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銘,譚 強,羅 湘,范麗麗,易湘茜,謝文佩,祁 靜,于 迪,毛 彥,羅小莉,胡德輝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200)
2012 年我國提出創新驅動發展,2017 年又進一步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引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在《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該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把堅持內涵建設作為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則,以學科為基礎,統籌優化結構布局,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高校要從長遠發展思考,科學制定符合社會持續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并最終為社會輸入創新創業型人才。為此,教育部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競賽,促使高校根據國家需要、社會發展轉變教育理念、教育思維、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1]。高校應制定措施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技能競賽,鼓勵大學生盡早參與科研訓練,注重科研方法的積累,夯實專業基礎知識,為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打下基礎,以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目標,為社會輸送創新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助力社會發展。以創新創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結合實驗教學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開展切合創新創業目標和內容的創新型實驗,把創新創業競賽與實驗教學相結合,使教學與現實更加密切結合并改善教學效果,反之亦可促進創新創業技能競賽的開展,最終學生、教師、社會均可從中獲益,具有一舉多得的效果。對此,就創新創業競賽與創新型實驗教學相結合談談看法和感受。
教育的真正目不只是教會某項技能,而在于啟迪學習者善于設計自己的知識結構[2]。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包含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占比例日益凸顯,實驗項目的開展要緊扣理論教學,科學的設置實驗項目。制定實驗項目需注重學科性、完整性、創新性和實踐延展性,形成符合學科特點、適合時代和區域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傳統的實驗教學基本上是驗證性、綜合性的,總體遵循一個固定模式,即教師采取固定的教學方式講解實驗的目的和要求、重點強調實驗原理、操作要點和操作方法,告知注意事項及安全等,最后由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按部就班地去開展實驗[3],整個過程學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需機械化、標準化的操作即可。創新型實驗卻能始終讓學生處于不斷思考、分析、討論的學習情境中。從選題開始,團隊之間需要查閱大量文獻并歸納分析,經過匯報與答辯后完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后采集數據并分析處理,得到最終實驗結論。整個過程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和時間不斷探索實驗方案,并且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這一過程學生體會汲取到知識的獨特樂趣與實驗成功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獨立探索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精神[4]。
該校是傳統的中醫院校,有深厚的中醫藥底蘊,在制定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結合了中醫藥特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突出以“保健食品研發”與“中藥養生保健”2 個主要模塊作為主要培養點,擬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5]。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對食品的追求不僅只是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對營養成分高、保健功能好的功能食品需求日趨迫切,所以保健食品的研究和開發成為一大研究熱點。“保健食品工藝學”是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課程涉及到食品科學與藥劑學內容,要求掌握保健食品的資源的選擇、制備工藝、包裝、保藏研究及相關的政策法規等。“保健食品工藝學”共85 學時,其中實驗部分32 學時,安排適當學時開展功能性食品的設計性實驗,切合當前研究熱點及大眾創新創業,既符合廣大人民對健康的追求,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大學生食品學科創新創業大賽、廣西創業大賽等文件要求,大學生作為參賽主體,高校須積極推動廣大學生參與,積極鼓勵教師指導學生。保健食品的開發是熱門研究領域,“保健食品工藝學”有針對性地開設功能食品開發相關創新型實驗,非常適合創新創業競賽。實施創新創業競賽與創新性實驗的結合可分為3 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了解往年創新創業大賽信息,制定符合教學要求及創新創業大賽的實驗大綱,學生按此設計實驗,最終學生完成實驗,教師完成實驗教學;第二階段教師遴選出有潛力、創新性強的實驗方案,并進一步指導學生完善方案,突出創新點,于此基礎上申報創新創業比賽;第三階段獲得立項后,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項目。如此,既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的過程中,科研能力、創新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培養。并且學校對食品專業有畢業實習的要求,這些創新創業項目也可以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內容。因此,以創新創業競賽為導向,指導學生研讀文件,把握研究前沿;以創新型實驗為創新出發點,并在實驗教學中初步實踐,證明方案初步可行,再把課堂所學轉化應用于專業競賽,是創新的再實踐,是學以致用;把創新型實驗作為孵化器,專業競賽為練兵場,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信心得到肯定及增強,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實踐的平臺。因此,開設創新型實驗符合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的要求,通過把教學與專業競賽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初步做到學以致用。
“保健食品工藝學”實驗課程開設了8 學時的“桑葚酒的釀制”創新性實驗,可選擇添加不同輔料、不同工藝路線設計實驗。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根據實驗室條件,設計實驗技術路線,教師點評,完善實驗方案,最后完成實驗。在實驗中,學生了解到桑葚是藥食同源的農產品,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元素、16 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學生發散思維,根據功效特點,以桑葚或其相關產品為研究切入點,申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桑葉青錢柳降糖泡騰片的研制”獲得為學校2019 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校級),并發表論文;“桑葚花色苷酸奶的研究與開發”獲得學校2021 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區級);“桑葚黑糯米酒的研究”獲得學校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還有學生受此啟發,以“桑葚甜酒釀釀造工藝研究”作為畢業研究,并發表論文。作為理工科專業的學生,需要完成畢業論文,經過創新創業大賽歷練的學生,能更加熟練地使用各種信息檢索工具查詢國內外文獻,具有更強的文獻分析、綜述的能力,在完成畢業論文時更顯得從容。因此,把創新創業競賽與創新性實驗教學相結合,既能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并把教學內容延伸拓展到創新創業競賽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實踐的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一項大工程,高校要立足時代發展需要,制定長遠目標。實驗教學是學生創新實踐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創新型實驗。把創新型實驗與創新創業競賽相結合,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保健食品工藝學”是大四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學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課程學習及畢業實習上,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此外,開展創新型實驗需要師生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物力,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進來,獲得鍛煉和提升,這需要進一步的思考。為了進一步發揮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主導作用,學校2021 年開始實施本科生學業導師制,給予師生在學習、科研更多的互動空間。導師的一大職責就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研能力,可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指導,讓學生學有余力的同時參與導師科研項目,為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提供良好的條件及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素質、創業意識。總體來說,在實驗教學中,創新型實驗教學與創新創業競賽結合,能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