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左岸小學 侯曉霞
自2001年全國小學正式開設英語課以來,小學英語教學經歷了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分別對字母教學、詞匯教學、對話教學進行了研究,更深入探討如何調動低、中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第四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以后,我們的目光轉向對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課的探索實踐。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大膽實踐、養成主動思維的習慣、提高跨文化意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小學英語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強閱讀教學,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放到新的語境中、新的閱讀活動中,以此吸引學生,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因此,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與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培養學生搜索信息的能力、正確的閱讀技巧、主動學習的能力與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從閱讀中得到樂趣,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化的過程。閱讀教學也遵循這種規律,即通過教師的努力,將文本轉化成閱讀教學的體驗課程,從而驗證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的英語閱讀教學一般 從“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 個階段展開,現就五年級上冊Unit3B Read and write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一課,具體談論筆者對閱讀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這是一個關于飲食的話題,在PEP教材前幾冊書中都有所涉及,包括food、drink、fruit、vegetable等諸多詞匯與交際性話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在學生掌握了pork、tofu、eggplant、cabbage等 詞 匯 及I’d like...、I like...、I don’t like...等句子基礎上的深入學習。對話內容涵蓋了對fruit、drink、meat等的喜好與飲食依據,提出了健康飲食的理念。
Free talk: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T:I didn’t eat breakfast this morning. I’m hungry. Can you sing a food song for me?
Ss:(sing) What would you like?(Book 3 Unit 5 )
師生間的自由對話交流具有真實性與代入感,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盡快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用歌曲帶入教學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也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
T:You are helpful. So I’ll give you some delicious food. Let’s have a look.
Ss look at the screen and read the words of food.
T: I like food. Do you like food?
Ss: Yes, I do.
T: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s: I like...
T: We eat so many tasty food. I’m a little thirsty. Let’s drink some things.OK?
Ss look at the screen and read the words of drinks.
T: Milk, water and juice are drinks.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
Ss: I like juice.
T: You like juice. What kind of juice do you like?
Ss look at the screen and read the words of juice.
Learn: carrot juice
T: Do you like carrot juice?
T: It’s fresh and healthy.(Learn this sentence.)
T: Carrot juice and tomato juice are vegetable juice. Apple juice, pear juice and orange juice are fruit juice.They’re made of fruit. Look. Here are some fruits.
Ss look at the screen and read the words of fruits.
Ask and answer(Pair work):
1.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I like …. They’re ….
2. I don’t like...They’re...
缺點:對全廠DCS要求較高。與DCS的配合量增加,需配合的內容:①運算程序需要焚燒爐供應商提供,并協助DCS進行DCS編程及調試;②系統維護需要ACC與DCS雙方協作完成;③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比增加,為方案一的2~3倍。
3. I like... They’re...
I don’t like... They’re...
運用Brain Storm(頭腦風暴),呈現大量的圖片用以刺激學生的視覺,并分成food、drink、fruit三類,激活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單位時間內增加語言訓練的密度與廣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抓住每個環節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英語閱讀是非常復雜的心理認知活動,可分為感知和理解兩個階段。小學生有年齡小、英語閱讀經驗不足、無法準確找出關鍵詞、不懂得猜測詞義與聯系上下文等特點,因而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往往缺乏信心,甚至對英語閱讀有恐懼心理。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小學生進行相應閱讀策略與閱讀習慣的指導。
第一,Reading for listening and speaking。小學英語教學注重聽、說領先,在學生閱讀短文之前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范聽,培養學生學會聽關鍵詞的能力。例如:
T:You like fruits, I like fruits and the animals like fruits, too. What do they like?
Ss listen to the tape twice tim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聽的訓練,也能夠培養學生skimming(略讀)的學習策略,了解課文大意,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Reading for information and fun。閱讀的設置是基于對書面信息的吸引,是受一定目的或需要支配的。在進入文本閱讀的時候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會使學生感覺比較自然,也有親切感,學習起來更容易接受。例如:
T: They like fruit, drink and food.Who are they? Let’s have a look.
Ss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nd the animals.
運用scanning(跳讀)的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觀點。學生分小組閱讀對話,初步讀文并回答每個小動物喜歡吃什么。在班內交流答案,教師引導學生從對話中找尋答案的依據。教師再次設疑,以“Why the different animals like different food?”將問題深化,促使學生深讀材料尋找答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例如:
T: What does Monkey like? What does Rabbit like? What does zoom like?What does Zip like?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 Work in groups.
Monkey likes __________.
Rabbit likes __________.
Zip likes _____________.
Zoom likes ____________.
Check the answers and ask the students where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Then read the sentences.
T: Different animal likes different food. Why? Let’s read it again. (Group work)
The apples are ________.
The bananas are _______.
The carrot juice is ______ and______.
Can Zoom eat beef? Wh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的以上活動是通過intensive reading(精讀)實現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求答案,由淺入深地進入學習,促使學生深讀材料。相應任務是分層次的,學生完成起來更有成就感。小組活動讓所有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舞臺,同時會給學習方面需要關注的學生帶來知識上的緩沖,使他們在交流的基礎上有所得,有助于保護此部分學生自尊心、培養自信心。學生進行匯報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對話中找出重點詞句印證答案的正確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例如:
T: There are two Zooms.One is thin. Is that thin? No,he’s heavy.(兩幅圖的對比)
Ss learn heavy/He’s heavy now.
I’m heavy now. I have to eat vegetables.
You are short. You have to do some sports.
She is thin. She has to eat pork, mutton, chicken.
He’s strong. He has to eat vegetables.
文本中有一處難點是關于heavy的理解,教師借助Zoom胖瘦的兩幅圖進行對比,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圖片、錄像等輔助手段的直觀形象展示,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或運用構詞法知識等猜測詞義的閱讀策略。
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同樣要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和默讀。朗讀是看著文字讀出聲音的閱讀方式,其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范讀、跟讀、齊聲朗讀、個別朗讀、背誦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但借助視覺進行的默讀是我們完成閱讀最主要的方式,練習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更好地進行深層理解。在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從有聲的朗讀過渡到無聲的默讀,讓學生逐步從分享式的閱讀轉變成個體的閱讀。
葉圣陶先生曾說:只有來自生活的語言才是自己的語言。所以說,語言的最終目標在于交際。學生在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通過關鍵詞、關鍵句和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復述文本,激活學生儲存于長期記憶中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高年級學生有對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要創設適當的情境,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訓練。如此,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搭建了舞臺。例如: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nd tell Jack what their favourite foods are.
Hello, I’m__________. I’m years old. I like_________.They’re. I don’t like________. But I’m. I have to eat__________. I have to drink_______. I have to_______.What’s your_________?
學生閱讀一篇有關Jack的小短文,在讀懂的情況下,運用本課骨干句型完成小練筆,引導學生考慮自己的年齡與身體狀況,也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與舊知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家庭作業是采訪自己的一位家人,了解他的喜好,針對他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寫成一篇英語小短文:Interview one of your family member what she/he like. Give some advice for her/ his health. Then write a report.(采訪自己的一位家人,了解他的喜好,針對他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寫成一篇英語小短文。)鼓勵學生將所學變為所用,將課堂延伸到課外。
上海市教研員朱浦老師曾說:“語言是有聲的,課堂教學是聽說的體驗;語言是有形的,課堂教學是讀寫的體驗;語言是有情的,課堂教學是交流的體驗。”教師要通過閱讀這個途徑,培養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感知文本、獲取信息、學習語言并獲得情感的體驗,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對于學生來說,僅懂得如何進行閱讀的相關理論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實踐、實踐、再實踐。一個人的閱讀速度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如知識的多少、語言水平的高低、視域的大小、閱讀的習慣、精神集中的程度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個漸進的復雜過程。掌握各種閱讀技巧,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改進閱讀方法,克服在閱讀理解和閱讀速度方面存在的障礙,不斷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就一定能在糾正不良閱讀習慣的同時,把閱讀理解率和閱讀速度提高一倍,甚至達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