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祺 李清 牛亞楠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民間游戲 學齡前兒童 玩具設計 智慧啟蒙
引言
游戲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重要媒介,皮亞杰提出游戲不僅是兒童認識外界的方式,也是兒童認知發展的指標[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神、藝術、教育價值的民間游戲產品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代之而來的是結合互聯網、VR、聲、光、電的現代游戲產品,現今現代玩具市場雖然玲瑯滿目的玩但卻缺乏對大眾更深層的教育與引導[2]。民間游戲產品雖沒有現代玩具高效的“代謝能力”卻更關注兒童身體發展和心理成長的需要,更有利于孩子智力發展。2021年三胎政策的開放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3]。設計能夠符合孩子認知發展,促進孩子多元智能發展的民間游戲產品必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一、 多元智能理論的概述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先生在1933年提出的[4],加德納先生認為人有八種智能能力:語言智能、空間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音樂智能[5],如圖1。這八種智能相輔成、對人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同時期人可能存在不同的智能表現,由于人的個體發展差異性智能的發展也存在差異,每個人都有突出的不同領域的智能表現,因此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的意義就在于幫助發掘個體潛在智能,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民間游戲產品
民間游戲這一概念來源于民俗學的研究范圍,民間游戲扎根于社會文明,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是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6],例如玩具就是一種次級形態的游戲產品,游戲是玩具的使用規則和方法,民間玩具也是民間游戲活動的載體和道具,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鍛煉身體,激發人的創造力,民間游戲產品的本質屬性在于“玩”,能夠引起人們精神情感的愉悅。
(一)民間游戲產品的發展狀況
通過對市面上民間游戲產品的調研,按照功能可分為六大類它們分別是:節令類、觀察類、音響類、益智類、健身類、實用類這六個類別。根據產品的功能和多元智能理論以及目標用戶發展階段進行總結,如表1。
(二)民間游戲產品的現狀分析
通過表1中的調研和市場分析,可以得出民間游戲產品的發展呈現出衰敗的局勢,其中主要問題如下:
1.益智方向單一,與兒童多元需求不符。一種玩具在一個時期只能發展兒童的一項或兩項智能,沒有結合其他同時期其他智能發展的需求。
2.探索方式單一,持續吸引力不足。例如九連環只存在一種玩法,在游戲的過程中十分有趣但是一旦被解開就變得索然無味,無法讓人保持探索的好奇心。
3.與兒童認知不符,難易維度把握不當。例如讀數、華容道等涉及到復雜的概率和排列組合等數學知識,兒童在操作時感到困惑無法達到預想的游戲效果。
4.材料難以保存,質量難以把控。民間游戲產品的制作標準依賴手藝人的制作技術,選材上有很多木、竹、紙質的材料,極易產生磨損,難以保存。
三、民間游戲產品設計發展趨勢
(一)注重兒童智能的差異性:現代教育的發展鼓勵“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理論中也提到過智能發展的差異性,由于每個人所擅長的智能領域不同,所以在民間游戲產品的設計時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兒童所擅長的領域來進行智能發掘。在設計時要針對兒童所擅長的智能類型進行設計需求分析,以此來指導民間游戲產品的設計。
(二)滿足兒童智能需求多樣性:兒童認知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在多元智能理論中也提出了智能發展的多樣性,兒童在的認知發展來源于各個方面,在同一時期可能出現一個或多個智能的同時發展,所以在民間游戲產品的設計上應具備多種能夠開發智能的玩耍方式,通過游戲形式的組合來發掘孩子的智能特點,避免單一游戲模式的局限性,充分調動多種智能協同發展。
(三)滿足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兒童成長是一個從萌發到成熟的過程,民間游戲產品的設計應該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來進行分段式設計。在游戲難度的設計上要呈梯度式的增長方式來考量操作方式的難易。把握階段的差異性,在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玩法,讓孩子在操作時不會因為認知發育的差異而感到挫敗、或是簡單無趣。
(四)注重智能發展的引導性: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是兒童的天性,因此在兒童成長的啟蒙階段應當以引導為主教育為輔。好的游戲產品不應該設置固定的使用方法,給孩子留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因此民間游戲產品在玩法的設計上不該限制孩子的探索好奇心,讓孩子能夠有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能夠自己創造出不同的玩法。
四、多元智能在民間音樂玩具中的設計實踐
本章結根據前一章的發展趨勢進行民間音樂玩具的設計創新,以學齡前兒童音樂智能培養為目的來各階段的兒童智能需求,然后從民間游戲產品中提取設計元素并結合現代技術材料,進行民間音樂玩具的創新設計思路如圖所示。
(一)設計定位
1.3-6歲兒童發展特征: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其生理、心理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將年齡在3-6歲的兒童稱為學齡前兒童,該階段兒童身體發育較為緩慢,但其各方面認知發展狀況相對成熟,是塑形的最佳時期[9],如表2。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在3-4歲這一階段孩子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在智能發展的初期以發展視聽能力的音樂智能和視覺空間為主、配合簡單的抓握能力來培養身體運動智能。4-5歲的孩子處于過渡的階段,生理和心理發展明顯增強,游戲難度也由初級向高級進階在游戲的選擇上也開始選擇一些挑戰性和趣味性較高的項目,建立起雙人游戲模式培養人際交往能力。5-6歲的兒童不論是身理還是心理都發展成熟,游戲需求更需要創造性和互動性,建立玩法的多樣性和開放性,給孩子創造的空間。
2.3-6歲兒童益智需求:根據用戶發展特點設計以培養3-6歲兒童音樂智能為主,空間、邏輯、運動、人際交往智能為輔的音樂玩具,如圖2。
在音樂智能培養上,能夠培養孩子的樂感,通過游戲圖卡的引導學習基本樂理知識、讓孩子能夠自由譜曲。
在視覺空間培養上,能利用豐富的音樂圖卡和玩具配色刺激孩子視覺發育,利用模塊化設計的組合與拼搭方式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感。
在身體運動上,通過推、拉、爬的動作來調動大肢體的發力,通過模塊化的組合和拼插方式來鍛煉小肌肉手部抓、握、拔、插的精細動。
在人際交往智能上通過游戲的方式調動孩子的人際交往積極性,開展雙人、多人的游戲模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團隊溝通與合作。
(二)民間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根據3-6歲兒童的智能需求,從民間玩具中提取設計元素,從能夠發展孩子音樂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智能、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的民間玩具提取F結構、P原理、M材質、W玩法的設計元素,并將其簡化、組合,如表3。
根據智能發展需求提取了下列類型的民間游戲產品:音樂智能類(F1八音盒、F2木敲琴)、身體運動智能類(F4空竹F5旋轉響板)、人際關系智能(F7孔明祺)、邏輯智能類(F3魯班鎖),這五個智能種類的民間游戲產品。通過表4中對音樂游戲產品的構成要素進行提取,將合適的部分進行重組構成新的設計,應用到音樂玩具的設計中[10],如表4所示。
1.在軌道的設計上,結構上分別提取了榫卯結構燕尾槽的拼接方式,軌道之間能夠相互連接,滿足不同曲目長短的需求。軌道板面設計參考和孔明棋的排列組合方式,進行參數化的打孔,滿足曲目DIY的需求,同時材質上選取具有良好共振效果的杉木。
2.在發音琴鍵的設計上,提取了傳統木敲琴的結構和空竹氣流壓縮的原理,琴片的設計參考傳統的木敲琴原理,不同長度的琴片排列組合可以發出Do、Ri、Mi、Fa、So、La、Xi的音階,配合中空音箱擴大音量。
3.在琴譜的設計上,提取八音盒機芯的小凸點譜曲的結構方式,將轉軸傳動模式平鋪開來,形成平面效果,得到琴譜的設計。
4.在內部發音結構的設計上,參考旋轉響板轉動彈響的杠桿原理,八個傳動杠桿對應八個發音琴鍵,撥動杠桿的尾巴使得小球敲擊琴鍵發出聲音。
5.在游戲玩法設計上,包含推、拉、拼插、等操作方式,可以進行單人玩耍、雙人競技、多人合作來開發多種玩法,如圖3。
(二)使用及玩法
1.使用步驟說明:此款軌道音樂玩具車的的設計采用模塊化的組合方式,孩子可以通過音樂圖譜的指示將小棒依次安插到軌道上對應的孔位中來完成音樂的譜曲,然后只用將小車放入軌道,緩緩推動小車,在行駛過程中底部的小棒依次頂起小車上的傳動杠桿敲擊琴片,小車就可以表演出指定的音樂曲目了,如圖4。
2.階段性玩法設計:分析表2中3-6歲兒童智能需求,在玩法的設計上考慮到3-4歲、4-5歲、5-6歲兒童的生理、和認知發育差異,采用階段性的設計方式兼顧兒童每個成長階段的需求。
3-4歲的兒童:在生理成長上側重培養粗大肢體動作,可以單獨推動小車玩耍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在行為上具有很強的模仿力,可以搭配音樂圖卡根據圖卡顏色進行譜曲,完成簡單的兒歌學習。同時發展孩子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以及視覺空間智能。
為了幫助3-4歲兒童快速入門,配套設計了音樂圖譜,包含簡單兒歌《小星星》《兩只老虎》等歌曲,圖譜上7種不同顏色的圓圈代表不同的音符,使用時將小棒按圖譜上的指示安插到圓圈內即可完成對應的音樂譜曲,通過圖卡幫助孩子培養樂感、加強符號記憶、學習基礎樂理知識,為后面孩子自由譜寫歌曲打下基礎,如圖5。
4 -5歲的兒童:在生理成長上側重鍛煉小肌肉能力,在行為需求上新增了邏輯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記憶力也大有提升,這時候就可以脫離圖卡獨立譜曲,同時也可以開展雙人玩法,以親自互動的形式來增強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發展孩子的邏輯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
5-6歲的兒童:在生理上肌肉發育已經達到完善,同時在行為和心理上他們表現的更加善于思考,并且具有良好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時候可以進行多塊軌道拼接自由創作曲目、多人合作譜寫較難曲目或多人曲目譜寫競賽,滿足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需求。充分發揮孩子的邏輯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如圖6。
(三)CMF介紹
1.材料上:產品采用傳統工藝原理與現代技術材料結合,車身選用無毒無味的TPE材料,軌道部分選用傳統的具有良好共振效果的松木板材,小車的上的后視鏡和裝飾耳朵為軟膠材質,增加其耐用性和耐摔性。
2.工藝上:軌道采用精雕機切割,孔位精準,車身的表情及圖案采用絲網印刷技術,經久耐用。
4.色彩上:色彩是從兔子、奶牛、小鹿這三種動物上選擇的色彩和造型,如圖7 ,這三種動物的配色明亮鮮艷,能夠符合明亮色彩對于兒童視覺發展的刺激和吸引力,同時色彩也具備向兒童傳遞某種信息的作用[11]。在色彩的明度和飽和度上做出了相應調整,保證兒童在玩耍過程中不傷害視,如表 5。
結論
多元智能理論內涵豐富,將其應用到民間游戲產品的開發設計上,具有很高的探索價值。通過從兒童認知的角度對民間游戲產品的種類進行梳理,在開發過程中將八大智能與民間游戲產品結合,能夠彌補民間游戲產品針對性不足、智能化不夠、與兒童認知不符等問題,使民間游戲產品能夠得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更好的現代審美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讓民間游戲文化發揮出其獨特優勢,為民間游戲產品的發展提供新思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