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玲
(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8076)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基礎設施的投入逐漸增加,數量與規模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但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水平不足,在運行發展階段消耗了大量的生產成本、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等,影響了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想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問題,建筑企業就要對內控工作有清晰的認知,促進內部各個部門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做好資產管理與采購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原材料與機械設備,有效降低工程造價。
建筑企業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核心目標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控制方法,開展生產活動的科學化管理工作,切實提升綜合管理水平,順利達成既定發展目標。內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風險評估活動、內控活動、信息與溝通工作、內部監督工作等。企業在生產運營活動中,需要面對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等因素,解決全流程存在的風險問題。另外,外部環境中的多項影響因素,一般都是內部因素導致的。由此可知,內部環境的穩定性也會給建筑企業戰略運營發展帶來直接的影響。建筑企業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并對內部關系進行協調處理,能夠顯著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以認真的態度投入工作,持續優化內部環境,實現良性運營發展目標。內部控制是創設良好內部環境的關鍵手段,能順利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與管理細則,明確個人的工作職責。在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與監督的同時,要切實提升內控效率與水平,降低實際的生產成本支出。
1.建筑產品單件性
建筑產品具有固定的特點,各項生產要素都需要結合產品生產情況。實行訂單式生產,要保證項目符合用戶的核心需求,做好單獨施工與設計工作。即使是利用相同的標準設計,但因為存在氣候、社會環境、地質條件的差異,也需要合理調整施工方法,合理使用材料。所以,建筑產品具有單件性的特點,不能批量生產。
2.建筑工程項目金額大、工期長
建筑工程具有體量龐大的特點,施工周期較長,環節較多,需要多工種交叉作業,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3.建筑工程項目分散,經營管理復雜
施工場地具有高度分散的特點,建筑企業會采用授權管理的方式,設立分公司進行區域經營。這些分公司代行總公司在地區承攬業務活動、簽訂合同、商務談判、采購物資等,做好后續的施工管理工作。分公司屬于縮小版的企業,除了不具備法人資格,不直接對出資人負責外,會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內容。但項目經理部門則具有獨立性,主要負責項目工程全過程管理工作。由此可知,建筑工程項目分散,各項經營管理活動較為復雜。
4.機械化水平偏低,勞動效率有待提升
我國建筑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支出,一般都會結合項目建設的目標,大量招聘作業人員。招聘的作業人員大部分都是農民工,所以人員結構比較復雜,管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建筑施工存在機械化水平較低的情況,許多關鍵部位都以人工作業為主,沒有引入合適的機械設備,勞動效率有待提升。
1.合規性原則
建筑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須遵循國家提出的各方面要求,還要確保工程項目立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確保施工過程符合基本要求。
2.目標性原則
達到內部控制工作的基礎目標,有利于企業實現長效發展,并開展實際操作、考核驗證。
3.全面性原則
內部控制工作要落實到執行、計劃與整個組織的環節,還要覆蓋各個項目與部門的業務活動。
4.制衡性原則
建筑企業開展內控工作,要合理設置機構,重新梳理業務流程,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形成互相監督與約束的機制,還要切實提升綜合運營效率。
5.適應性原則
做好內部控制工作,要保證競爭情況、業務培訓活動、經營規模互相適應,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調整策略。
1.注重企業文化養成
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構建完善的內控機制,并從優化內部環境層面入手,加強文化建設。企業價值觀的形成、文化的建設是企業運行的核心,要倡導團結合作的精神,將精神文化指引的作用發揮出來。而建設企業文化管理平臺、組織部門開創多元化文化創新活動,豐富文化內涵十分重要。要通過規范組織結構體系,落實部門的基本職責。在建設完善的內控體系的同時,應落實系統性、制衡性的基本原則,做好分級管理工作。在分解戰略目標的同時,應貫徹基本責任制,提出調整與優化方案,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
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理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可能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出現挪用資金等情況,引發風險。建筑企業涉及的資金金額較大,須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從激勵方式來說,要真正突破收入分配限制,研究具體的方案,如股票期權。從約束方式來說,要分設經理層、董事層,還要約束與監督人的觀念,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3.加強治理結構的信息披露
大部分建筑企業在治理的過程中,都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實的情況。所以,須優化治理結構體系,將真實的信息披露出來。通過判斷建筑企業治理結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要借助社會監督管理的核心力量,深化社會公眾對企業治理現狀的了解,持續優化治理結構體系。
1.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機制,須做好全面的風險管理與評估工作,并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要從整體層面入手,使員工樹立良好的風險觀念,并提供更多的培訓時間,持續優化培訓機制,使員工掌握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從員工個體層面入手,風險管理要與員工個人的實際績效掛鉤,有效提升員工的警覺性。在優化基本責任制度、獎懲體系的同時,保證獎懲分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重構內控體系建設的內容。
2.完善風險預防方案
建筑企業的風險管理方案滯后,不利于對多元化風險進行把控。建筑企業須編制風險防范預案,還要積累和總結經驗,為后續的風險防范方案編制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建筑施工企業須立足自身情況,建立風險管理信息庫,總結以往的風險防范經驗,以典型的案例為基礎,提出相應的指導方案。在學習市場上優秀的風險防范案例時,要與優秀的企業加強溝通與交流,開辟多個風險防范渠道。
3.加大風險防范力度
建筑企業制訂風險管理計劃能提升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許多建筑企業都編制了風險管理預案與計劃,但存在整體執行力不強的情況。所以,建筑企業要落實風險防范標準,對比較重大的風險案例,要成立專門小組。在了解相關人員風險防控角色的同時,要確保全面風險管控工作到位,提升風險防控方案執行力,保證各項活動運行的安全性。
1.加強資產控制
建筑企業的建設周期比較長,資金貫穿整個過程。財務部門是資金管理的關鍵部門,也是開展內控活動的關鍵,在加大建筑企業資金管控力度的同時,要使企業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作出合理的項目決策。另外,在眾多的建筑企業內部,關于資金方面的投融資活動可能直接關系到第三方機構,企業的資金活動具有復雜性的特點,要開展高效的資金管理工作,并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
2.強化個體項目管理
首先,對招投標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不僅要做好資格審核工作,還要確保招投標過程公開透明。建筑企業要申請審查投標人的財務狀況,規避財務風險問題。其次,要做好各個施工環節的管理工作,建立專門的管理團隊,保證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到位。最后,要做好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項目建設環節可能會受第三方不可控因素如圖紙變更、人員、天氣等的影響。所以,在項目成本管理階段,要更加關注人才投入,保證資金成本管控的質量,在不浪費項目成本的前提下,按期竣工,保證個體項目管理工作到位。
3.優化項目采購流程
采購環節是促進建筑施工項目順利開展的關鍵,須梳理采購流程,提升采購效率。首先,結合項目物資的基本需求,制訂完善的采購計劃,包括材料的品種、規格,還要對采購的時間與范圍作出規定,保證采購活動順利開展。其次,持續優化物資供應鏈管理系統。許多建筑企業都搭建了線上采購平臺,并將需要的數據形式輸進去,發揮大數據的篩選功能。不僅要保留符合建筑項目要求的供應商,還要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全局性監督控制,以此切實提升建筑材料管理水平。
4.加強合同管理
簽訂合同的作用就是使項目建設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在執行合同環節,尤其是合同變更,要了解單方面可修改的程序與范圍。做好建筑企業合同管理工作,避免產生履約風險。結合授權程序、貫徹專人負責的基本原則,確保合同保管工作到位。要結合合同提出的各項要求,建立崗位基本責任制,促進后續工作順利開展。
建筑企業內部高效溝通,是保證內外部信息交換的根本。首先,關注信息系統管理工作。建筑企業要更加關注信息系統建設與研發,還要合理利用現代化產物,做好信息科學化管理工作。要以完善的平臺管理功能為核心,做好自動管控工作,并保證獲得信息的真實性與科學性。其次,以信息高效傳遞為核心。要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建立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將信息技術的效用發揮出來,促進建筑企業橫向縱向溝通,發揮部門的篩選功能,提升信息的提取效率與利用率,建立配套的內控體系。
建筑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還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建筑企業應當將內部審計的核心作用發揮出來,實現監督職能的最大化,直觀地發現內控環節存在的問題。首先,要保證內部審計基本職能的客觀性和獨立性,確保覆蓋企業多項業務活動。不僅要保證內審人員資格審查到位,還要關注內部審計的結果,提出更正策略。其次,要開展項目審查監督工作。在項目建設階段,建筑施工企業要顯著提升工程質量,并加強對資源的保護,引入現代化建造技術,通過單個項目反映企業的整體情況,完善內控監督機制。
建筑企業做好資金運營的內控風險防范工作,要進一步優化資金運營管理機制,并實現資金的合理分配。首先,在完善應收賬款管理機制的同時,要結合自身的基本情況做好預算編制工作,進一步形成科學的全面預算機制,還要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此外,要加強與合作方的交流、溝通,促進預算工作穩定開展。要采用建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體系的方式,提升資金調度的效率,并簡化內部資金調動審批手續,提升資金分配過程中的實際執行效率。在建立完善內控系統的同時,要做好資金審查工作,落實動態化資金管理機制。其次,建筑企業應當進一步擴大融資渠道,并提出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的全新方式,適當延長借款期限。雖然長期借款的方式會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但能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尤其是當今市場出現許多失敗案例以后,短期融資成本已經高于長期借款利率。在項目投資前,要明確實際收益、可行性,還要增強分析決策的準確性。最后,要構建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體系。建筑企業要搭建信用評價系統,收集合作方的基本信息與財務狀況,并編制信用評估報告,針對不同類型的合作方,提出差異化合作模式。在與信用評級較低的單位合作的時候,應提升收付款比例,規避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導致的資金流轉風險。
企業要了解內控建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究積極有效的方案。在做好業務管理工作的同時,持續優化內控各個流程與環節,制定長期發展目標,提出內控改進方案。創設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搭建配套的風險評估體系,有助于梳理關鍵的業務流程,促進信息交流與溝通,將內部監督的核心作用發揮出來,彌補內控缺陷,使內控工作與企業戰略發展計劃緊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