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壽光中學 柴 芳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存在著“重學科,輕德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思想政治學科理論知識,不僅沒有對學生開展相應的道德教育,而且教師對自身道德修養發展重視不夠。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存在著教學方式單調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通常通過言語講解課本內容和利用PPT講解理論知識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學方式單調死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課上走神、睡覺等現象時有發生。
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將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標。“唯分數論”削弱了教師對學生政治品格、道德修養等方面的重視,完全曲解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課程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德育。學生在德育過程中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感和提升道德修養境界,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實踐方法,發展為“更好的人”。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首要工作。每位教師都肩負了實施德育的教學任務,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通過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完成德育教學任務,對學校實現德育目標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只有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才具備可操作性。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的必要性,從而自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實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的融合教學。
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扭轉“唯分數論”的錯誤教學觀念,將教學重點放到提升學生能力上,即通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學生能具備正確的政治意識和高尚的品德修養。
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即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積極聽取學生提出的建議,并根據學生提出的建議調整教學方式和增刪教學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不斷增強自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要想實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融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尤其是針對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深入挖掘這部分內容背后所蘊含的德育內容,為學生提供與課程內容聯系密切的德育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存在與德育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如《思想政治必修4:哲學與文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很輕松地從哲學原理中提煉出德育內容。在開展“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哲學原理的教學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借由該哲學原理提煉出“三思而后行”的德育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展“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這一哲學原理的教學時,可以借由該哲學原理提煉出“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德育內容。同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還存在與德育聯系不密切的教學內容,如《思想政治必修2:經濟與社會》,這部分教學內容專業性較強,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煉可用于德育的內容。在開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教學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發展過程,總結出“凡事都應循序漸進”的德育內容。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實踐活動,既是對思想政治學科內容的補充和拓展,又能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和鍛煉自身品格。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組織實踐活動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組織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實踐;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實踐活動在思想政治學習中的輔助作用,不可本末倒置。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展“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的教學時,可以安排學生課后通過查找資料、采訪等方式,制作文化宣傳海報,并在自己所在的社區開展文化宣傳。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某一課程內容開展辯論活動,讓枯燥的理論知識在辯論中清晰明了和有趣,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
生活化教學即要求教師通過生活實例輔助教學。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一方面,能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同感,即認識到所學內容對實際生活的幫助,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動力;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尤其是針對較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將拗口的定義轉化為生活化的語言、舉生活化的例子、布置生活化的作業等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優化學習效果。經濟學原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較抽象、較難的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
時政熱點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學習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扭轉不正確的“唯分數論”的教育觀念,將時政熱點作為日常教學內容,而不是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背誦材料。高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所以,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整合時政熱點。另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優化時政熱點的教學方式,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家國情感,在對熱點事件的評價中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選擇相關的時政熱點作為教學補充,也可以利用重要的時政熱點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回顧。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資源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內容,網絡上的資源數量大、種類多,能基本滿足人們的學習、生活需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依托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但同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看到網絡資源良莠不齊,所以在使用網絡資源前要對網絡資源進行審核,確保不含錯誤、消極的內容。例如:在開展“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教學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網上搜索與改革開放有關的新聞報道、訪談節目、新聞圖片、紀錄片視頻等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整合處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改革開放的意義,明白改革開放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根本方針的原因,堅定改革開放不動搖的決心,自覺投身國家的改革開放工作,肩負建設祖國、發展經濟的責任。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存在“重學科,輕德育”“教學方式單調”“教學方向偏差”的現狀,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實現學校的德育目標。針對上述問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打造高效思想政治課堂,實現對學生的德育和智育雙重教育。在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的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定期組織實踐活動、開展生活化教學、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引入時政熱點、依托網絡豐富教學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