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小霞
[摘 要]前置作業作為一種課外學習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課堂互動,是優化課堂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有效手段。教師要高度重視前置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形式,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能力提升,為學生創造學習的機會,輔助學生完成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鞏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效果;前置作業;優化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4-0050-03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發展、習慣養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前置作業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形式,旨在輔助學生自覺完成課堂學習活動的準備工作,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認知水平,設計不同類型的前置作業,引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知識、心理、意識等方面做好課堂學習的準備,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一、利用趣味性前置作業,提高課堂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原動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前置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非常靈活,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普遍感興趣的事物,聯系課堂教學內容,尋找最佳的結合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前置作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進而轉化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增強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動力。
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1 Cinderella時,考慮到學生對灰姑娘的故事比較熟悉,且普遍喜歡閱讀這類童話故事,教師設計以下的前置作業:“Read an interesting English story and try to tell us on the next class in your own words.”學生對這類開放式的閱讀充滿興趣,積極通過書籍、繪本、網絡平臺等途徑,搜集喜歡的英語故事并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認真仔細,快速把握閱讀內容,理解文本大意和中心思想。最后,學生還分享了故事:“I read a short story about an old cat. The cat is too old to run fast. One day she saw a mouse walking slowly on the floor, she was very curious for the action of the mouse. Can you guess what the mouse would like to do?”學生利用問題引起聽眾的注意,這種講述故事的形式彰顯了他的用心,也增強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教師對學生完成前置作業的情況給予肯定:“You have brought us an very interesting story and I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you for more stories.”學生在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下,增強了自主閱讀英語材料的動力,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增強了設計前置作業的效果。
上述教學,教師基于對學生興趣愛好的了解,設計內容多樣、富有趣味的英語前置作業,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提高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借助基礎性前置作業,做好課堂學習準備
課堂學習的前期準備,是學生高效開展課堂學習的前提條件,對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強化作用。前置作業是學生進行英語課堂學習前期準備的有效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必要的知識學習和心理調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具體的教學內容,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前置作業,引導學生回顧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活躍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完成課堂學習前的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準備工作。
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時,對“The methods of coming to school”這個主題,聯系當前的社會發展現實,教師布置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查詢交通工具的前置作業,并要求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記錄,以便在下一節課進行分享、交流、學習。學生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查找到了很多的交通工具,如“bicycle、car、plane、taxi、bus、jeep、subway、motorcycle、tricycle等,并搜集了交通工具的圖片。“I like coming to school by bus.”“I would like to go to school by subway, because subway can avoid traffic jams.”“I like riding bikes to go to school. I can build my body while I am going to school.”……學生在這種圖片、詞匯、語句相互整合的作業中快速記憶單詞,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并鍛煉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課堂展示的形式,對學生的前置作業情況進行點評:“You have shown a lot of excellent homework,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improve ourselves.”在教師的肯定中,學生互相學習、改進不足,取得了很好的前置作業學習效果。
上述教學,教師借助基礎性前置作業,帶領學生及時復習所學的英語知識,建立各類知識之間的聯系,完善英語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溫故而知新的學習習慣,為接下來的英語課堂學習做好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準備。因此,設計前置作業時,教師要考慮課堂知識學習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三、依托活動性前置作業,引發課堂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學習效果的根本原因。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主動探究英語知識,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前置作業是引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的便捷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依托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學習英語、應用英語的機會,滿足學生樂于表現、渴望認可的心理需求,豐富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的美好體驗,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 時,對“問路”這個主題,教師結合英語的實用性,布置活動性前置作業,創設問路情境:“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lost your way or can’t find the place you want to go? Try to give some useful advice about this question.”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結合親身經歷,給出一些建議:“Ask for help from the police.”“Ask someone for the way.”“Help with mobile map.”教師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繼續提出問題:“You are so clever that you can give us such a lot of practicable ways to work out this problem. But now I have a new question. How do we ask the way in English?”問題提出后,學生表示不知道。教師趁勢引導學生關注新課的重要知識,明確學習目標:“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we will be able to ask the way in English.”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效率。
上述教學,教師基于對學生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的了解,根據學生喜歡的形式設計英語前置作業。這樣可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喚醒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期待,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產生學習英語的意愿,形成內在的學習動機。
四、運用探究性前置作業,突顯課堂學習重點
重要的知識點是構建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關鍵,也是影響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和語言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重點知識的學習與鞏固是環環相扣的過程,從課前到課中,再到課后,都需要加強重點知識的學習訓練。前置作業是向學生滲透課堂學習重要內容的便捷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精準把握和解析課堂學習的重要內容,并利用前置作業的形式呈現出來,輔助學生層層深入地探究新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重要的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時,對“看病就醫”這個主題,五年級學生已有親身經歷,比較熟悉。于是,教師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設計以下的探究性前置作業:“We have all? had the experience of seeing the doctor. Can you finish the process of seeing the doctor in English?”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他們紛紛表示不會用英語進行就醫看病的表達,從而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引導學生探究:“Try your best to learn the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 about it. You can learn th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 the internet. There are some ways to work out the questions you meet during 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通過獨立完成探究性前置作業,學習“have a bad cold”“have a fever”“take some medicine”“drink more boiled water”“have a good rest”等表達方式,掌握了本課要求學習的重要詞匯。
上述教學,教師巧妙地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以恰當的形式轉化為探究性前置作業,為學生創設主動探究英語新知的機會。這樣可讓學生通過搜集和加工各類信息,初步感知本課的重點知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五、憑借交互性前置作業,完善課堂學習過程
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圍繞課堂目標設計的各類學習活動需要環環相扣、緊密相連,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前置作業在串聯和完善課堂學習環節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利用前置作業提出課堂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的要求,利用各種途徑獨立完成作業,做好課堂學習活動的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前,根據“Story time”板塊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教師設計交互性前置作業,要求學生完成英語視頻的錄制,并做好分享的準備:“Try to read this part and introduce Chinese festivals in your own words. You can creatively introduc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your way.”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錄制了用英語介紹傳統節日的視頻。視頻中,學生利用多種直觀的圖片,對中國傳統節日進行精彩的介紹。教師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Try to play your video with the multimedia.”學生經過前期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積極表現:“Hello everyone. Amo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s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Chinese New Year. It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這里,學生制作的視頻串聯起了整節課的教學環節,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上述教學,教師利用網絡交互平臺,設計交互性前置作業,引領學生為課堂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課上,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實現教學環節的精準銜接,確保課堂學習活動的有序推進。
總之,精心設計和合理應用前置作業,對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和綜合能力具有促進作用。教師要高度重視前置作業的設計,按照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結合前置作業設計的目標,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英語學習需求,以及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前置作業為載體,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輔助學生習得英語語言技能,使之主動探究新知,形成終身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秦蕾.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優化設計的行動研究[J].甘肅教育,2020(18):128.
[2] 劉燕.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分析[J].基礎教 育研究,2020(22):76-77.
[3] 蘇蕾蕾.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前置性作業的設計探討[J].教師博覽,2021(9):55-56.
[4] 顧曄.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創新設計[J].山西教育(教學),201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