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瓊,楊亞濱,蔡 樂,丁中濤,2
(1.云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云南省高校功能分子分析與生物轉化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中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藥物分析》課程是制藥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藥品全面質量控制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勝任藥品研究、生產、供應、臨床使用過程中的分析檢驗工作,并能研究探索解決藥品量問題的一般規律和基本知識技能[1-2]。藥物分析是依據藥物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特性,研究藥物定性定量檢測方法、技術和應用的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藥物結構特征和理化特性、定性鑒別和定量檢測,以及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控制方法和分析技術等,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3-4]。
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和學堂在線于 2016 年 4月推出的新型教學利器。其將教學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與微信,全景式采集數據,驅動教學探微。雨課堂教學可在課前通過微信把豐富的教學資源輕松推送給學生,一鍵發送融入PPT的習題,可限時、可續時、隨時講、隨時測,創新的師生互動,主客觀題、投票題、附件作答、拍照上傳、語音回復等滿足不同作業需求全景的數據驅動,提供全周期的教學數據分析。課前-課堂-課后,每一步,都看得見,實現教學場景的全方位開啟與運用[5-6]。雨課堂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推動藥物分析教學課程的改革,提升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質量,有效促進教與學。
云南大學制藥工程專業是云南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點,培養適應現代制藥工業及其相關領域生產與發展需要和人才市場需求,掌握現代制藥工程及相關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從事醫藥及相關領域的工藝與工程設計、技術與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與控制、技術與產品研發、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藥物分析》課程是為大三的制藥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學分為2個學分,課時為36個課時。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藥物化學及有關課程學習的基礎之上,圍繞化學合成藥物或化學結構明確的天然藥物及其制劑的質量問題,利用化學的,物理的及其他方法對藥物進行質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與原理及藥品質量控制中的現代分析方法與技術。2020年以前的《藥物分析》課程主要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多媒體PPT與板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老師作為知識傳播主體進行單方面授課,學生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及學習興趣不高。且藥物分析的教學內容較多,知識覆蓋面廣,上課講授的時間短,短時間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清晰,掌握不透徹。另外,學校開設的藥物分析實驗課同樣受課時所限,關于藥物中的一般雜質的檢查、藥物分析樣品的制備方法等實驗都未開設,因此同學在學習一些實操性較強的知識點時,如砷鹽檢查方法、氧瓶燃燒法等,對知識的理解不全面、不透徹,未能完全掌握。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散落在高風險地區的學生未能及時返校學習。為了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中引入雨課堂的教學式,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開啟雨課堂的線上教學,讓部分因疫情不能及時返校的同學和課上的同學同時學習。通過雨課堂教學實現了教師和學生的無縫對接,讓課堂不下線、數據不流失,師生能平等、高效、有趣的互動。
把《藥物分析》課程的內容分為三部分講授:藥物分析的基礎理論知識(藥品質量的研究內容與藥典概況、藥物的鑒別實驗、藥物的雜質檢查、藥物的含量測定分析方法);五類藥物分析(巴比妥類藥物分析、芳酸及其酯類藥物分析、芳胺類藥物分析、雜環類藥物分析、抗生素類藥物分析);制劑類藥物分析(片劑類藥物分析、注射劑類藥物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雨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設計
在手機上關注雨課堂的微信公眾號,進入雨課堂小程序創建課程,輸入課程名稱、班級名稱。通過雨課堂把全班學生分成4~5人一個小組,在電腦端安裝雨課堂5.1.0版本。同時建立班級課程學習的微信群。在電腦端制作預習課件:把要拓展的閱讀材料,課件,視頻,語音、習題等整合到藥物分析的預習課件,所有素材添加完畢,就可以將預習課件按組發布出去,學生的微信端會受到預習通知,學生就可以開始預習。教師可在手機端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答題情況及學生的留言,根據學生預習反饋的情況,及時調整上課內容。
在課堂上把要講授的PPT打開,進入雨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把上課暗號通過微信群發送給學生,學生進入雨課堂,通過雨課堂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到課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雨課堂把一些錄制的實驗操作視頻或慕課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藥物分析的基本知識點。在課堂中通過雨課堂隨機選擇提問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專注度,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可以在雨課堂討論區提出課程中不懂的知識點,同學和教師進行討論,形成良好的課堂討論氛圍。利用雨課堂還可以進行隨堂測驗,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利用雨課堂發布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主觀題等課后練習,或可以采用諸如小組討論、小組合作、階段總結、課程論文等多種方法及手段進行測試,學生可以隨時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進行移動式學習,鞏固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可在手機端評閱學生的練習情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同時建立多樣化的考核手段,評價手段注重過程性的學習,降低考試成績在整個綜合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增加過程學習的成績比例,多角度、全方位地綜合衡量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校2017級制藥工程專業的《藥物分析》課程主要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共有49名同學參加了課程學習; 2018級制藥工程專業的《藥物分析》課程采用雨課堂進行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共有59名同學參加了學習;兩個年級《藥物分析》期末考試均為閉卷考試,試卷難易程度相當;2018、2017級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分析》的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別為78.31分、77.18分,考試成績各分數段人數統計見表2,各分數的比例見圖1。從圖1及表2中看出,2018級學生的優秀率與良好率占到49.15%,中等率和及格率占到49.15%,全班98.3%的同學考試成績都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從圖2兩個年級的考試成績對比圖顯示,2018級學生的優秀率及良好率都高于2017級學生的《藥物分析》考試成績,不及格率低于2017級學生。因此通過雨課堂教學模式引入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同學的考試成績要優于以前的傳統的教學方法。

表2 2017、2018級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藥物分析期末考試成績統計
通過雨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需要。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能力,加強了理論與實踐聯系的能力,促進了教學的互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發掘雨課堂的其他功能,為學生“量身定制”適合個體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的模式,有效促進《藥物分析》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