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鐘志榮教授在《基于Web2.0環境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建構與應用》一文中提到,目前的個性化學習模式通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如何為學生提供相適宜的學習資源以滿足其個別化、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如何引導學生在豐富的信息資源中正確選擇滿足自身學習需求的資源及策略;如何保障學生順利完成預先設定的學習目標;如何在學生個性化學習中給予有效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基于對以上問題的思索,結合平時的英語教學實踐和反思,筆者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英語個性化學習模式的探索。初中英語“三元三段五步” 個性化學習模式(如表1)引入微課、微信等信息技術元素,凸顯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帶動家長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通過“Pre-task、Task-cycle、 Post-task”三個環節采用“自主預習、情景創設、情景體驗、情景生成、鞏固提升”五個步驟進行任務循環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 14 Section B 3a-3b (Writing)為例,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英語“三元三段五步”個性化學習模式”的應用探討。
一、教學目標
語言能力目標:掌握與“初中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話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寫下使自己產生不同感受的人和事,并能夠使用連接詞使文章更連貫,更有邏輯性。
學習能力目標:能借助思維導圖理清寫作思路,構建寫作框架。
文化意識目標:通過回顧初中美好的生活,學會對周圍的人和事懷有感恩之心。
思維品質目標: 通過 “同伴評價表、自我評價表和教師評價表”引導學生進行“初稿-互評,自評-二稿,師評-定稿”的合作交流反思式的寫作活動,促進深度語言學習,培養學生信息整合、批判理解和建構反思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和相關的語言知識,初步具備口頭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同時,本單元的寫作話題“初中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 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合作探究的積極性。但部分學生英語寫作時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缺乏篇章架構的能力,往往寫了幾句話就詞窮思竭,寫不下去了;疏忽關聯詞的使用,寫作詞句單調不連貫;常常出現單詞拼寫、時態、標點符號方面的錯誤。因此筆者決定制作關聯詞和思維導圖的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探究起稿、寫作后自評、互評和好文分享的方式,促使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關注寫作的細節,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重點難點
本課旨在對學生的篇章結構、關聯詞、時態等寫作策略開展寫前指導,培養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從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起稿,寫作后自評、互評和好文分享的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評價能力提出了挑戰。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寫作和評價過程中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四、教學過程
(一)Pre-task搭建支架、承前啟后
步驟1. 自主預習
教師在充分備課和深入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科學地設計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錄制微課及呈現相關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同時,根據學生的問題反饋,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完善以實現以學定教。
[學生活動]學生按照自主學習任務單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通過觀看微課激活相關的背景知識及生活體驗,完成寫作前的基礎知識儲備。
(二)Task cycle激活建構、互動交際
教師根據反饋的問題調整課堂教學計劃,通過設置具體的任務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完成重點知識的強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創設語言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習作展示,并通過組內互評對習作進行反饋評價。同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并根據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講解。這樣,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參與者。
步驟2. 情境創設
[Lead-in]教師讓學生觀看運用軍訓、生日會、義務勞動、運動會等照片制作的微視頻,伴隨著背景音樂Seasons in the sun,把學生引入對初中美好生活的回憶中,這樣既能激活學生相關話題、詞匯和句型的背景知識及生活體驗,也能幫助學生確立寫作目標,激發寫作動機和興趣。
[學生活動]在熟悉的照片和優美的音樂中放飛思緒,腦海中回憶初中生活的美好片段,并復習視頻中出現的詞塊。
步驟3. 情景體驗
[Writing Input]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畫思維導圖來回憶最熟悉的老師——Miss Li,并通過使用句型和關聯詞把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變成句子,加標題、開頭和結尾的方法把思維導圖變成一篇作文。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一起通過畫思維導圖來回憶班主任李老師的外貌、性格、特長、愛好和一起經歷的難忘的事,同時學習如何通過使用句型和關聯詞把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變成句子。
步驟4. 情景生成
[Writing Output] 教師解釋寫作要求和小組合作步驟后讓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搭建寫作內容支架后進行寫作,同時巡視課堂指導學生寫作。
[學生活動]嘗試制作思維導圖幫助理清寫作思路,然后根據思維導圖完成第一稿。
[Assessment & Appreciation]教師讓學生根據《同伴評價表》進行小組內互評互改,劃出好句,最后交流分享并給出建議。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修改文章的任務型活動,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內化并提升相應的寫作技巧。而好句好文的分享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助于學生學習他人的優點,在二稿中加以借鑒修改。
[學生活動]修改同伴文章,根據《同伴評價表》給出分數并劃出好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分享并向同伴提出二稿的修改建議,最后一起欣賞其他同學的好句好文。
(三)Post-task檢測鞏固、活化運用
步驟5. 鞏固提升
[Summary& Homework]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我評價表》重新審視修改自己的作品,這樣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會有一個更客觀的評價,同時也能提升識錯能力,內化寫作策略。同時,教師在課后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跟蹤指導,給予個性化的評價和建議,并在網絡平臺上展出部分優秀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借鑒,修改潤色作文并形成定稿,這樣既能及時鞏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也能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進行自我檢查,改進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我。
[學生活動] 根據同伴意見,借鑒他人作品,自我反思完成《自我評價表》,修改潤色后形成二稿上傳到在線作業欄目,然后根據《教師評價表》中的評價和建議,再次修改潤色文章,形成定稿。
采用分值量化的《同伴評價表》有利于避免模糊評價,訓練學生學會小組合作互評文章的技能,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和評價文章的過程中根據寫作的“書寫、主題、結構、銜接、語言、好句”六個方面, 關注topic sentence, layout,conjunction, tense, spelling, punctuation,good sentences等寫作注意事項,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