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職業技術學院 門殿勇,謝忠兵
高職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其專業課程有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這些育人要素,可以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為例,闡述了挖掘高職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路徑,提出了實現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策略。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教學除了承擔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教授專業知識外,同樣承擔著思政教育任務,做到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觀的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中,達到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課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對于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來說,教師要結合課程體現的專業先進技術、發展歷史,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政治認同、使命感、責任感、家國情懷、愛國精神、法治意識、開拓創新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并使之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如在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中介紹現代汽車診斷技術時,通過介紹我國科技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用診斷儀、云診斷等世界領先診斷設備,激發學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四個自信”,提升其愛國情懷和學習動力,為汽車技術革新貢獻自己力量。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從業者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直接關系到個人未來職業成長和發展。教師要結合專業課程的特點和學生今后工作的職業要求,站在職業素養養成的高度,有針對性地挖掘其中所蘊含的育人元素,增強課程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學生職業發展的綜合素養。圍繞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的特點,教師可挖掘汽車維修行業常見的職業道德問題,如過度維修、小病大修、偷工減料、私自修理、過度推介、偷換不良配件、隱瞞欺詐客戶、以次充好、弄虛作假、只換不修等現象;在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實訓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環保意識教育,激勵學生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做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本職崗位中實現人生目標和價值,如在汽車發動機維修時,強調操作標準化,不能漏裝、錯裝零部件,否則會引起質量事故;在專業技能訓練時,如果學生出現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現象,這時可讓全體同學停止操作,及時指出該同學的錯誤操作,以及可能會引起的嚴重后果,并再次演示操作規范。此外,教師還可播放一些由于修理工違規操作造成嚴重后果的視頻,用這些事實告誡學生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養成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
新時代大學生對國際國內時事、社會熱點問題、重大事件等都特別關注,而且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把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放在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挖掘出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事,教會學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認識并分析現實問題,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世界、理解中國,增強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如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診斷技術在汽修行業的廣泛使用,由于采用大數據分析并結合專家平臺技術,診斷準確率和診斷速度大大領先世界各國;在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上,上海選手楊山巍和徐澳門分別在兩屆車身維修項目中獲得了金牌,還有我們身邊的四川選手楊文浩在汽車技術項目中獲得了銀牌。
開展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時,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目標,按照課程標準的育人要求,重新調整課程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教法,對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進行系統謀劃,體現于課程教案、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等方面,實現課程專業知識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統一。對于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可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精選好的案例,思政元素會不著痕跡地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將價值觀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內容,實現將立德樹人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蓪⒂兴颊群慕虒W案例進行匯總,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直扣學生內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才能取得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如采用“汽修行業人才流失嚴重,企業出現用工荒”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其在創造社會價值過程中實現自身理想和價值。融入點在課程內容講到汽車維修現狀時,分析汽修行業人才嚴重流失原因,發現流失人群主要集中在剛畢業的汽修專業學生和學徒工,他們工資低,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時工作非常辛苦,即使熱愛汽修行業但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轉行,究其原因,汽修是綜合性技術工種,技術含量特別高,技術不精就修不了車,待遇就會差,一旦能獨當一面,待遇就好很多,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人才流失就相對較少。最后提醒學生,就業競爭很激烈,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一定要學好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同時要堅守初心,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掌握好汽修這門技術。
在設計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的教學方案時,可根據任務的特點,重建教學結構,恰當地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如任務一汽車故障診斷的基礎知識,可將堅持“四個自信”、愛國敬業、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等融入課程教學;任務二發動機無法起動故障診斷與維修,可將尊重生命、遵守法律法規融入課程教學;任務三發動機怠速抖動故障診斷與維修,結合發動機怠速抖動是汽修中較難項目這一特點,可將知難而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任務四燈光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可根據產業現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融入課程教學;任務五車身舒適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可將課程內容與世界技能大賽結合起來,將家國情懷和團隊協作精神融入課程教學。
把所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重點,也是課程思政教育的落腳點。思政教育既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也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需要選擇合適的、多元的教學方法作為輔助手段。如在實訓教學中,學生因多次檢測都不能找到故障點而氣餒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科學知識,沒有所謂的神故障,疑難故障只是由于檢測時有疏漏或檢測錯誤造成的,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思維方法和面對挫折時百折不撓的精神。
把所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實訓教學,堅持把育人要求融入實訓教學全過程,對實訓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重點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在解決問題、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其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其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良好作風等。如在進行綜合故障診斷與維修時,可組織學生到4S店,對真實的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進行觀摩與操作,既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又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樹立了正確的職業觀,又提升了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意識。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需要更高品質的專業維修保養服務,這就需要汽修技師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所以,想要培養出高素質的汽修專業人才,滿足汽車行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教學中。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以培養汽修專業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可融入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觀教育,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夯實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達到了課程思政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