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艾磊
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2021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深刻闡釋了新征程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要求。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最本質的特征,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沿著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開拓創新。近年來,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學?!保┦冀K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思想鑄魂、凝心聚力、固本強基、黨建助推”等“四大工程”,不斷提高黨建引領學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為促進學校領航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學校黨委不斷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做到“學”字當頭,靈活運用“領導領學、專家導學、集體研學、潛心自學”等四種形式,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一是在“領導領學”上,黨委班子成員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頭雁”作用,組織專題讀書班,帶領廣大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組織黨員干部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理論品格。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到所在支部講黨課,講好偉大建黨精神,形成“頭雁”引領帶頭講,“群雁”成行融匯學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專家導學”上,邀請國內外、省市級黨建專家和新四軍老戰士等做黨史教育專題講座。邀請黨史專家與學校共同編撰《精神傳承的踐行者——鐵軍精神十八講》校園讀本,運用地方紅色資源,講好新四軍故事、英雄英烈故事,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鐵軍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三是在“集體研學”上,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與省內兄弟學校聯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校際互訪活動;牽頭組織聯院黨指委鹽城片區單位赴阜寧開展黨建工作研討交流活動;組織全體黨員赴新四軍紀念館、泰山廟、新四軍文化林等地開展黨史學習實境教育;組織全體黨員分兩個批次、三個方向赴南京、淮安、徐州學習雨花英烈、周恩來、淮海戰役等革命精神,堅守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
四是在“潛心自學”上,學校130 余名黨員圍繞《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黨的最新理論著作,每日確定一個學習內容,每月確定一個學習主題,堅持精研細讀深學,努力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在專題輔導、理論測試、知識問答中,豐富學習體驗、提升學習質量和成效。每位黨員結合學習感受撰寫心得體會,校黨委最終匯編成冊——《理想信念的堅守者——黨史學習教育篇》,刊印發放給每位黨員交流學習。
學校黨委厚植黨建根基,始終將黨的領導貫穿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各方面,切實推動各級組織力量合于一體、隊伍思想合于一處、作用發揮合于一流,為學校高品質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一是把政治建設放在最高位置。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制定了《貫徹落實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的實施意見》《黨委及班子成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等制度,修訂了《黨委會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嚴格執行黨委會、校長辦公會決議督辦制度,堅持管大事、議大事、謀大局,確保重大事項經黨委集體研究決定。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學習和政治歷練,不斷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
二是把戰斗堡壘建到最深基層。學校黨委優化設置基層組織架構,堅持把黨支部建在系部,將支部黨建工作與系部建設緊密結合,把黨支部建成立德樹人的陣地、團結師生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實現了黨支部黨務和業務雙促進、雙提升。制定了《星級黨支部評定管理辦法》和《先鋒黨員量化考核辦法》,推動各支部結合學科特點、自身優勢和工作特色開展“黨支部工作創新計劃”,做到了“一個支部一個特色工作法,一個支部書記一個典型工作案例”。
三是把政治監督落在最嚴實處。學校黨委、紀委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從抓黨員干部自身建設入手,嚴把思想關和制度關,督促落實主體責任,抓早抓小,堵塞制度漏洞,確保學校整體風清氣正。一方面,強化黨風廉政教育,黨委班子成員結合掛鉤支部為黨員干部講授廉政黨課,在關鍵節點及時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堅持對黨員干部進行反腐教育常態化,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和“510”作風警示教育活動,組織管理干部赴廉政文化教育專線參觀學習,現場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細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實行責任清單化,與支部書記簽訂責任書,明確時間要求,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責任層層壓實落細。建立月有提示、季有自查、半年有督查、年終有述職的常態化管控體系,持續擰緊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鏈條”,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全覆蓋的格局。
四是把品牌創塑作為最強保障。積極探索“黨建+”新舉措。黨委書記親自領銜、黨建管理干部和專兼職思政教師共同參與,成立“黨建+思政”創新工作室,構建學校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創新工作室于2021 年6 月入選江蘇省中小學?!耙恍R黄贰秉h建文化品牌項目建設成果。創建“一體兩翼”黨建工作新模式。一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自身建設,為辦學治校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兩翼:實施“支部書記述職黨員曬單”和“一系一特”品牌建設,通過述職“述出”先進黨組織,曬單“曬出”優秀黨員,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助力學??焖侔l展。
學校黨委出臺《關于進一步激發全體教職員工干事創業、勇于擔當,構建激勵表彰新機制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四支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旨在以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履職盡責為驅動,以管理干部增強責任意識為重點,以教職員工樹立職業自信為導向,以民主監督隊伍聚焦督查整改為保障,不斷提升黨組織戰斗力。
一是在黨員干部中開展“楓橋行動”,夯實基層工作基礎。黨員干部原汁原味學習“楓橋經驗”,對基層工作實行不間斷梳理,動態化管理,以推進學校發展的十項重點工作為抓手,通過“關鍵少數”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模范表率作用,對“最大多數”起到說服和號召效果。
二是在管理干部中開展“擔責行動”,提高服務師生能力。出臺《關于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著力鍛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隊伍實施方案》,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計劃,利用黨建創新工作室和“名師名匠”賦能平臺載體,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培訓工作,引領廣大管理干部達成“謀事講政治、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標準、處事能堅韌、遇事敢擔當、成事守規矩”好干部要求,提高服務能力。
三是在教職員工中開展“履職行動”,提升教書育人水平。舉行“學黨史鑄師魂,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領會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指示精神,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抓好意識形態建設。邀請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感動中國十大孝子等名師大家、道德楷模、勞動模范走進校園開設師德師風專題講座,營造崇尚師德、學習先進、爭創典型的良好氛圍。建成鹽城市“四有”好教師團隊,多名教師榮獲鹽城市勞動模范和師德模范稱號。
四是在監督隊伍中開展“盡責行動”,增強民主管理合力。推動民主監督與紀律監督的有機結合,完善監督網絡,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監督合力。紀檢監察部門集中主要精力抓監督工作,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工會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職能,鼓勵教職工通過教代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建立教職工提合理化建議的激勵機制,暢通反映合理化建議的各種渠道。近半年來,圍繞新校區建設與搬遷等重點工作,梳理出40 余個問題,形成了初步解決方案。
學校黨委確立“以黨建工作引領學校一切工作”的原則,印發《關于黨委班子成員掛鉤黨支部、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掛鉤系部、系部中層干部掛鉤年級、黨員教師掛鉤班級的工作實施方案》,通過“黨建+”思維構建黨委帶動、支部推動、黨員互動的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是“黨建+立德樹人”,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從理念樹立上,塑造“厚德而行,自強而健”行健文化教育品牌,倡導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懷育人價值觀。從工作實施上,黨委書記抓思政,組織編印《領航建設的奮斗者》《理想信念的堅守者》等6 本新時代“行健文化”叢書,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從示范引領上,總結典型案例,加強成果凝練,示范推廣,修訂完善德育工作手冊,將《師德公約》要求以“崗位說明書”的形式融入從招生到就業各個環節,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是“黨建+三教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同頻共振”,推進教育教學業務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在團隊建設上,以資源共建、成果共享為原則,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成立江蘇沿海職業學校教師發展聯盟,匯聚多方資源,助推教學團隊建設。數字媒體專業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智能制造專業團隊入選省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教材開發上,注重學科知識在職業情境中的應用,及時吸收行業發展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精品教材?!稒C械基礎》等5 部教材入選“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在教法改革上,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推進1+X 證書制度試點為抓手,積極探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改革。中職本科分段培養、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等成果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 個,二等獎3 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項目通過驗收,專業試點經驗在全校主干專業全面推廣。
三是“黨建+安全教育”,筑牢事業發展基石。從組織架構上,強化領導力量、落實管理責任。學校黨委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安全穩定作為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將安全穩定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同考評,實行年終考評和年度評優“一票否決制”。從管理機制上,全面發動、齊抓共管、協同發力。建立學校安全管理和學生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學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防控專項行動,營造和諧穩定的教書育人環境,確保校園安全和學生健康成長。從疫情防控上,始終筑牢“銅墻鐵壁、鋼鐵長城”。發揮廣大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慎終如始落細落實國家整體防控策略,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維護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黨建+產教融合”,賦能學校提質增效。在指導思想上,實施“智企對接,產教融合”戰略,校企雙方在合作基礎上達成黨建結對共識,合作開展“黨建+業務”雙融雙促共建。在激勵機制上,出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辦法(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評價指標》等文件,結合開展“百師進百企,精準對接園區,提升服務能級”系列專項調研活動,通過專業共建、人才共育,提高專業與產業契合度,激發辦學活力。在合作形式上,依托牽頭成立的鹽城市裝備制造職業教育聯盟,以“平臺+服務”的模式匯聚聯盟資源,合作企業達189 家,緊密型校企合作單位達56 家。學校主要負責人應邀出席2021 騰訊數字經濟及產業轉型升級(煙臺)高峰論壇,并做《向海而興 生態同筑 賦能共融》主題報告,宣傳推廣學校校企合作經驗。
新發展階段,學校將準確把握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培養時代新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健全工作體系,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著力推動學校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守正創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堅定政治方向,落實有力舉措,以對教育事業的傾情奉獻、不懈追求來詮釋初心使命,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