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聰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我國市場體制的改革深化進一步推動了電力行業的變革,而且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也促進電力企業在發展中不斷革新發展戰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電力企業實現財務管理轉型提供了契機,助力企業建設業財聯動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不過從目前來看,電力企業受傳統財務理念、模式等的影響較大,很多電力企業還未有明確的業財聯動與信息化建設目標,實際建設進程緩慢,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何立足實際構建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提高業財聯動財務信息化建設水平是當前電力企業管理的重點。
近年來,國家重視數據建設,提出“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也是重要生產力”的戰略部署[1]。基于當前環境,電力企業應將建立具有特色的能源互聯網公司作為戰略發展目標?;趦韧獠啃枨?,電力企業須加快財務管理轉型,更好地發揮財務價值作用,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而財務管理信息化是財務管理轉型中的重要一環,推進業財融合、業財聯動,是發揮管理會計作用的重要手段[2]??梢?,加快業財聯動財務信息化建設為電力企業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輸配電價改革逐步從嚴從緊,“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加速推進,一般工商業已連續兩次降價10%,電力企業面臨售電收入逐步下降的困難局面。同時,隨著煤改電、清潔能源送出等電網建設投資的不斷走高,電力企業的運營成本剛性增加。業財聯動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業財溝通效率,通過信息手段促使財務深入業務一線,精益成本核算、預算控制等工作,不斷壓低企業運營成本,深入分析企業收入情況,為企業實現收入增長指引了方向。
會計核算是財務工作的基礎環節,會計核算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財務管理價值的發揮。而以往,多數電力企業采用以借貸為基礎的單維會計科目體系,結構較為僵化,拓展性較差,難以滿足快速發展新興業務、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對信息反映顆粒度持續細化的要求,現有會計核算體系不能滿足分用戶類別、分電壓等級進行成本核價和監管的要求。借助信息化推進會計核算體系的優化迫在眉睫。
基于當前環境,電力企業的核價方式也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電力企業需要精準分離監管與非監管業務。而業財聯動下,財務信息化建設為財務、管理者提供了更全面、真實的數據支撐,能更好地支撐監管工作的開展。要讓監管業務重規則、提效率、守護價值,非監管業務重市場、增效益、創造價值,聚焦主責主業,實現雙向發力。
1.優化管理組織機構,貫通業財融合
電力企業須設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專職負責財務信息化的推進工作。企業應設立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董事長擔任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協調部門溝通,將業財融會貫通到工作組織中,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優化財務管理系統,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財務工作的方方面面,解決出現的重大問題。要設立工作小組,由企業財務部門、信息技術部門(或互聯網部門)主管領導擔任組長,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推進業財聯動與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制訂工作方案,協調解決日常事項。
2.明確各環節相關責任和目標,細化具體任務內容
為保證業財聯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電力企業各部門須積極參與和配合。其中,財務部門負責優化公司會計科目,梳理從開展端到業務端的流程,確認核算規則,向信息部門反饋財務流程需求;業務部門則負責數據的分析工作,負責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的集成接口分析工作。應基于電力企業業財聯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總目標,設立分階段目標,明確各階段具體建設任務,確定各部門責任。
3.強化內部溝通,做好人員管理
為保證業財聯動下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序開展,還須做好人員管理,提高信息溝通效率,保證實施進度和質量。首先,根據電力企業制訂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及計劃,選派各業務骨干準時參加實施工作,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人力支持。其次,優化溝通機制。每周進行工作匯報,按周分析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情況,梳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工作交流,確保整體建設進度和方向處于可控狀態。同時,在各部門設置專門的負責人員,全權負責本部門工作的協調、溝通及落實,提高業財聯動財務信息化建設效率。另外,對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事項,定期組織信息部門、業務部門及財務部門召開碰頭會,溝通協調,形成會議紀要,促進相關事項的落實。最后,對于需要跨部門溝通的,工作組可以隨時組織相關部門展開討論,上報給領導小組決策。
1.梳理核算體系,明確差異點
財務管理轉型背景下,原有的財務核算模式、體系已難以滿足管理會計應用需求,企業原有信息過度依賴會計科目,通過會計科目反映會計核算科目,如會計科目“生產成本—輸配電成本—自營材料費—日常檢修—通信檢修—通信線路檢修成本”。同時,業務數據和價值數據之前缺乏邏輯聯系,各專業的業務分類、業務描述及數據標準并不統一,導致財務數據難以和經濟活動形成直接的邏輯關系。此外,各部門數據聚合不夠充分,業務系統間缺乏關鍵信息的集成,無法跨專業完整、清晰地反映公司經營狀況。
2.優化會計科目,明確管理維度
應結合電力企業實際,合理簡化會計科目,以會計要素為中心,基于六要素優化會計科目的設置,滿足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雙方的需求。結合各地審計需求與政策規定,剝離原本會計科目中的非會計要素信息,確定管理維度,匹配會計科目。
3.建設全要素標準,統一溝通“語言”
電力企業須統一數據標準,依據管理對象、數據載體及業務分類來統一業務與價值“語言”,讓各業務部門在同一個“語言體系”中溝通。企業須統一規范工單、物料入庫單及采購訂單等業務單據,實現全環節業務信息的唯一、同源,使業務數據信息可全程追溯和共享。在確定數據標準后,要梳理業務流程,確定各類數據載體的生產流程環節,分析符合標準的數據信息有哪些,并依據“會計科目+管理對象+業務標簽”形成結構化的數據語言,清晰描述從業務源端到價值記錄的數據采集與流轉規則。另外,可將財務語言轉化為業務語言,以便溝通。
建立好數據標準體系后,電力企業下一步須梳理、再造支撐業財聯動的信息化體系運轉流程,形成職責分明、實時共享、傳遞規范的數據信息流。企業應從業務流程入手,解決數據自動獲取的問題,會同前端業務部門,圍繞電網投資、供應鏈管理等核心業務領域,以端到端為主線,消除管理斷點。一方面展開從采購到付款、從銷售到收款及從資金到控制等核心業務的循環穿行驗證。另一方面,建立業財雙方共同遵循的主數據標準、業務管理規范、信息傳遞規則,夯實財務業務流程貫通和信息轉換的基礎。對業務系統、財務系統進行適應性調整,實現信息鏈路的全流程貫通,全面共享財務與業務信息。另外,業財聯動下電力企業還須積極改造系統功能,引入功能更全面的ERP系統、OA系統、PMS系統等,從而更好地保證各系統數據編碼的一致性、數據接口和具體業務的契合,更好地滿足業財工作開展需求[3]。
以電力企業業務過程為依據,將數據聚焦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結合資源消耗基本要素,將價值貢獻分解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員工、每一臺設備上,更細微地分析各班組、各員工、各項作業實際狀況,結合績效考核,推進業財聯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形成的業務流程、數據標準、管理規范及集成規則等得到有效執行,從而更好地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作用的發揮。
一方面,電力企業除了推進財務人員從財務會計型人才向管理會計人才轉型外,還須組織人員學習業務、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識,培養業務型、管理型等復合型人才,使其有效支撐業財聯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針對業務部門、信息部門等人員,組織財務管理信息化、業財融合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活動,提高其配合業財融合與信息化建設的能力[4]。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展開,基礎、煩瑣且較為簡單的工作將由系統取代,原有的崗位人力需求勢必有所降低,同時也會出現新的崗位需求,如業務財務崗,必須做好人員調配工作,控制人力成本。同時,企業應完善人員考核管理機制,將員工能力和績效工資、崗位升遷相掛鉤。除了企業培訓外,還要激發財務與業務人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企業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
電力企業須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借此加強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風險的防控,保證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針、管理制度等的落實[5]。首先,企業管理層應基于當前環境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劃分各部門責任,落實追責問效,以此減少越權操作、違規操作等行為的發生,規范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其次,要以風險為導向,全面監督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流程,約束各環節員工行為,保證各階段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標的實現。最后,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推進使企業管理組織呈扁平化,企業應根據財務管理信息化流程、程序等細化管理規則,將內部控制嵌入業務、財務管理流程中,從而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作用,保證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合規開展[6]。
業財聯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對電力企業硬件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財務系統基本以服務財務會計為主,會計科目、核算方式等都難以滿足業財聯動、財務管理轉型的需求[6]。而且電力企業內部的OA系統、PMS系統等多不是同一家軟件公司供應的,數據編碼口徑、接口等并不滿足需求。因而,電力企業還須加大對系統建設的投入,盡快引入更先進的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等,根據業務流程、財務流程等優化系統功能、程序,在內部搭建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業務、財務以及管理相關信息的實時共享[7]。另外,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企業數據信息都呈現在系統中,電力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數據都存在于局域網內,一方面由于內部人員操作因素的影響,數據容易被漏記、錯記,甚至可能存在人為篡改的現象,導致基礎數據信息真實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可能受到外部攻擊,導致數據泄露。因此,電力企業須加強數據信息安全管理。針對內部因素,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手冊規范人員操作行為,健全績效考核制度,提升前端人員規范操作、落實相關內控制度的主動性,約束自身行為;針對外部因素,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建立防火墻、設置數據庫密碼、安裝反木馬軟件等減少病毒入侵、黑客干擾、非授權訪問等情況的出現,全力保證企業系統數據的安全[8]。當然,針對可能存在的不可控或意外因素導致的數據丟失風險,電力企業須定期備份重要數據,做好雙重防護準備。
基于業財聯動推進財務信息化發展,對電力企業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應對市場變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面對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現狀,電力企業須立足實際,梳理業務、財務流程,明確業財聯動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做法,并從人才支持、系統支持及監督管控支持等方面做好保障,更好地推進財務管理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