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程愨
(一)自身需求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理論認為,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多種表述,主要包含學生對環境的需要、對社會的認知、單個人的追求和全方位的追求四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學生自身的發展是學生最本質、最需要的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學生間相互溝通的整體。最后要實現“天人合一”,即個人在社會中自由全面的發展。學生的需要所反映的是一種渴求的心理,其內涵是指學生本能感受到對所需要的追求。需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同時,學生的這些需求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的想法實現之后,新的想法又會產生。總之,需要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學生的需要都是從低層次需要向高層次需要發展。
(二)社會活動的全面發展。人類天生有著關于實踐的基因,從本質上來說,人從原始社會走來,除了自身所特有的屬性外,不斷進步的鑰匙就是實踐勞動,實際上是各種各樣的活動的全面發展。人之所以從猿猴進化成人類,首先就是實踐的活動,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改造世界的勞動。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看來,他們習慣將“改造對象的活動”稱為“勞動”。在需求上面,不同的人與人交往時總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用自己的知識和行動去認識和感知世界,使自己的人格和本領得到全面提升和增長,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三)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有很多,因為人與人的交流有很多種類型,會受地緣關系、政治關系的影響,這樣就會形成多種層次、復雜多樣的社會關系。人的本質不是單個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與人的發展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社會基礎之上的,因為人不是單個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說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有著很大的共性和共鳴的,人的關系是不斷走向豐富的,由貧乏走向富裕,由黑暗走向光明。
(四)個性的全面發展。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個性又不盡相同,這些個性包含多個方面,主要是身體、心理、智力、情商、感情等。對此,我們都知道,包括這些在內的任何有關社會情感的方面,應該都是有所保留的,學生的個性應該得到自由和張揚,應該要讓每名學生都身處其中。人們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也發揮和發展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把學生的聰明才干發揮到極致,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才能全面展現他們的才能和才干,發揮他們的工作才能和工作天賦。
首先,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多條件的,比如環境、心理、家庭遺傳因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社會生產力,因為它為整個社會提供了無窮的財富和動能。其次,社會關系的改造是全面實現人全面發展的一個外部條件,思想政治教育觀點認為,不管人再怎么進化,智商行為能力再怎樣高超,人總是不能脫離社會本身而存在的,因為只有這樣,思想關系才能夠突破社會桎梏的束縛。把學生的思想觀念把牢,就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使得他們的能力得到很大的升華,從而更加強大。而主體能力是指學生能否能動地駕馭實踐的心理特征,體現出學生對外部世界、內部世界以及兩者關系的清醒把握。總之,在充足的社會條件之下,內因的作用大于外因,有效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外部條件之外,更需要學生的主觀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努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主觀努力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提升,從而更好地建立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鏈接,更好地去觀察世界和感悟世界,所以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總而言之,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要可以駕馭和把握這些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關于學生的發展理論的真諦有很多種,因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抽象物,而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就要求我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把好這個關,不能隨意使這種發展陷于停頓的狀態,所以關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理論,使得我們必須要注重對人的修養的加強。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觀察輔導員言行舉止時注意關注輔導員的真實需求,真實的自我該如何展現?又有多少需求是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給予關注和包容,輔導員的痛點和難點在哪里?是否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輔導員的內心世界,這也就告訴我們,輔導員都是有個性的,要堅持圍繞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學生,堅持首創精神和核心利益,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追求和需要,在不斷追求和創新中完善自我,重視營造好的工作環境,提升輔導員的能力培養,加強自身的素質和鍛煉。另外,要注重培養輔導員的自身努力與實踐,做到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營造良好的制度保障體系,加強自身的努力和修養,更好地服務學生、圍繞學生、關照學生,不斷增強自身對周圍事物的辨別力、判斷力、執行力和對自身能力的培養鍛煉。
(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要求。全社會都要關注和保護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態。據相關數據顯示: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各種素質的基礎,只有把這種素質要求極大地提高,才能為接下來的心理素質打下基礎。人人都是自己,人人都有責任保護好自己的一分田地。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自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心理健康培訓途徑,開展有關的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各種宣傳輿論攻勢營造全民健康的輿論模式,全方位地感染和宣揚輔導員的身心健康。
(二)通過各種途徑放松輔導員的身心。輔導員的工作千頭萬緒,有很多種壓力會對輔導員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篩選出這些壓力,分辨出這些種類,對輔導員的身份進行清晰鑒定,緩解輔導員的壓力,要堅持解決心理問題和實際問題相結合。在現實中,有很多實際的問題是輔導員難以解決的,不僅要解決書本上的問題,更要直插問題的要害,必須要全方位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既要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去感化人,又要權責分明,為輔導員減輕負擔。要堅持普遍的教育和個別的指導相結合,提升輔導員的心理素質和對自我的要求和管理,這樣就會切實減輕輔導員的心理負擔和自我要求負擔。輔導員在學校中承擔著各項工作,除了主要職責以外,還有諸如形式與政策,戀愛與性格成長教育,每周班會內容和每月談心談話內容,輔導員不只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更是心理咨詢的健康伙伴和生理成長的知心朋友。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輔導員更像是學生的“勤雜工”,因為輔導員沖鋒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事情找上輔導員,輔導員“哪里需要去哪里”。加上本身輔導員事務性的工作就很多,各種事務纏繞在輔導員的身上,使得輔導員難以脫身,焦頭爛額,所以輔導員會非常焦慮、煩躁,這很大程度上使得輔導員的工作難以開展,難以進行。各種工作壓到輔導員的頭上,使得輔導員無法辨別自己的工作界限,造成難以調和的矛盾。
(三)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輔導員的考察調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仍然有許多輔導員平時不太注重這方面的調查研究,很多輔導員平時覺得只要做好日常的管理研究工作就好了,沒有注意到自身科研能力也有待提升。高校輔導員要有敏感的意識,把問題想在前面,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強調輔導員的敏銳性和科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而且輔導員要注重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觀察能力,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偽娘主義”“陰柔之風”“飯圈文化”盛行于年輕人之間,這一切間接地使得歪風邪氣流行于學生之間,這種風氣必須被制止。“謠言止于智者”“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在輔導員之間樹立風清氣正的環境,才能還校園一個朗朗晴日。
(四)強化輔導員的身體素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輔導員要努力提升身體素質,鍛煉自己強大的內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這就要求輔導員平時注重加強自身的身體保養,在有著強大的思想素質的前提下,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所以,強化輔導員的素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在我國已經有很長的發展歷程,而其中關于高校輔導員素質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通過各種途徑切實有效地開展提升輔導員素質能力的工作,為我國輔導員制度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