的問題,師范院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讓師范生能夠找到符合自己專業要求的崗位,以便于提升其信息化教學能力。比如說,師范院校可以積極地與當地的中小學展開合作,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讓計算機專業的師范生可以進入這些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課教學實習,為計算機專業師范生提供可以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環境。除了常規的實習,師范院校還可以有計劃地安排師范生到中小學進行教學觀摩,讓他們獲得更多可以接觸優質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機會,從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認知水平,推動自己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養成。
師范院校在對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培養時,不能按照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進行,要根據教學評價進行持續更新。因此,師范院校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讓教師、學生都作為評價人和受評人。首先,要完善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要提升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就要將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實踐納入考核范圍,通過評價與考核了解學生在學習開展信息化教學時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供有效幫助。其次,要完善對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師范生和師范院校可以對指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工作情況進行反饋與評價,從而讓教師可以隨時調整培養思路,與時俱進地改進培養方式,促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
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推進“互聯網+教育”和實現教育現代化。因此,培養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當下師范院校必須抓好的重要工作。穩步提升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打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優秀教師團隊,有利于促進我國教育現代化事業的更好發展。不斷提升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需要師范院校提高對其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