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豪
(大連交通大學,大連 116028)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生逢中華民族最好的發展時期,物質方面更為優越、精神方面更為富足。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堅定與否,不僅直接關系到一個政黨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的強弱,同時關乎著一個政黨的生死存亡,而且直接關乎黨和國家的命運與發展。將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十分迫切。
作為大學生中的精英和優秀分子,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榜樣,有著較高的政治水平、思想認識,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堅定與否,不僅直接關系到一個政黨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的強弱,同時關乎著一個政黨的生死存亡,而且直接關乎黨和國家的命運與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共產主義偉大事業中,大學生黨員大有可為,同時要積極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歷經風雨,取得了璀璨奪目的偉大成就,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建黨精神。
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既是繼承、發揚建黨精神的需要,又是加強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現實要求,有助于大學生黨員的成才成長、有利于完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將建黨精神與大學生黨員的成才成長進行有效的統一,從深刻認知出發,構建起內心認同,在自己實際學習生活中不斷進行認同實踐。認同這個詞是從英語翻譯過來的,一共有兩層含義:第一個是指本體、本身,是關于“我是誰”的認知;第二個是指一致性、相同性,是主體關于與自身有一致性、相同性客體的認知。從黨史的深層次認知出發,在歷史的脈絡中進行比較、在各國發展中進行國際對比、在社會觀察中進行自我實踐,全面準確地體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制度優越性的體現、廣大人民力量的匯聚、集中力量成就偉業的展現,深刻認知國家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不斷取得重大成果,高速鐵路快速發展、載人航天勇攀高峰、探月工程穩步推進、航空母艦不斷列裝,還有火星探測、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海底深潛、大飛機等重大項目不斷突破,深刻認識“中國奇跡”“中國之治”“中國速度”“中國創造”,深刻理解建黨精神的引導、引領、領航。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進入了黑暗時刻,恥辱的歷史深深烙印在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身上,直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才真正扭轉了這種態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恰如強光一般,將至暗的歷史打開了一道縫隙,而偉大的建黨精神正如一座磐石,支撐起一百多年黨的崇高事業。繼承、發揚建黨精神,就是要時刻堅守真理,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已經把共產主義作為為之不斷奮斗的遠大理想。大學生黨員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同時也是未來的接班人。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必須真正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同時要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并為之不懈努力。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特質,自誕生以來,就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視為自己的偉大使命,這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努力、不斷前進、不斷奮斗,貫穿于我們黨一百多年的拼搏奮斗、偉大斗爭之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什么樣的生死考驗、什么樣的慘烈犧牲,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持不怕犧牲、拼搏斗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時刻刻對黨忠誠。中國共產黨是因人民而生和為人民而興的,共產黨在與人民的水乳交融中構建起無比強大的“根”與“魂”,而這個“根”與“魂”就是建黨精神。
青年大學生是最富有活力、最積極、最有生氣的一個群體,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當中的杰出表率、優秀代表、學習榜樣。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生逢中華民族最好的發展時期,物質方面更為優越、精神方面更為富足。繼承、發揚建黨精神與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將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大學生黨員需要對于建黨精神有深刻的認知,將建黨精神與自己的成長成才進行有效的統一,從深刻認知出發,構建起內心認同,在自己實際學習生活中不斷進行認同實踐。用建黨精神引導、引領、領航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培養出為黨、國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棟梁之材,同時大學生黨員要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并發揚好建黨精神,在新征程中拼搏奮斗、建功立業。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生逢中華民族最好的發展時期,物質方面更為優越、精神方面更為富足。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既關乎他們自身的成長成才,又關乎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同時也關乎黨和人民的事業的未來發展。目前,大學生黨員總體上理想信念更為堅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將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要真正提升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實效,首先也是關鍵的前提是大學生黨員需要掌握黨史的基本知識;有的大學生黨員對建黨精神認知深度與廣度不夠;大學生黨員知道長征精神,但有的學生黨員對長征精神的偉大意義認識得不深;大學生黨員清楚遵義會議是決定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事件之一,但對遵義會議的前后事件沒有更深度的認識。當客觀發生的現實情況達到或者接近人們的心理預期時,人們將產生快樂、樂觀等積極的情感因素,需要明確的是,當情感逐漸形成之后,將會對人們的主觀認知和客觀實踐產生非常大的作用力,這是人們精神上的一種推動力,從而不斷增強人們的活動能力,起到了全面促進發展的積極作用。在調查中,大學生黨員高度認同共產黨的成立、高度認同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光榮的組織。但有的大學生黨員對于中國共產黨經歷過的苦難了解得不夠深入,有的大學生黨員對建黨精神的認同情感不夠深刻。面對全球大變局的不斷深入演化,大學生黨員有實現精彩人生的無盡熱情,同時也有難以言說的精神困惑;有的大學生黨員認為建黨精神非常重要,但有的學生并不能將建黨精神與自己的成長成才進行有效的統一,出現了被動性有余、主動性缺乏的情況,對于建黨精神的價值認同不足。有的大學生黨員對建黨精神的行為認同不強,行為認同是指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對于建黨精神的高度認可并踐行,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就是在思想上深刻轉化提高的過程,而建黨精神只有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獲得認同,才能更好地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大學生黨員對于建黨精神的學習更多地停留在培訓課堂上,但在實踐中并不知道如何運用。大學生黨員對于如何將建黨精神與自身的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如何在實踐生活中將建黨精神轉化為自身的強大動力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高。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既關乎他們自身的成長成才,又關乎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同時關乎黨和人民事業的未來發展。繼承、發揚建黨精神與堅定理想信念是相輔相成的重要關系,從四個方面構建培育機制,更好地提升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大力推動建黨精神進入教材和進入課堂,更要進入大學生黨員的頭腦,首先,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對建黨精神進行系統性的梳理、總結,也就是思政課教師對建黨精神要有一個內化、吸收的過程,同時有條理地寫進教案,思政課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在理論水平上提高自己,將建黨精神講得有深度、有層次、有效果。其次,不斷創新方式,目前百年之未有之大變局不斷快速發展,歷史虛無主義嚴重影響學生成才與成長,思政課教師應不斷使用更為科學的方法與手段,靈活多樣、推陳出新提升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形式與內容,避免空洞枯燥的理論說教,同時要不斷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對建黨精神的認知認同走實、走深。要發揮好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凝聚認知認同共識、深入挖掘理想信念深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新時代大學生黨員頭腦,深刻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脈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在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時間里,犧牲的共產黨員超過了370萬人。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什么樣的生死考驗、什么樣的慘烈犧牲,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持不怕犧牲、拼搏斗爭。構建情感認同培育機制,引導大學生黨員對理想信念從心底向外的高度肯定、認同,同時用建黨精神的內涵和偉大特質激發大學生黨員內心深處的情感認知,實現具有崇拜感的高度贊同,從而實現富有激情的強烈擁護,不斷提升理想信念高度,以遠大理想為追求,永遠跟黨走。
認同與服從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會產生價值認同,原因在于主體與客體的互動過程中,主體的利益需求、訴求被客體所滿足。將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如果出現理論與實際分離、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分離的情況,就會造成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建黨精神認同上出現危機。所以,需要以成才成長規律和意識形態教育規律為基礎,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價值識別、價值判斷的能力,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自身主體意識作用。大學生黨員整體上思維活躍、自身獨立性強,需要將更多的自主思考、自主選擇的空間留給他們,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以提高,同時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政治辨別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價值認同培育機制,提高大學生價值判斷能力,打造理想信念硬度,致力于成為一名“不缺鈣”的優秀接班人。
高校學生黨支部需要將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信念”“信心”與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進行緊密結合,將建黨精神與支部各項活動統籌研究規劃,不斷提升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實效。大學生黨員對建黨精神的“真用”是內化為心性和外化為言行的統一,對建黨精神的“真用”是一種轉化,同時是一種能量,也就是把建黨精神的力量轉化為自己內心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引領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在實踐中不斷奮斗、勇于擔當和甘于奉獻。學以致用,用是學的目的,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關鍵就是大學生黨員對于建黨精神的“真用”,只有“真用”才能取得更好的實效,也只有“真用”,才能把建黨精神的偉大力量轉化為大學生黨員成長成才的源泉。構建行為認同培育機制主要從四個方面出發,分別是不斷引導大學生黨員做到理論與實際相聯系、要求大學生黨員積極參加校園實踐活動、因地制宜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教育基地實踐育人作用。構建起行為認同培育機制,發揮理想信念效度,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解決實際問題,從建黨精神中汲取力量。
在新征程上,必須繼承、發揚好偉大建黨精神,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培養出為黨、國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