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
(成都經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信息技術的變革發展促進經濟不斷發展,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結構中的重要支撐也受到影響,只有掌握及時、準確的財務數據,充分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作出正確的決策。因此,國企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朝信息化方向轉變,采用信息化技術和系統,優化財務工作流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提升管理水平,推動國企穩定有序發展。而在實際的財務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缺少支持,信息化建設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此,國企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信息化建設中的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真正提高國企信息化建設水平,助力國企實現現代化發展。
財務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財務會計工作,包括財務分析、核算、監督、決策等環節均依托數字化技術。財務信息化不僅僅是對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重點還在于對財務資源的全面整合,在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共享各項財務資源,協調多個財務工作環節。財務信息化建設既能夠彌補傳統財會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還能夠減少財務管理成本的投入。目前,財務信息化建設也是企業在市場中贏得競爭的關鍵要素。
國有企業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體現,從多個方面來看,財務信息化對國企發展的作用有如下幾點。
1.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國企的財務工作效率
財務部門收集和報送的財務數據較多,按照傳統的處理和報送方式,財務人員需要承擔較大的工作量,而財務信息化建設改變了財務數據收集與報送流程,會計原始數據直接上傳至信息化系統,并由會計軟件自動完成統計和分析,簡化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和過程,大大提升了財務工作效率,促使財務人員將精力和時間投入財務控制、監督等工作中。
2.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可以增強國企的財務數據分析能力
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下,以人工的方式完成對財務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多為事后產生的信息,缺少事前、事中的信息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決策的準確性。而財務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對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監控,掌握實時的動態的財務數據,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多個階段,能夠為財務決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真實的財務信息。
3.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國企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財務管理工作實踐中,工作人員多是按照流程化管理方式開展工作,財務人員依據既定流程執行任務,各個環節只有在銜接緊密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預期的財務管理效果,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影響財務工作質量與效率,并帶來財務風險。而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將財務管理模式轉變為程序化模式,各項財務數據信息就可以得到全面整合,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準確識別各工作環節的問題,及時采取對策,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在發展中雖然認識到了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并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對財務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全面,在具體建設中表現出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財務信息化的建設水平。如目前應用的財務軟件大多以核算、總賬報表功能為主,表現出功能的單一性,在國企改革發展背景下,國企逐漸被整合為集團公司形式,傳統的金蝶、用友U8等軟件已不能滿足集團公司的預算管理、資金管控、工程項目管理、集團合并報表等日益增長的功能需求。另外,信息化建設中還缺少業務部門的支持配合,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之間的對接存在問題,流程聯通存在障礙,業務數據在收集和整合后無法及時提供給財務工作人員,影響了業務數據傳輸效率,同時還影響了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導致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得不到保障,繼而影響財務決策的制定。
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和統一的規劃,財務工作人員對人工操作方式的運用十分熟練,但缺乏財務信息化操作方式、建設目標等經驗,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只關注到信息技術和硬件軟件的引入,忽略了信息化建設的合理規劃,雖然財務部門安裝了完備的信息化設施,但與其他部門的銜接不合理,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導致財務信息化的優勢很難充分發揮出來,財務信息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國有企業未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目標,致使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表現出盲目性,與實際需求存在偏差,無法為組織管理、生產管理等工作提供支撐。
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過于關注信息化軟件、硬件等設施,未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統一規劃,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相互獨立,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如企業合同部門的合同信息資源、工程部門的項目產值信息等均是獨立的系統數據,并未形成業務、財務一體化數據,財務管理信息化覆蓋的內容范圍較為狹窄,影響數據利用,導致財務信息以“孤島”的形式存在,與其他相關工作對接的效率低且未得到充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并且,國企的規模比較大,所涵蓋的業務活動復雜,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各項經營活動會產生海量的業務信息和財務數據。但從當前國企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信息數據大多是相互獨立、未完全整合的,缺乏有效的參考價值,無法切實滿足國企分析財務情況以及了解業務情況的需求,對準確制定企業發展決策有一定的影響。
在當前企業運營發展中,人力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在市場競爭中,人才是十分關鍵的一項要素。而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卻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這對財務信息化建設效果存在一定的影響。國企財務人員對財務管理的認識多集中在財務領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也是為財務工作服務的,對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知識的認識不足,相關技能缺失,無法充分掌握信息化技術和軟件操作,制約了財務信息化轉型。另外,國有企業尤其是地方平臺類國企很少設置信息化部門,未針對部門職能培養相應的人才,也致使信息化方面的人才缺乏,增加了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難度。
國企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風險管控水平比較低,財務信息化的風險因素較多,對國企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威脅,阻礙其現代化進程。財務信息化建設以開放平臺為載體,在信息環境更加開放的前提下,財務信息的流動性也隨之增強,雖然方便了管理人員獲取信息,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風險,信息安全保障不到位而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另外,財務信息化中軟件系統代替了人工操作,工作流程自動化,當財務人員無法轉變對接方式,無法及時與業務人員聯系時,就會引發業務管控風險,做不到有效的財務管理,削弱財務信息化的實際運用效果。
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財務信息化水平成了企業相互競爭的關鍵要素,國企若想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就需要積極做好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為此要加強全體員工對財務信息化的全面認識,強化其思想意識,為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國企管理層要充分認識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開展對企業財務工作轉型與優化的價值,以及對企業現代化發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開展企業內部宣傳和培訓,逐層、逐級強化工作人員尤其是財務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意識,使其了解財務信息化的真正含義,主動學習和掌握信息化財務管理方式,形成信息化管理理念,并促使各部門與財務部門實現協調配合,全面落實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此外,國企還要加強對各項財務資金的管控,運用信息化技術對財務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保證企業資金利用率,增加競爭優勢,以獲得穩定的市場地位。
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應明確目標,立足企業發展實際和市場情況找準信息化建設方向,從而有效發揮信息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優勢作用,幫助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國企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應重點放在利潤最大化、資金利用最大化方面,依托多種信息化軟件和硬件設施開展全過程的資金管理和控制,落實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除了確定上述總目標之外,還要根據國企發展的實際將目標細化,分別達成不同的細化目標,為總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如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應做到全面性、系統性,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集各項資源于一體,使信息數據均得到實時性的共享,掌握動態的資金流向信息,增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另外,財務信息化建設也應做到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通過綜合分析及時發出風險預警,使企業能夠及時防范和處理風險。
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要重視與業務信息的充分融合,改變單純的財務核算作用,與業務部門有效對接與溝通,真正掌握企業的業務經營情況,以便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是較為被動地開展工作,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就是改變這一工作方式的第一步,通過財務信息化增強財務工作的主動性,并促使財務人員有更多時間了解業務活動的性質與內容,與各業務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全方位掌握企業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運作情況,在獲取完整、真實信息的基礎上對業務活動進行預測、預算等,將結果反饋給業務部門作為參考,實現業財信息的充分融合以及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的有效對接,使財務部門真正參與到國企經營活動中。
一些國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為確保專業性而選擇專業機構來構建相應的系統平臺,這樣短期內可以為國企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支撐,但當與專業機構產生矛盾時,以及從國企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難以提供穩定的財務信息化服務。因此,國企要積極培養內部的財務信息化人才,以復合型人才為支撐,開發更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財務信息化平臺,從而充分滿足財務管理的需要,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培養復合型財務信息化專業人才,國企相關管理人員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除了要講解專業財務理論知識之外,也要講解財務管理知識與經驗、信息技術的操作等實踐性內容,增強財務人員的綜合實力,使其發展為復合型人才,進而為財務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并充分發揮財務信息化的管理效用。此外,國企還可以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提高人才招聘標準,優化財務人員結構,組建以復合型人才為主的財務管理隊伍,從而保證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財務風險是國企經營發展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同樣不能忽視信息化系統的風險防控作用,只有做到對風險的有效防控,才能確保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序推進,保證國企健康穩定發展。對此,國企應進一步加強內部流程建設,立足于企業內部運營實際情況規范業務流和信息流,制定相應的內控制度,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各項管理職權,做到各司其職、權責統一,同時也要規范財務信息化的具體工作流程,維持國企有序運轉,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另外,國企還要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安全防范,在構建信息化系統的同時設置相應的安全防護系統,尤其是對信息數據的傳輸與共享強化管理,除了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之外,也可以采取密碼權限機制,針對不同層次開放不同的信息獲取、訪問權限,對信息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如此可以規避信息頻繁流動帶來的信息泄露風險。多數財務信息軟件都是相關軟件供應商開發的,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操作問題,因此保持與軟件供應商的聯系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保證財務信息系統得到更好的后期維護,確保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可靠性。財務人員也要根據財務信息化的需要,靈活開展與業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之間的財務管理對接工作,為業務提供及時的財務指導,及時分析業務數據,養成積極運用財務信息化系統的習慣,積極推進信息化系統的落地,從而有效優化財務信息化的實際應用效果,提升財務管理的有效性。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無法為國企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撐,信息化建設為國企發展創造了契機,改變了財務管理模式。開展全面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國企財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并有效規避各種財務風險。對此,國企要正視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全體員工對財務信息化的全面認識,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重視人才培養以及財務風險防控,而且還要積極完善業財融合,從而切實提升國企信息化管理水平,促進國企長久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