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艷 林燕華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個人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活動開展中一項重要的舉措。體育管理是體育過程中重要的一項程序,它的存在不僅可以保證體育管理在高校發展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參與到體育過程中的各方面得到保障,可以說,要想體育課堂的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就必須要做好體育管理工作。高校體育改革雖然推行多年,但是高校體育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高校體育工作者而言,這無疑也是一項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高校體育活動,要想順應時代更好地開展就必須不斷完善與創新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體育活動更好地開展下去。本文通過文獻整理以及訪談等方式通過對于前人的研究進行整理與分析,得出目前我國高校在體育管理模式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與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討論總結出相關體育管理的創新對策研究。將更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途徑應用到體育課堂中,也成為推動高校體育事業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的重要措施。
高校體育管理模式指的是在高校中體育學科中所涉及的所有內容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內容的總稱。由于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體育管理模式的梳理時,要與其他學科和其他學院的管理進行相觀的區別對待,既要獲取其他學院與學科在管理上的長處又要區別對待體育管理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在高效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多方面發展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作為學校體育管理部門要增強體育管理模式的概念,在有效的時間內將體育管理的概念灌輸給學生,同時確保學生在高校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地進行體育活動的參與,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體育管理要在確保質量以及學生掌握效果的前提下,提升體育學科在高校中管理體系模式的完善,科學地進行提升,以此來促進高校體育學科的穩步發展。
管理模式作為一種約束和管理的理論體系和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活動的,因此,在整個體育管理模式中,具體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有一定的管理模式進行。在我國高校體育管理中,主要有以下3個發展階段為主要指導依據,分別是1979年、1990年和2014年所頒布的不同的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標準和管理辦法與條例,其中目前主要實行的是2014年的《高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在這個工作基本標準中,主要以以下幾個不同方面的工作為主要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例如,體育課程、課余競訓、課外體育、體質健康、體育場館、體育信息與檔案、體育經費等管理。其中涉及到學生體育管理工作的還主要分為學生體育活動和體育場地場館兩個部門進行分別管轄。管理流程上,目前,高校的體育管理模式主要為從上到下的工作管理模式和工作程序,由上級部門領導對下級部門進行統籌管轄,具體管理模式和流程見下圖1。

圖1 高校體育管理模式概圖
進入到新時代,高校管理水平逐漸成為現代高校發展的主要趨勢。體育管理歸根到底就是對體育開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整個體育開展中的系統問題進行相互的協同與聯系,通過各種方法途徑來完善體育管理的結構,以此來達到體育的開展效果,同時也促進高校體育活動不斷向前開展。體育管理是體育開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項程序,它的存在不僅可以保證體育活動在高校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參與到體育活動過程中各方面得到保障,可以說要向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就必須要做好體育管理工作。教學改革雖然推行多年,但是高校體育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體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各個高校都在針對自身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不斷地整改與創新,但是針對于體育活動管理中的問題還缺乏相對的研究,針對改革的理想效果而言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基于目前高校體育管理的大背景,高校應積極推動在管理模式下進行體育活動實踐開展的創新,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實踐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氛圍。
對于學生體育信息資料管理的手段比較單一,在體育活動管理中,涉及的體育資料豐富而多樣。如果還采取傳統的管理模式,例如,采取人工管理。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信息資料,在實際的管理和運用過程中效率低下,影響整個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和體育活動管理部門自身的建設。同時,在學生體育成績方面如不能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那么將會影響到整個體育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同時一些體育課程的設計相對隨意,在信息系統中沒有得到詳細的體現,而這必然會增加對學生體育成績管理的難度。
學校體育部門作為指導和管理學生在學校進行體育活動參予的主要部門,其與學生管理部門的合作與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體育部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配合學生活動主管部門進行學生體育活動的分配與組織,同時要積極配合學校的其他管理部門對學生進行的活動,安排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生管理活動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體育管理的同時會出現與學校、其他學院或者其他部門存在一定的矛盾。主管部門與體育活動部門之間的溝通,如果不能及時進行,那么必然會影響工作的開展,同時在行政工作上也會造成一定的時效性缺乏,這樣就會導致多種問題的出現。體育作為一門素質課程,與其他學科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但是在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上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相反,因為這樣的特殊性才更應完善和創新相關的管理措施與途徑。
目前,高校在體育活動的管理中都有著相同的問題。例如,在體育管理的過程中,只注重與開展一些體育活動,而并未關注到整個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制約了高校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同時也限制了體育部門管理體系的建設。因此,各個體育活動管理部門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管理設置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同時采用多手段多方位的監督方式不斷促進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將體育管理的模式不斷向前推進。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在體育活動的管理過程中,由于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因此在整個活動開展前后無法及時進行客觀的評價。評價不僅限制于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同時也影響了教師對于學生的成績評價任何一項活動,如果缺乏了過程監管和結果性評價,那么都會影響其今后的可持續發展也會使得體育管理部門的作用大大減小,學生們的體育參與積極性也隨之被扼殺。
高校的學生,由于其年齡更大,讀書經歷對比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要有更多的經歷,對于體育活動而言更是不陌生。因此,學生對于高校體育管理過程中的感受也有自己的理解,這樣的現實情況無疑增加了高校體育管理開展的難度,因此在整個體育管理過程中,要根據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不斷進行相關資源的匹配,通過不斷地完善與更新管理方法與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卻未能得到良好的發展,甚至有著下降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讀書階段的體育管理部門未能進行較好的管理,同時學生也不會養成良好的鍛煉意識,進而導致他們在私下幾乎不會自主進行鍛煉。
由于體育學科的特殊性,體育職能部門的人員有的也都去參加體育課程一線。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與體育活動人員難免會存在一肩挑的現象,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有的教師在擔任課程的同時,還兼任著管理部門的崗位職責,這就會導致一些管理體系上的缺陷。比如,一些工作無法及時地完成,同時在進行其他工作時也會導致工作的完成質量會影響效果,管理人員與其他人員分工不明確。這種現象是直接導致體育管理部門工作效率低下乃至出現工作紕漏的問題所在。同時,由于這種情況的存在會加重管理人員或者教師的工作負擔,因此會導致兩邊任務都無法順利完成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
高校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取決于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和學校體育管理部門的管理組織能力,同時還與學校所開展的體育課程息息相關。體育課程,由于其特殊性,因此在實際的課程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以此來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課程開展過程中,要以多種形式、多種方式來進行體育課程的開展,來培養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程中的興趣,進而使得他們愿意自覺的在私下展開體育鍛煉。多種多樣的體育課程模式以及豐富的體育課程管理,不僅能提升學校體育活動的效果,同時,對于促進學生的體育參與程度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體育課程改革滿足學生的需求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高校體育活動而言,在參與中的體育管理人員是最主要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體育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將直接關系到高校體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體育活動的參與效果,因此,學校要想提升整個體育活動開展的效果就必須提升體育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學校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形式不斷組織相關培訓提升體育管理人員的素質,同時將最先進的體育管理理念和體育管理策略,引進到學校中進行實際應用,從而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此來提高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效率。對于體育活動管理而言,歸根到底要靠不同崗位以及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去執行。因此,提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提升整個管理體系都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促進和創新體育管理都有著重要意義。
雖然課程改革已經推行多年,但是對于學校以及體育管理部門而言,還有許多的管理漏洞存在,因此要提升整個學校的體育管理部門的管理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引導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在學校體育管理的過程中,如果相應的規章制度不完善那么會直接影響學校體育管理部門的執行力和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時效性,因此要想保證學校體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那么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規章制度建設。高校要根據學校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同時結合辦學特點來制定相應的體育管理規章制度,以此來確保規章制度能更符合學校自身的發展特點,以此來促進學校整個體育工作的發展。
體育學科相對于高校其他教學活動,具備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復雜性,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樹立明確的目標來保證其開展過程,同時也能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課程管理的開展質量,使得體育課程管理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明確的目標是保證和促進開展過程中的質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管理者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不僅能提升管理質量,同時對于整個管理進度以及管理大綱的執行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也可以更加順暢地學習。以此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效率,使得體育課程能夠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
作為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時對于其他部門的協同合作也需要及時完成。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一個崗位工作人員擔任多個工作任務的現象存在,盡量杜絕一線教師同時擔任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的現象存在,如有特殊問題,盡量減少管理崗位人員的課時量。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減輕管理崗位人員的工作負擔,從而使其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體育管理的工作和任務,同時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體育管理模式的創新路徑實踐以及相關理論的掌握。
總的來說,體育課程不僅是發展學生們綜合素質的一項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展開鍛煉的一種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作為一種伴隨學生從小學到高校的學科,在高校階段的開展過程中,也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所以高校應該在體育管理的過程中做好相關工作,以此引導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學校應堅持改革的思路,積極推動傳統體育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轉變,為學生創造科學合理的體育管理體系,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以此為今后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