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西藏 拉薩 850000)
2017年,《“十三五”旅游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我國旅游行業對專業人才就業要求變得更具挑戰性、多維度性,思政素養過硬、專業技能一流、法制觀念強,并能妥善處理應急事件,掌握旅游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該類人才就業優勢顯著,這也就表明我國旅游行業對從業者的整體質量、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我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務必將學生的價值觀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等三項指標融為一體、不可分割;著力協調解決好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兼顧好各學科專業和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努力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促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推動高校教育實現“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我國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現仍處于起步階段,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也不例外。通過調研發現:西藏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建設認同感不足、重視度不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在教學中的關注點更多僅限于專業知識的教授,普遍缺乏在專業知識教授中主動融入思政元素的意識;高校對于課程思政建設缺少考核或效果檢測。
第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專業課融入思政元素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認為學好專業知識才是就業“王道”,思政知識對于旅游職業發展無關緊要,且思政知識本來在大學公共課思政課堂已經專門學習過,又在專業課中融入學習就是浪費時間,因而專業課教師如果不創新教學方式以融入思政元素,很難引起學生共鳴而積極主動學習。
第三,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方式和思政相關概念解讀方式缺乏創新。大部分旅管專業教師依然照搬思政專業教材中的概念且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機械式重復學習舊知識的厭學心理。例如在模擬導游課程教學中,案例——某導游為提升導購效果而故意夸大某旅游特產的功效與價值,誘導旅游者購買,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導游的違規操作之處,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明白在“導”“游”服務過程中必須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誠實守信、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等。
第四,學校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培訓及考核機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數高校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相關培訓較少,課程思政建設經費不足,對旅游管理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效果的評價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不健全,導致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處于盲目狀態,使專業教師不能從專業知識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對思政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夠準確,進而不能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充分融合拓展教學。
課程思政旨在將思政教育理論與專業知識融合,通過挖掘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觀塑造的雙育人功能。下面從教師、學生、教學設計、教學評價4個方面進行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性思考:
首先,繼續強化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深度,加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政策文件及會議精神進行深度學習解讀。其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還應緊跟行業發展,及時將文旅融合、研學旅游、旅居康養等以及新冠疫情下旅游產業發展新動向等時事以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方式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發掘其中的思政要素并證明堅定的思政立場對行業發展的引領、模范帶頭作用。再次,成立旅游管理專業“黨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通過定期開展旅管專業集體備課+優秀思政教師黨員協同研討課程思政經驗交流,組織全體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參與撰寫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教案,凝練共識,形成合力,提升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最后,學校多組織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培訓、研討或外派到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相對成熟的其他高校進行學習交流,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提供更多的相關課程思政建設的優秀案例,幫助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高質量快速成長。
首先,學校要求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專業實習,促使學生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中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實踐鍛煉相結合;鼓勵學生向實習企業中優秀員工學習,遇事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困難并掌握靈活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增強優質服務的意識,認識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強化學生愛崗敬業精神,重視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考核與培養,促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引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學生會、志愿者協會、社團等舉辦的相關活動及專業技能賽等,在活動中通過貢獻力量服務他人,汲取社會正能量,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最后,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權威自媒體學習,了解國家對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的指示精神;通過梳理西藏民族地區蘊含的豐富旅游資源特別是紅色旅游資源,讓學生自行收集資料進行新舊西藏的對比,引導學生思考幸福新西藏取得成功的原因,促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國家榮譽感及職業使命感。
1.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
首先,緊跟社會熱點時事提煉思政教學元素,及時更新思政教學內容。其次,讓學生搜集整理旅游行業相關案例,引導學生提煉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并認同案例中的正確價值觀。最后,借助現代化教育學習平臺,如超星、釘釘、學習強國、慕課網等,搜索觀看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新聞、視頻及經典案例解析等,彌補課堂思政教學時間不足、內容不豐富的缺失(見下表)。
2.促使紅色旅游景區成為課程思政建設教學實踐基地
近年來,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紅色旅游景區發展迅速,為旅游管理專業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和實踐空間。西藏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利用好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在紅色景區開展專業實踐教學不僅能利用真實場景檢驗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能利用紅色場景恰如其分地開展思政教育,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幫助學生樹立起導游員作為文化“宣傳員”“形象大使”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
課程思政建設對于高校來說,除了教師和學生要積極參與外,還需從學校層面完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長效機制。首先,積極完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激勵制度。通過專業教學競賽、教學設計賽、微課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專業教師深度挖掘并利用好思政元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建立專項經費臺賬,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培訓學習、經驗交流、實踐活動等提供經費支持。最后,健全旅游管理專業傳統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提高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課堂、實訓、實習指導等德育方面的評價比重;學習考核:增加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課程思政學習效果的考核,可以通過知識競賽、專業技能賽或考試等方式進行。
旅游管理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教育教學實施內容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