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艷 李 英 徐媛媛
(青島黃海學院,山東 青島 266427)
傳統教學模式經過很多年的發展,已經趨于穩定。在新時代下,教育整合發展的現實需要表現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事半功倍的教育實質,還有科技力量滲透情況等。科技飛速的發展和大學生的思維模式不斷開拓,推動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近年來網絡直播的流行,也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網絡直播教學這一發展趨勢。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更是促進了網絡直播教學的快速發展。從整體角度上來說,網絡直播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獲得了一定成效。為了使其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本文對網絡直播的優勢以及網絡直播環境下應該采取哪些具體的教學措施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網絡直播教學具體就是說借助網絡直播平臺開展線上教學,隨著網絡覆蓋率不斷地擴大,直播進入教育領域也更加的順暢。目前,在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背景下,各種網絡直播平臺不斷涌現,與教育領域之間的結合也愈發的緊密,塑造了很多的網絡教師。在疫情期間,網絡直播教學更是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就整體角度上來說,網絡直播的誕生離不開娛樂產業發展的支撐,存在內容豐富、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能夠很好解決以往線上教學模式的弊端。而且,相比較于在線網絡課程,網絡直播教學還存在很強的互動性,對于青年大學生群體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雖然網絡直播教學存在很多的優勢,靈活且新穎,不過對于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信息素養方面,還有課堂掌握力等方面。因此,要想將網絡直播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有著很長一段路要走。
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已經趨于成熟,在之前的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總是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影響到教學效率。而在網絡直播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直播平臺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課程內容,這樣便能實現課堂優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網絡直播教學能夠實現教師教學與屏幕圖文同時轉換,打破距離限制,促進師生有效的溝通。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要想更好地開展直播教學,只需要提前準備好直播設備即可,而學生在網絡直播平臺上接受的知識存在很強的實時性,即便師生沒有面對面,依舊能很好地感受到英語課程的魅力所在。而且,當前很多的直播App不僅有著直播功能,還能錄屏功能,所以學生在課后還能借助錄屏復習,實現知識的鞏固,這是傳統課堂教學不能實現的。
就大學英語教學來說,主要目的就是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掌握基礎知識。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與進步,大學英語教育應該將自身交互性特點充分地體現出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這里所講的交互性具體就是說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教育活動。而借助網絡直播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點,學生在直播間中能夠借助對話功能與教師或者是學生展開有效的交流,帶領學生進入具體情境中,充分的應用自身所學,提高對話效果。在之前的教學中,師生、生生交流往往需要消耗很多的時間,而在網絡直播教學模式下,每一位學生都能扮演交互活動的發起人,而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即可,借助輪流發言的課堂形式為枯燥的課堂注入活力,促進學生知識內化。網絡直播教學操作簡單,學生只需要點擊相關按鈕便能實現直播內容的切換。教師可以從之前的知識灌輸者轉變為聆聽者,適時對學生表達的意見和復述的內容進行點評即可,很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并使教學與新課改要求更加的契合。
網絡直播教學模式是和之前沉浸式教學方式相對接的良好體現,就當前的大學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接觸到和英語學習有關的情境,所以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難以得到鍛煉,英語水平自然停滯不前,對其今后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大學生進入工作與生活后,和他人的交流更加頻繁,對于接受過專業英語教育的學生來說,職業發展中必定會需要進行英語口述,而這些都得學生有著良好的英語基礎。借助網絡直播教學,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英語情境,學生能夠置身其中鍛煉。尤其是對一些內向的學生來說,在網絡直播教學情境中,因為不需要面對面的接觸,所以他們能很好地克服交流障礙,大膽地進行表達。同時,學生也能自覺將自身帶入生活實際中,并在溝通交流中感受到英語魅力,在今后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獲得更好的發展。
相比較于傳統英語課堂,網絡直播教學有著顯著的優勢,教師通過和學生的實時互動交流,有助于增強溝通交流的粘性,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英語知識學習中。而且,教師還能以學生的反饋信息作為支撐,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然后基于此進行教學優化,提高教學針對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個體視頻內容掌握學生學習的問題,針對一些學習落后的學生,教師可以單獨進行課余輔導,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學生的自尊,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大學階段,精英教育應該合理滲透分層理念,構建師生交流橋梁。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網絡直播教學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為學生提供指向性的答疑,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楚聽到來自教師的教學,掌握到合適的問題解決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更上一個臺階。
在網絡直播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平臺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并基于此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以便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網絡直播教學模式存在自主性、開放性等特點,借助網絡直播平臺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借助移動終端進行學習,使教學更好地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打造全新的英語教學局面。除此之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網絡直播教學模式,還能實現多人互動,教師也能以此為依托組織學生進行課后練習,又或者是結合學生實際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進教學環境的優化。而且,網絡直播教學還能很好的拓展教師的貢獻面積,這樣即便是偏遠山區的學生,也能接收到優質教師提供的教學服務,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很多高校不能正常的開學。所以,在網絡直播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跳脫出教材文本,這不僅要教師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加強資源建設,而且相關教育機構還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積極進行英語教材的建設。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中,還得加強關注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國情。如在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檢索世界各國的疫情情況,并將其融入自身的英語作文中。這樣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同時,教師還能給學生推送相關的短視頻,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主題進行討論分析,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基于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當學生寫作完成之后,先讓學生自主評價,然后讓小組成員相互交換評改,最后交由教師進行綜合性的反饋。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展示出來,并讓學生圍繞此進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共性問題拿出來講解,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在課后為學生提供拓展性的資料,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實現有效地提高。
在新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將網絡直播教學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合理開展口語教學。通常來說,口語教學具備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積極表達,而要想達成這一目標,最為合適的方式便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大膽的表達,并在口語實踐中逐漸實現口語水平的提高。當前,很多直播網絡平臺上都有著英語教師的入駐,給廣大學生群體提供了優質的語言環境。教師可以依托于此,采用合適的手段激起學生口語鍛煉熱情。除此之外,在具體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注冊網絡直播平臺,并在平臺上與其他同學進行直播挑戰。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合理分成兩個小組,然后進行口語對話練習,這樣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網絡直播教學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
大家都知道,網絡直播教學最為突出的作用便是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相比較于傳統英語電臺來說,在網絡直播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注冊平臺賬號,然后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素材,如英文歌曲、英文影視片段對話等。這種方式和之前的教學相比,最為顯著的不同便是以往的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地位,而在網絡直播教學環境下,因為其存在創新性與趣味性,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的高漲,并且對于課堂上沒能聽懂的部分,還能在課下繼續回放學習,避免問題的積累。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就是課前聽。在網絡直播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學前進行聽力材料的預習,了解大概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之后就是課中聽,因為學生已經大致了解教學內容,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精聽,并設置合適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教學質量更進一步;最后就是課后聽。要想將網絡直播教學的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還可以將平臺回放功能利用起來,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鞏固性的收聽,進一步加深他們的理解。
網絡直播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不同,教學評價也必須隨之改變。教師應結合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根據網絡直播的特點,相應地做出改變。網絡直播過程中,教師無法全面而準確地把握全體學生的聽課狀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線上討論環節,對學生的回答做好記錄,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項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可以在講授過程中加入獎勵積分制度,教師制定一套加分規定,比如主動回答問題并回答正確的加幾分,主動回答問題但是回答錯誤的獎勵幾分,并把規定詳細地傳達給學生,做好記錄;另外,教師將學生的簽到、作業、測試等方面分配好比例,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總的來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合理引入網絡直播教學模式十分有必要,是教育教學發展必然趨勢,也是學生的學習需求。不過要想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大學英語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認清“互聯網+教育”的必然性,要充分認識到網絡直播教學這一創新的教學形式,對于交互式課堂的生成,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英語精英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效途徑。然后充分利用其優勢為自己的課堂氛圍、教學內容以及口語聽力教學服務,并制定一套與之配套的教學評價體系,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