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敏



摘要:利用中國上市公司(A股)2008—2020年樣本數據實證考察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并引入政治聯結探究其在上述關系中的調節效應。研究結果表明:(1)適度的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有積極作用,也就是說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會產生倒U型影響;(2)政治聯結在稅收優惠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發揮調節作用。上述研究結論對于我國合理制定稅收優惠政策能夠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稅收優惠;研發投入;政治聯結;政企關系
中圖分類號:F812.4;F426.81;F273.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1-9255(2022)03-0032-04
一、引言
我國目前的研發強度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與領先國家的研發強度仍然具有較大的差距。研發投入是指為企業的研發活動投入的時間、人力、資金等成本[1],常見的研發活動分為兩種。其一改進和優化原本的技術和理論,其二創建先前不存在的事物。目前國內研發支出總額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但增幅比例并沒有顯示逐年遞增的趨勢,近五年增長幅度均在10%以內。根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企業資金、政府屬科研機構資金、高校資金和其他資金的比例分別為76.6%、14%、7.7%和1.7%。企業投入資金的占比最大,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緩解企業研發成本帶來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區域的研發經費投入表現出極大的不均衡,三大區域占比分別為68%、19%和13%。三大區域研發經費投入情況和研發投入資金來源情況分別如圖1(a)(b)所示。
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一種幫扶企業的政府行為,目的是發展企業經濟主體,提高企業研發投入,進而實現國家的經濟總體目標。現階段主要稅收優惠
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優惠主要表現為對企業最終經營成果的減免稅,是事后的利益讓渡,如稅額減免、優惠稅率等。間接優惠主要表現為對企業稅基
的減免,是事前稅基的調整,如稅收扣除、加速折舊、準備金制度、稅收抵免、盈虧相抵和延期納稅等來調低稅基。兩種方式各有特點,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我國研發強度依然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稅收優惠是否真正有利于企業增強研發投入?與此同時,政府本身在企業運行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企業與政府若能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助于其獲取各項資源,從而提高企業研發投入[2-3],但也會出現尋租行為[4],那么政治聯結在上述關系中會發揮怎樣的調節作用?綜上分析,本文重點考慮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并引入政治聯結作為調節變量,探討其在上述關系中的調節效應。
二、理論分析與提出假設
(一)稅收優惠與企業研發投入
稅收優惠政策是一種幫扶企業的政府行為,會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重要作用。[5]回顧相關文獻可知,稅收優惠屬于政府給予企業的資金型政府支持,對企業研發活動會產生兩類作用:企業獲得稅收優惠有助于獲得更多稀缺資源的積極作用以及尋租行為的負面作用。這兩種作用會因稅收優惠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從而促使不同稅收優惠水平對企業研發投入具有不同影響。
當企業的稅收優惠處于適度水平時,其可幫助企業緩解研發投入的壓力[6],從而可以增強企業進行研發的意愿。隨著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水平進一步的提高,該企業可以借此獲得優良聲譽[7],取得市場和行業的認可,進而吸引一些投資者,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最終增強其研發強度。然而,當稅收優惠水平進一步提高,并超過一定水平時,這可能傳遞出企業過度依賴政府政策的劣質信號,引發一些金融機構重新評估該企業的經營狀況,側面增加了企業從外部進行融資的難度,這也表明隨著稅收優惠政策水平不斷增加,其優良聲譽會不斷削弱,從而使得企業減少研發投入。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知道,企業收到不同的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當企業稅收優惠控制在適度水平時,企業研發投入會隨著稅收優惠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但當企業稅后優惠水平超過一定范圍時,負面作用就會占主要地位,使得企業研發投入隨著稅收優惠水平進一步提高而減少?;诖?,提出假設:
H1: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倒U型作用。
(二)政治聯結的調節作用
政治聯結體現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其政治聯結的高低會影響企業獲取資源的多少,進而會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影響。本文認為,政治聯結的不斷增強會削弱對中小企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倒U型關系。一方面,高水平的政治聯結會增加企業進行尋租行為的概率。[8]企業會受到眼前利益的誘惑,在內部采取各種盈余管理手段去附和政府政策的倡導,進而獲取稅收優惠,再將其優惠金額用于非研發活動,抑制企業研發投入。另外,企業為了維系與政府的友好關系也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為了快速收回這部分成本,企業更不會將優惠金額投入研發項目中。因此,政治聯結會削弱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前半段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當稅收優惠超過一定水平時,政治聯結也會削弱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后半段的負面作用。研究表明,企業獲得較多的稅收優惠會對外傳遞出經營狀況良好的信號[9],引發知識外溢的風險,進而使企業不敢進行研發,但高水平的政治聯結可以幫助企業及時獲取相關政策信息,有利于企業規避這些知識技術外溢的風險?;诖耍岢黾僭O:
H2:政治聯結在稅收優惠和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發揮調節作用。
三、實證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A股)為研究對象。第一,刪除金融保險類樣本;第二,刪除有退市風險、財務有問題、數據缺失嚴重等公司數據;第三,對相關變量進行縮尾處理。樣本公司財務和非財務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
(二)衡量變量
被解釋變量:企業研發投入(Rd),本文借鑒余恕蓮等以當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作為被解釋變量的衡量指標。[10]
解釋變量:稅收優惠(Tax),本文以企業所得稅費用與息稅前利潤的比值來表示。
調節變量:政治聯結(Pc),本文借鑒賈明等[11],以政治聯結級別來反映企業政治聯結的程度。
控制變量(Cv):借鑒相關文獻,本文控制如下變量:資產負債率(Lev)、企業規模(Size)、董事會規模(Board)、兩職合一(Dual)、產權性質(Pro)和企業盈利情況(Gro)。具體衡量方法見表1所示。
(三)模型設計
為檢驗上述研究假設,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RDi,t=β0+β1Taxi,t+β2Tax2Si,t+β3CVSi,t+ui,t+ε(1)
RDi,t=β0+β1Taxi,t+β2Tax2Si,t+β3Tax×PCi,t
+β4Tax2×PCi,t+β5CVSi,t+ui,t+ε
表1為本研究主要變量定義表。
四、實證檢驗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檢驗
表2為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檢驗,其中,研發投入均值為2.9%,說明企業研發投入程度并不高。表2中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會產生正向影響,初步對假設H1上升階段有個驗證。其他變量描述性與相關性檢驗結果見表2。
(二)檢驗結果與分析
表3為稅收優惠、政治聯結與企業研發投入三者之間的檢驗關系。從表3中模型M2可知,稅收優惠一次方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β=0.204,p<0.01),其二次方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β=-1.131,p<0.01),這結果意味著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會產生倒U型影響。驗證了假設H1。為檢驗政治聯結的調節作用,本文在模型M2的基礎上引入政治聯結與稅收優惠一次方和二次方的交乘項。模型M3結果顯示,稅收優惠的二次方與政治聯結交乘項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β=0.580,p<0.05),表明企業政治聯結削弱了稅收優惠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的倒U型關系。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中國上市公司2008—2020年研究樣本數據,實證考察了稅收優惠、政治聯結與企業研發投入三者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顯示:(1)適度的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有積極作用,也就是說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會產生倒U型影響;(2)政治聯結在稅收優惠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發揮調節作用。上述研究結論能夠為我國合理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提供有益幫助。
首先,從政府的角度出發,需要注意不宜過度地對企業進行稅收優惠,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立合適的稅收優惠,從而避免過度的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消極影響。其次,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企業應該與政府建立和維持良性的政企關系,防止過度依賴政府以致于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由于筆者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選取樣本數量和范圍有限,后續需要加以改進,提高模型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萬文海,朱曉艷,林春培,等.政府支持對中小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研究[J].科學決策, 2022(7):63-76.
[2]Fisman R.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4):1095-1102.
[3]羅黨論,唐清泉.中國民營上市公司制度環境與績效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2009(2):106-118.
[4]Claessens S, Feijen E, Laeven L.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 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 [J].CEPR Discussion Papers, 2007(3):554-580.
[5]王旭, 褚旭.中國制造業綠色技術創新與融資契約選擇[J].科學學研究,2019(2):351-361.
[6]Tether B S . Who co-operates for innovation, and why - An empirical analysis[J].Research Policy,2002(31):947-967.
[7]Lee C Y.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ublic R&D support on firm R&D: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multi-country data[J].Technovation,2011(31):256-269.
[8]Bellettini G, Ceroni C B, Prarolo G.Knowing the Right Person in the Right Place: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3):641-671.
[9]Chen J,Heng C S, Tan B C Y,et al.The distinct signaling effects of R&D subsidy and non-R&D subsidy on IPO performance of IT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China [J].Research Policy, 2018)1):108-120.
[10]余恕蓮,王藤燕.高管專業技術背景與企業研發投入相關性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5):14-22.
[11]賈明,張喆.高管的政治關聯影響公司慈善行為嗎?[J].管理世界,2010(4):99-113.
Tax incentives, political linkages and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Cao Yumin
(School of Accounting,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2)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sample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 shares) from 2008 to 2020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tax incentives on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and introduces political connections to explore its moderating effect i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Moderate tax incentiv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that is to say, tax incentives will have an inverted U-shaped impact on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2) Political linkages play a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regulating effect.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useful help for my country to reasonably formulate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Key words: Tax incentives; R&D investment; Political connection; Government-enterprise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