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十中管莊分校 王曉棠
“雙減”政策要求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和課外培訓,小學低年級班主任作為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排頭兵,如何讓這一雙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這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協調溝通能力。班主任要想順利開展各項班級活動,組建優秀和諧的團隊,就離不開學生、任課教師、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所以班主任工作要建立多種溝通方式,爭取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形成融洽的家校共同體。
低年級小學孩子由于年齡小,不善于總結自己的行為,對于是非觀念有時也不是很清楚。作為班主任要抓住這一特點,在開學之初就充分利用“家校聯系本”這一中介,開展“方寸記事本 有話當天說”的活動,并將這個活動一直完善、持續。在活動之初我告訴孩子們,無論是優點,還是不足,我們都要最早發現。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進步,也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開學初我與家長、孩子共同商議,設計了“一天說說話”表格。其中包括時間、孩子們表現突出的一些行為(如:熱愛勞動,講禮貌,團結同學,上操守紀律,上課守紀律,發言積極,帶齊用具,書寫整齊等),同時將最后一欄設為“我補充……”。每天我會在放學之前將孩子一天的表現突出的地方在表格中打鉤,當天晚上孩子回家會驕傲地把老師肯定的地方自己是如何做的說給爸爸媽媽聽,這樣既練習了語言表達能力,讓家長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孩子在每天都能感受到進步,滿足孩子們的成就感。當然難免會出現反復或退步的時候,為此我又改進了表格,加入了進步的內容——“我在……方面可以做得更好”。這樣,他們會將當天做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記錄下來并爭取盡快改。
我還發現,課間,孩子們特別喜歡圍著老師說東談西。這也是他們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我抓住這個機會,每天課間都盡量和孩子們談心,了解家長對孩子們的教育都有哪些、在家孩子們和家長的關系怎么樣……有時候一天有四五個孩子,有時候一天兩三個孩子,還有中午飯時間、下午值日、大課間等零碎時間。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基本能和班里的每一名孩子都有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慢慢地,也走進了他們小小的世界。
孩子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孩子直率,我可以直接了解他們的想法并與之溝通;有些孩子膽小,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心理話;還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愿輕易吐露自己的意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和家長、老師交流的信息和交流的方式開始帶有選擇性。為了達到與每個孩子都能心靈相通,我在建立班集體之初就制作了一個神秘的萬能小魔盒,實際就是一個小信箱,可以跟我說說悄悄話,可以無拘無束地和老師溝通。
這個小魔盒,就像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一個有形的物件,換來了孩子們無形的愛和接納,讓我們的班級更加溫馨有愛。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很多學校發生的事或一些重要的通知不能準確地轉告家長。因此會給家長和學校帶來很多溝通上的盲區。為此我發明了“小紙橋”工程,即在記事本打鉤的同時,每天回家孩子將今天自己的表現用一句話告訴家長,第二句則由家長觀察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表現如實地反饋記錄。第二天我看聯系本時看到孩子的表現一句,如果與在學校表現屬實就在記事本上蓋一個印章,證明孩子的誠實;相反,就打一個問號,如此一來家長就知道孩子的話有水分,會再次調查,直到了解清楚。如果家長反映孩子在家有什么表現好的地方我會在全班再次表揚。如果哪個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我也會把孩子找來悄悄談話。然后在聯系本上簡短記錄我們談話的內容請家長再追蹤觀察,反饋情況?;诤⒆觽儗ξ业男湃魏拖矏?,只要是家長提出的需要我幫助的問題,一經我跟孩子溝通,效果都立竿見影。也正因此,我們班的“小紙橋”工程一直開展得有實效,不僅受到家長的好評,還被同組的老師采納成為年級師生、家長肯定的好辦法。
1.面對面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現在工作節奏很快,家長和老師沒有大塊的時間溝通,于是利用每天下午放學的機會,只要有一個家長我也要把今天學習、生活上的事與家長們溝通,同時將今天表現好的孩子當著在場的家長進行具體的表揚,家長高興,孩子更是興奮不已。對于表現不佳的孩子,在學校就告訴個別學生放學后留下,我要私下讓家長了解。家長們都說最盼望放學聽老師講話了,幽默,親切,即使是指出孩子的不足也那么飽含愛意,雖然時間短,但是有效果,有質量。
2.家長會溝通達成教育共識
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召開多種形式和不同內容的家長會,對家長了解學校、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與配合具有重要作用。家長會一學期召開兩次,每次家長會我都會精心制作幻燈片,將班級成長的點點滴滴與家長分享,不放過任何一個孩子的優點,不錯過孩子做的任何一件好事。在家長會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在家認真彩排。而且我一定會把幻燈片發給家長看,這樣做既節省了第二天家長們大量的記錄的時間,又拉近了老師與家長的距離。
本學期,結合“雙減”精神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召開“調查型家長會”。通過填表、書面問答和談話等形式進行調研。例如,調查家庭成員的組成,了解家長理想中的教師和班集體,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氣質類型等,為今后做好班主任工作提供準確的依據;嘗試召開“匯報+總結型家長會”開學初向家長匯報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征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學期末總結匯報一學期班級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及取得的成績,便于客觀地總結和開展新的工作;我還歡迎家長們與我面對面溝通,開一個“交流型家長會”互通有無,氣氛平等而熱烈。
3.家長學校凝聚團結氛圍
我們進行了每月一次的家長學校學習,請專家、優秀家長舉辦講座,課后家長們在群中分享感受:
第一,關注孩子身體健康,助力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第二,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時幫助孩子調理一些可能存在的負面情緒,使孩子能踏實,能心神安定,這樣的課堂上才能全神貫注地聽課,保證效率。第三,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對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很有益處。只懂得回家休閑享受的父母,培養不出勤奮刻苦的孩子。第四,增加閱讀量?!半p減可能會少了書面的家庭作業,閱讀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自己不斷成長最廉價、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徑。第五,注重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幫助別人,善待別人;孩子活得踏實,安心、體現自我的價值。
由于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愛好程度不同,對任課教師也時常產生厚此薄彼的態度。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做好班級教育工作,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任課教師順利完成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任課教師與孩子們之間做好協調工作,努力建立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密切的,融洽的師生關系。長此以往孩子會自覺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和尊重每一位任課教師的好品德。
優美和諧的教學環境是使人精神愉悅地投入教與學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個課間孩子們都會看看教室是否整潔,如果哪里有紙他們會主動撿起來;如果黑板臟了,他們會認真擦干凈,因為他希望每位教師來我們班上課的時候都有回家的感覺,溫馨整潔。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經常溝通教育信息,有助于增進任課教師和學生間的相互了解。有助于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有助于教師間的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對此,我力求做到——口勤:勤于向任課教師詢問學生的情況,既要了解積極的一面,同時要了解消極的一面;勤于向任課教師介紹班級情況。眼勤:勤于觀察學生課后的精神狀態,勤于檢查學生的作業,無論孩子出現了什么問題,都要弄清楚,妥善處理。耳勤:勤于聽取同事對孩子情況所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傳達,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中。手勤:每周將各科課堂上表現好的孩子的名單上傳到班級群中,讓班中更多的孩子努力爭取成為全面發展的孩子。
在“雙減”大背景下,孩子的成長更加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而班主任老師與家長的關系,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家校聯手,合力育人,構建有溫度的家校共同體,才能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