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華書官
目前各個中職院校都在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要以校企兩方面“雙贏”為目標,教學計劃應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制定,教學實際應與崗位需求相符,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應與企業發展同步。本文以汽車起動系統故障檢修設計為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構建“個性化記事本”教學實踐項目,選取教學實踐項目模塊,設計出一個完整、可實施的項目教學方案,方案包括教學定位、教學策略、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等方面,重點突出了項目實施過程,實現了由任務到問題的轉化。
起動系統故障檢修是汽車修理工在工作任務中常見的典型故障,本次學習任務也是1+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考核內容之一。基于以上兩點,筆者選定了起動系統的故障檢修作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進行展開。
對項目教學來說,理論知識只要滿足“必要、夠用”兩個原則即可,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就可以靈活處理教材,對“冗余”的內容進行刪減,同時增加了一些能夠讓學生動起來的訓練項目,因為原教材主要是著重于檢測的內容和方法,而缺乏對具體車型的控制電路的分析,所以通過增加導學案、任務工單、維修手冊、評價表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項目的實施主要是依據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來決定,本次項目的實施將實訓設備定為別克威朗轎車,完成知識遷移的車輛定為科魯茲轎車(兩款車屬于同一系列,故障難度系數與教學內容相符,難度系數適合中職學生)。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完成知識遷移,避免學生機械模仿。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次學習,學生可以分析起動系統電路控制原理。
(2)技能目標。學生可以根據項目要求制定檢修流程圖;能獨立完成相應電路及元件的檢查并排除故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本節課的教學教學重點為起動系統控制電路分析及故障排除,可以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遷移、問題鏈導學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突出重點。教學難點為起動系統控制電路故障排除。可以通過同學間互幫互助、導學案的引導及任務工單完成度的點評、教師總結及演示突破難點。
本次的教學對象為中職汽修班二年級學生,是廣安汽修4S店產教融合、共建共育的特色班——廣安班。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汽車起動系統的組成和結構,能夠識讀簡單的電路圖,能夠使用萬用表、KT720等工具,但是缺乏對實車的排故經驗。學生具有碎片化的模仿能力,他們很喜歡模仿,但是機械的模仿往往讓學生喪失了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專業技術的真理,學生的知識面只能停留在表層。由于學生目前還處于專業技能知識的積累階段,所以在他們自身的知識框架體系中還是缺乏項目整體邏輯建構。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課前給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以起動機不轉故障為例,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信息,依據教師提供的導學案及相關資料制訂實施計劃,再依據維修手冊和實施計劃排除每輛車所設置的故障;頭腦風暴法,課堂上全員參與,小組成員積極思考,各抒己見,思維碰撞、內化吸收、相互促進;直觀演示法,教師和企業技師先進行排故操作示范,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通過以上三種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的是引導者,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以下三種學法進行高效學習:合作學習法,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保證人人都是參與者,都要提出一個建議和方法,每組需要查找資料、制訂實施計劃、繪制檢修流程圖;知識遷移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技師對2017款別克威朗轎車起動機不轉的故障檢修進行示范,示范結束后,為了避免學生機械模仿,學生需要對同款車型的不同故障(起動系統故障)和不同車型的同個故障兩種專業技術情況下進行故障診斷與排除。實踐操作法,學生根據檢修流程圖,按標準流程進行實踐操作,對故障進行排除。在操作過程中要遵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則。
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水平高、中、低互相搭配組隊,將20人分為4個小組,每組5人,組長由成績好、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可以是由組員推薦或是自薦。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作為主操作員、操作員、質檢員、設備管理員和記錄員身份參與,而教師作為引導者、協助者、管理者身份參與。技能基礎強的學生先承擔主操作員和操作員,實現以強帶弱,均衡發展。
教學環境分為理論教學區、操作工位區和資料查詢區3個學習區。其中理論教學區的功能是為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理論產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真理和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操作工位區的功能是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教學中的實操演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教學效果。資料查詢區的功能是為學生在操作時提供所需技術參數的支撐或相關操作的理論知識。
在故障設置過程中,設置的故障主要來源于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實現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對接。例如本次的實操教學區配備4個工位,別克轎車2臺、科魯茲轎車2臺,設置了保險絲斷路、起動機端子30線路故障、起動繼電器損壞、起動機端子50線路故障、起動機搭鐵不良等故障。通過對所設故障的診斷與排除讓學生真正學到有技術含量的知識技能,而不是紙上談兵,學生畢業進入社會能直接勝任企業所提供的相關崗位。
課前教師需要準備好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所用到的萬用表、KT720、檢測跨接線、組合工具、車輪擋塊、三件套等工量具及診斷設備。除此之外還需準備教學課件、導學案、任務工單、維修手冊、評價表、情境導入動畫、flash動畫及微課等資料。上課前需將導學案、任務工單、維修手冊、flash動畫及微課等資料上傳至問卷星平臺,學生下載預習后,在問卷星完成任務工單資訊部分內容后提交作業,教師分析評估作業,以便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薄弱環節進行講解。
筆者根據項目教學“六步法”設計了教學實施過程,通過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工作過程之中,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教學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教學實施過程設計
教師在課前把導學案、任務工單、維修手冊、評價表等資料的紙質版發給學生,通過導學案、任務工單和評價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了解本次教學活動的學習任務。在課上通過提問的方式復習與本次教學活動相關的舊知識,為將要學習的新內容做好鋪墊。依據企業的典型故障案例,創設教學情境,以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教師拋出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課前導學案習題和任務工單部分完成度的考核情況,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分析起動系的電路,學生分析結束后教師再進行補充總結,再讓學生畫出電路圖分析電流走向,為接下來的故障分析做好知識儲備,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提出問題:引起起動機不轉的故障原因有哪些,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分析。各小組派代表分享本組總結的故障原因。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并列出所有會引起起動機不轉的故障原因。通過采用頭腦風暴法,為后面制訂故障診斷流程提供思路。
教師將故障流程圖留空,并組織、引導學生制訂起動機不轉故障診斷流程。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組內討論,制訂起動機不轉故障診斷流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及探究能力。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代表匯報本組的檢測流程,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每組匯報結束時,教師對每一組匯報的檢測流程圖進行點評,引導學生修訂計劃,確定最終方案。學生在此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點評,可以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項目實施之前,通過播放企業汽車修理工在未按照規范操作流程進行操作所引起的汽車ECU燒壞、舉升機操作不規范所引起的安全事故等相關視頻和圖片,對學生進行操作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技師進課堂參與教學,雙導師共同檢查學生的準備工作,確保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進行實施工作,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對電路圖上的元器件與實車上的元器件進行實物轉化,這樣便于學生檢測。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維修技師分別進行故障檢修示范,示范結束后,為了避免學生機械模仿,學生需要對同款車型不同故障和不同車型同個故障兩種專業技術情況進行故障診斷與排除,提高知識遷移能力。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實訓車輛的故障進行重置,組織學生進行雙位輪換,1、3組與2、4組組間輪換,同時組內組員角色輪換,從而讓學生體驗兩種以上故障,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時間允許可進行多次輪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雙導師對學生的排故過程進行巡視、指導、解答疑問,掌握每組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表現,實現做中教,突破教學難點。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小組按照組內分工、檢測流程,對起動系統進行故障檢修,在做中學。維修技師參與課堂教學,解決學生操作時的疑問,使學習內容與企業工作任務深度融合。
教師和維修技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對完成故障排除的工位進行再次確認。組織學生對實操過程進行檢查,記錄學生在操作過程的表現,各組質檢員也要檢查監督組員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將檢查控制環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模擬企業質檢環節,培養學生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
在項目評價上,采用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技師評價和教師評價等4個維度進行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根據評價表對個人職業能力的養成進行評分。通過評價表發現自己存的問題,及時改正。
(2)小組評價。組長根據評價表對組員職業能力的養成進行客觀評分。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
(3)技師評價。將小組進行捆綁評價,填寫評價表。從企業角度考慮學習內容的實用性。
(4)教師評價。將小組進行捆綁評價,填寫評價表,最終選出優秀小組和優秀學員,將評價結果與課程成績掛鉤,排名最后的一組課后要做5S工作。教師綜合性的評價,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是否真正掌握了理論知識及技能操作。
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課后拓展問題:找出威朗與科魯茲起動系統的區別?帶ECU控制的起動電路的檢修方法?發動機自動啟停的起動系控制原理?作為課堂的延伸,課后布置適當的練習,不僅能夠鞏固、強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本次教學活動中采用雙平臺、雙導師、雙輪換模式,方便學生自主學習,讓教學對接行企標準,促進學生訓練均衡,采用了理實一體教學方式下的多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師引導下,結合“學案導學”,通過一系列任務的能力訓練,完成故障診斷與排除教學目標,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加強過程性評價,避免“組內代勞”,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教學實踐項目符合當前行業的實際需求,基于工作過程引進真實項目,然后經過校企教師精心設計和整合,不能主觀臆造脫離實際進行設計,否則會與現實脫節,失去了項目的實用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將較為復雜的內容轉換成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問題,降低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去“尋找”問題,做好從任務到問題的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