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張茜 劉家貴
為了對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師生黨員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本文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師生黨員為例,對全院師生日常基層黨組織開展理論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問卷研究。共發放問卷75份,回收74份,并且逐一對師生黨員進行了訪談。經過訪談和數據分析了解目前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組織培訓是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渠道,但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在“所在支部目前開展最多的黨建知識和理論學習的途徑是什么”(多選)問題上,選擇“統一組織集中培訓”的占86.49%,選擇“線上或新媒體自學”的占68.92%,選擇“平時思政類課程”的占67.57%,選擇“校內外黨日活動和社會實踐”的占78.38%,另有9.46%的選擇“其他”。在“你認為目前所在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成效如何”問題上,選擇“好”的占83.78%,“效果一般”的占16.22%。通過調研不難看出,師生黨員開展理論學習的主要渠道是統一組織集中培訓,從學習效果上看,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和提升。通過分析研究,學院支部以黨員教師和在校大學生為主體,支部書記在政治理論的學習指導中作用發揮不足,一般由學生黨員擔任黨支部小組長,當代大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方面欠缺創新性和積極性,因此學生黨支部自發組織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存在一定困難。同時,在對黨的理論學習成效考核過程中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不排除個別基層黨組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形式主義現象。
(二)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理論學習規范化的基礎上,學習形式不夠多元化。在“所在黨支部組織培訓學習次數”這個問題上,選擇“每月至少一次以上”的占98.65%;在“所在黨支部‘三會一課’開展內容和形式如何”這個問題上,選擇“好”的占95.95%,選擇“一般”的占4.05%;在“你所在黨支部開展特色黨日活動的頻率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選擇“每月至少一次以上”的占90.54%,選擇“每季度一次”的占9.46%。在“你所在黨支部理論學習的內涵建設和開展形式如何”問題上,選擇“選題有內涵形式多元化”的占63.24%,“內容枯燥不注重形式多元化的”的占20.2%,“感覺一般”的占 16.56%。從調研可以看到,民辦高校師生黨支部能夠持續開展理論學習,在學習時長和頻次上也做到了合理化,但是還需要在內涵建設和形式創新上下功夫。個別師生黨支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形式只拘泥于讀、抄文件或書籍的字面內容,實際上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十分淺顯,未能深入思考、融會貫通、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
(三)師生黨員理論學習具有一定的主動性,但政治理論素養不足。在調查問卷中,在“你所在黨支部黨員是否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這個問題上,選擇“有強烈的學習內驅力”的占90.49%,“不被強制要求就不參加”的占5.41%,“以工作/學習忙為理由請假的”的占1.1%。在“你所在黨支部的黨員的理論素養整體水平如何”上,選擇“整體水平較高”的占79.1%,“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占10.81%,“普遍不高”的占10.9%。師生黨支部主要由輔導員和大學生組成,當前輔導員隊伍趨于年輕化,青年學生黨員理論水平不高,雖然多數學生對于理論學習充滿熱情,但是師生黨員由于對外界接觸不足多是校內學習資源,再加上當下疫情影響,從而缺乏參與社會生產活動、體驗社會、感受社會的機會,從而感覺理論和實際未能很好地聯系到一起,所以導致提高政治理論素養一直處于瓶頸階段。另外,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求職就業是當下面臨的重要問題,于是他們花費大量精力主攻所學專業能力提升,未能全身心投入理論學習中。而對于教師黨員來說,更多的精力則是投入工作和家庭當中,在政治理論學習上花費時間較少,這是影響師生黨員理論學習內驅力的關鍵因素。
(四)黨支部理論學習重視度較高,但學習活動存在“形式化”“庸俗化”等問題。在調查問卷中,認為“你所在黨支部每次的組織生活氛圍如何”問題上,選擇“形式嚴肅、主題生動、討論熱烈”的黨員占98.65%,“比較散漫、談不上正式,缺少儀式感”的黨員占1.35%;在“你所在的學校重視基層黨員的培訓和學習嗎”問題上,選擇“很重視”的黨員占100%;在“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民主生活會質量受到什么原因的限制”問題上,選擇“形式化,總是當成任務來完成”的黨員占44.59%,選擇“庸俗化”的黨員占32.43%,“學習內容緊扣專業內容”的黨員為42.7%,“理論學習不太涉及所學專業”為45.2%,“與所學專業沒有交集”的為12.1%。目前,民辦高校基層黨支部的學習逐漸被關注,學習活動形式嚴肅,主題生動,在選取學習內容上,要求緊扣主題能夠與黨的時事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個別黨支部沒有切實了解師生黨員需求和學習特點,與師生黨員的實際生活缺少聯系,進而導致形式化、庸俗化等問題出現。根據調查問卷及訪談結果得出: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越來越深入,目前師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最重要的形式就是黨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做好 “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的規范性可以有效確保師生黨員的理論學習時長,仍需調動師生黨員對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在組織學習活動形式和內容上有待改進和豐富。
經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分析可知,目前民辦高校在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存在理論教育難以深入、實效性不強等問題,總結歸納基本問題有三:一是對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支部建設缺乏系統全面的探究和上層設計,缺少有效規范的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整改措施。二是一些基層黨支部日常組織實施學習的過程中不夠系統和規范,學習教育載體的方式和內容比較單一,師生黨員參與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足,基層黨支部經常組織安排師生黨員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而不進行檢查和考核。三是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服務機制不健全。在對黨員考核的過程中缺少激勵約束制度,同時也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部分教師黨員在個人的組織紀律性上意識淡漠,教師表率作用發揮不足、學術造假等問題突出,黨員的引領表率和先鋒模范作用沒有真正發揮。
如何增強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增強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這個基本政治方向必須牢牢把握。在新的歷史時期,抓好思想政治理論建設是最重要的一項,即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堅定不移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師生黨員,教育和引導師生黨員堅定理想信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兩個確立”。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制度體系建設。綜觀民辦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是制約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黨的建設科學化、增強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的一個薄弱環節。要想提高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就必須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制度體系建設。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包括:“三會一課”制度、主題報告與交流研討制度、黨日教育活動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談心談話制度等,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規定并結合基層黨支部的實際,不斷修訂和完善。
(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內容體系建設。科學規劃和設計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理論學習內容,是增強政治理論學習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全體師生黨員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增強其政治功能的最根本要求。其政治理論學習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所包含的理論體系。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組織校內外專家、教授和學者,根據上級黨組織和學校黨委的部署和要求,以“要精要管用”為原則,精心遴選符合新時代中國改革發展要求、符合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符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需要、符合有效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需要等經典文章和基本原理、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這是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因此,在當代新的歷史時期,加強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理論學習,重點是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之“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活動)、“三入”(入耳、入腦、入心),引導廣大黨員、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守“四個自信”,實現“兩個維護”、踐行“兩個確立”,對各項工作形成強有力的政治導向、政治定力和政治引領。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因此,在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理論研究中,要切實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基本內容,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的了解,促進師生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改革發展。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除了以上三個主要內容外,還包括以下幾方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和形勢與政策的學習;上級黨組織和校黨委決策部署的學習;專業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等。
(三)不斷創新政治理論學習的方式方法。完善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職能是民辦高校黨組織的首要職能。推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向地方政治職能轉變,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要堅定不移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教育與武裝黨員;二是要堅定不移地抓住全面從嚴治黨這個關鍵,不斷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活動,增強黨內政治活動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實效性;三是堅持集中學習培訓、自主學習、社會實踐、主題報告與研討、黨課等方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四是堅定不移地保持密切聯系、服務師生的方針,突出基層黨組織在服務中的政治功能,提高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真正把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支部;五是堅定不移地以創新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機制為突破點,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密切關注黨的建設和黨員實際規劃的落實。建設開放包容的組織活動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如“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微信黨建平臺以及視聽資料、視景仿真等。豐富創新黨員培訓教育渠道、載體、公式和資源共享,增強教育的覆蓋面、號召力和影響力。
政治理論學習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政治建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師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的實效性,提高學習品質和內涵,既符合黨的建設要求,也是民辦高校“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實實在在地將教育黨員的責任放在第一位,不斷打造高品質的教育內容,拓寬吸引大學生黨員的學習媒介,優化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增強大學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的實效性,有效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