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青 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
自2019年1月1日起,各行政事業單位正式開始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原制度自新制度執行之日起,不再生效。新政府會計制度將雙功能、雙基礎以及雙報告三大模式進行有機結合,為財務決算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本文主要運用對比的方式明確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決算方面的變化,并在此基礎之上探討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優化財務結算水平的有效策略,從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指引。
新政府會計制度之所以“新”,是因為其相對于原有政府會計制度而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財務決算工作需要在明確差異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對比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可以發現其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新政府會計制度相對于以往的政府會計制度出現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在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僅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延續以往的平行記賬的方式,同時還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之上貫徹落實權責發生制,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和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核算,將雙功能、雙基礎以及雙報告三種模式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更加完備的會計核算體系。結合以往財務決算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大行政事業單位在以往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引導下,需要實行收復時限制的財務會計,最終生成的能夠充分體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資料僅有年度部門決算。而在2019年1月1日之后,新政府會計制度正式生效,財務決算也被一分為二,第一部分充分反映了政府財政資金收支活動情況,同時也生成了相對完備的年度部門決算信息,第二部分則充分體現了國家財政資金和事業單位經營業務資金收支的具體情況,最終生成政府財務報告。對比兩類不同的財務決算,能夠看出,年度部門決算與政府財務報告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盡管編制主體完全相同,但反映的對象卻是完全不同的,報告編制的參考依據分別為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年度部門決算是對現有信息的匯總,而政府財務報告則是對之前掌握的資料的合并。
在這種顛覆性較強的變化下,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國內經濟領域迅猛發展的需求,部門決算工作的開展更加傾向于記住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收益情況、資金調配與應用情況、資產的負債情況、各類項目經費的支出情況等已支出為主的信息的出發,充分體現行政事業單位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財務情況以及預算執行取得的成果,從而更大程度地滿足國家財政財務會計督管理工作、審計監督管理工作同步推進的要求,從而及時發現政府在財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階段性進步,為形成穩定、有序的經濟形態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挖掘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的本質,可以看出制度的更新與完善,一方面為政府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捷,另一方面則更加明確地展現了政府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政府的財務受托責任情況能夠更加直觀的體現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新政府財務報告與部門決算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財務決算報表充分體現了日常工作的開展情況,其最顯著的價值在于為日常工作的開展提供引導,加以各類經營活動的順利推進加以規范。挖掘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本質,能夠發現,新制度的推行并未對于全部為財政預算的行政單位產生過多的影響,反而是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站在某些財政資金占有量相對較少的單位的角度上來看,兩種不同的會計制度在核算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究其原因,主要與權責發生制逐步替代了收付實現制有著直接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事業單位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涉稅收入情況波動產生的影響,最終導致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在許多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不同。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設定的會計科目與原有的會計制度下設定的會計科目大不相同,在權責發生制的影響下,增加了新的會計科目,對原有的會計科目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無論是長期設計損益的調整,還是累計盈余科目的增加,都在形中提升了行政事業單位核算工作開展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合理性,行政事業單位在一定階段的經營發展成果得到了更加明確的體現。并且借助全面、完備的核算,使得權責發生制引導下的財務核算工作更加傾向于調整經濟資源的價值,即便是與現金收支變動并無過多聯系的交易事項,也能夠得到有效的確認。
在開展編制決算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更大程度地體現部門決算和財務報告的實用性價值,還需要提高會計科目填寫的精準性和可靠性。與此同時,為了更加細致地反應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在不同的核算基礎之上以及在面對不同的核算范圍時產生的本年盈余數以及本年預算結余數之間存在的差距,應當對于該年度獲得的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等在進行合并之后,進行深層分析。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幾點明確變化之外,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同。例如,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雖然能夠滿足同時確認費用和支出的要求,但金額上卻存在差異。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影響下,財務部門決算編制工作的方法也需要隨著發生變化,這直接導致了以下幾方面問題的出現。
首先,會計業務處理有待優化。由于受到歷史和政策因素的影響,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的過程中,一些相對特殊的會計業務的處理仍然存在不足,導致在進行賬務處理等工作時,不同的操作人員由于對于制度存在不同的認識,無法統一處理標準。其次,財務決算指導有待完善。結合目前情況來看,相關財政組織提供的財務培訓機會多半是面對行政單位開展的培訓,這直接導致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在推進核算業務時無法做到協調統一,事業單位財會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存在較大差異,財會人員在編制年度決算報告時甚至會因理解存在偏差而誘發后續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引領下,會計核算數據必須具體、明確,在核算系統不斷優化的情況下,與之相匹配的內容也應當及時予以充。舉例來說,在開展財務決算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會計核算系統完成對賬工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核算銀行存款、現金以及零余額用款額度,如果系統的功能存在不足,對賬時就不予以工作人員相應的提示,這還是要依賴于人工對賬的方式發現問題。其次,會計報告和會計核算等操作系統仍然有待優化。會計報表數據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會計決算報告編制系統需要及時與相關數據平臺進行銜接,加強數據信息的優化與共享,才能夠滿足自動審核的需求。
首先,財會隊伍建設存在著優質工作人員匱乏的情況,部分工作人員一人身兼數職,工作壓力較大,增大了人為審核誤差出現的可能性。同時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正式推行之后,財務決算工作的開展開始傾向于已收復時限制為主,對于部分工作人員而言,工作的難度有所增加。其次,現有的管理體制存在有待完善的部分,管理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做好財務決算工作,需要充分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某些單位未能做到及時結合政策的推行情況進行人才管理機制的轉換,阻礙了財會人員隊伍建設的步伐。
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決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幾大問題,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提高財務決算工作的開展水平。
新政府會計制度至今已經執行兩年,但立足于實際,在進行業務操作時,仍然有著諸多缺乏明確性、需要深入考量的事項,財務決算領域的工作人員需要跳脫出原有政府會計制度的局限,深刻領悟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核心內涵,并在逐步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完善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形成更加完善的決算報告制度。與此同時,還應當牢牢抓住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初期的機遇,將會計核算與部門預算、部門決算、項目考核、資產管理、報告編制等工作進行有機結合,有效促進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管理質量的同步提升。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引導下,相關財會人員應當明確當年的部門決算編制要求,結合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報表類型,先完成需要手工錄入的報表的填寫,再進行能夠自動生成的報表的填寫,并做好信息校對,處理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會計科目的構建,正式做好會計憑證審核,為后續部門決算編制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會計核算基礎。
做好財務決算工作,應當強化會計基礎核算水平,充分確保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報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了解相關單位的資產情況,如果相關單位的現有資產包含部分未入賬的資產負債,應當及時錄入賬目,如果發現資產情況與賬目記錄存在不相符的現象,應當從源頭處著手,分析和校正財務賬面信息,同時明確相關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還要注重做好單位對應銀行賬戶的管理,細致核算單位的財會往來情況,確保賬目情況與實際情況完全契合。如果現有工作人員在開展財務決算工作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難以攻克的問題,建議相關單位能夠設置專門的業務專員或向第三方單位尋求幫助,為財會人員提供專業指導。與此同時,建立上下聯通的反饋體系,針對在財務決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財會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反饋給上級部門,而上級部門則需要對于常見的問題進行匯總和剖析,為財會人員提供專業指導,共同促進決算報告編制水平的提升。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財務決算工作的開展應當主動借助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優勢,提高效率,保障質量。相關單位應當及時建立會計核算系統,完善原有的管理體系,打破不同系統與不同平臺之間存在的隔閡,實現信息高速、高校的交互與共享,從而降低財務決算工作開展消耗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降低人為操作誤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決算數據的自檢能力有所提升,審核能力也有所進步,決算編制工作無需再過多地依賴于人工操作的方式,數據分析的難度有所降低,財會人員承擔的工作壓力也有所降低,決算工作的自動化水平顯著提升,決算報告的編制質量明顯進步。除此之外,還應當完善相應的輔助系統,將財務結算系統與稅務系統、社會保險系統等聯系在一起,同時助力相關工作的開展。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決算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秉持著持續進步、優化改革的思維,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使財會人員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政策環境。相關單位應當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財務人員有參與政策學習的機會,同時將操作培訓視為一類常態化的工作,讓財會人員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相關單位可以面向社會各界招收高水平的財會人員,完善財會人員隊伍,以高水平人才帶動現有財會人員能力素質的提升。同時為了充分調動財會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需要將財務決算水平與相關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崗位晉升聯系在一起,適當增加財會人員隊伍內部的競爭,鼓勵專業人才,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優化自身的專業能力。
綜上所述,財務決算工作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涉及的內容十分瑣碎,同時也會較多的受到政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盡管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推行已經步入了第三個年頭,但新制度的落實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新政策引導下的財務決算工作應當主動適應新的政策環境,不斷攻克難題,相關財會人員需要深入領會制度核心內涵,為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創造更加適宜的條件,同時更多地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更好的完成決算編制工作,改進決算編制方法,優化決算編制體系,為后續同類型工作的開展提供合理的引導,同時也為相關單位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