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達
摘 要:將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教師可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可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通過研究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作用,充分探討信息技術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從而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結合的重要性,進一步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信息技術;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044-04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s
HUANG Zhida ?(Xiamen Minli No. 2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teach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nsidering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situations,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can us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blem discovery.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ful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deep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mbination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同時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促使每一位教師都自覺地對自身的知識、教學方式、教學方法進行更新與改變,從而能跟上教育領域的發展及時代發展的步伐。將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相結合是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與推手,成為眾多尋求教育改變、落實新教改的重要研究方向與發展趨勢。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相結合,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與方法,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形象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實現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增強。
1.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當前,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學都是在室外操場完成。一般而言,1~2年級每周會安排4節體育課程,3~6年級每周安排3節體育課程,教師根據體育課程安排制定相應的課程教學計劃,開展體育運動的動作講解,隨后對動作進行細化分解,并開展示范,學生根據教師示范動作進行反復練習,隨后教師開展教學考核,完成體育教學內容。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選擇相對應的運動項目進行自由活動。在自由活動中,學生一般會選擇乒乓球、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學生已經反復訓練并練習多次,對學生而言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尤其是男、女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存在差異,男生一般喜歡偏向速度與力量的體育運動,例如,足球、籃球等,而女生則愛好一些溫和的體育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設計相應的符合學生需求的體育項目,但是實際情況而言,體育教學仍然是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體育項目單一枯燥,缺乏新意,因此導致學生的參與性不足、積極性不高。造成這些現象的大部分原因是傳統教學中對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忽視,導致學生體育鍛煉不足,鍛煉時間和強度均不達標,導致目前小學體育教育水平也無法得到突破。在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主要面對的問題有以下四點:
第一,部分學校對體育教育的投資規劃較少,導致校園內不體育鍛煉場地不足或者不規范。第二,在我國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傳統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視體育教育重要性的問題。部分學校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體育課程時長和內容的安排上也有所欠缺,導致學生也對體育鍛煉無法產生重視。第三,學校在體育器材的更新和創新上都有所欠缺,大部分小學選用的體育器材都比較有限,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缺乏一定的創新,也無法符合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點。在一些條件較為落后的小學還會出現球場跑道等基礎設施損壞,路面不平整,對學生進行戶外體育鍛煉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第四,部分教師職業素養的欠缺。目前在大部分小學中已經引入了青年教師,這些新型人才為體育教育帶來了新鮮血液,但是其教學經驗不足,職業素養也有待考量。部分教師缺乏體育教學熱情,缺乏奉獻精神和創新意識,也就導致其在教學工作中無法真正發揮作用,讓小學體育教學出現內容規劃混亂、課時欠缺保障等等問題,還有大部分教師會在體育課中給學生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這不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學方式,也無法提升學生身體素養。
2.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關系
小學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國家教育改革政策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中的關鍵環節。學生在戶外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加強身體素質鍛煉,還能釋放學習壓力,用更自由的形式將思維與身體相融合。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身心能平衡發展,且符合小學生愛玩愛動的天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包含了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訓練兩個部分,理論知識是保障實踐訓練能安全、順利開展的基礎前提。學生在充分掌握了鍛煉技巧、運動原則以及一些急救措施之后,才能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活動,保障其真正能在鍛煉中有所收獲,同時也是學生安全開展運動訓練的基礎。那么在體育理論教學方面,就需要充分融入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關注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相關教學資料進行充分整合,并且利用多元、趣味的形式輸出。在小學體育理論教學中一般會利用到網絡資源以及多媒體投放設備,教師可以現在平臺中找尋主題相關的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可以選擇一些動畫片類型的知識講解視頻,利用多媒體設備投放展示出來。一方面能節省教師課前準備的時間,另一方面還能利用信息技術的趣味性抓住學生注意力,同時加深其對體育理論知識的了解。小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其年齡特征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素,在課堂上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而信息技術的融入,就是利用人的視覺感官來加深其對知識的了解,將其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當中,能打破傳統教學中刻板的教師單向傳輸形式。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能利用生動形象的物體或者畫面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信息技術所涵蓋的豐富資源、多樣的展現形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并且能將體育知識中的細節內容更充分地展現出來。《小學體育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體育課需要綜合運用優化的教學手段,來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讓其獲得體育學習的精神動力和強身健體的方法。信息技術的融入,就是充分符合新課改的新理念,為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3.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方法
(1)室內開展體育課堂教學
在下雨或者需要理論講解時,體育課堂教學就需要從室外移到室內。那么如何將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讓室內體育課程與室外一樣生動有趣就成了體育教師關注和考慮的重點。傳統體育室內教學多是以體育教師講授為主,跟其他文化課程教學類似,教學內容單調無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如果在開展課堂理論教學時,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制作PPT課件,利用多媒體播放體育運動動作相關視頻等,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體育教學的學習氛圍。例如,在開展運動損傷的理論知識講解時,如果只是單純地運用語言來闡述體育運動損傷的含義及預防措施,由于小學生其自身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存在較強的局限性,導致無法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與含義。但是如果體育教師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等形式,直觀地向學生展現體育運動損傷及相關知識,那么學生就可以在腦海中存儲相應的知識,充分理解其內涵,從而實現在室外開展體育運動時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2)體育動作技術的分解與闡述
小學體育教學會涉及一些跳躍、翻轉等體育動作,雖然教師也可以對這些動作進行示范和講解,但是小學生根本沒辦法在教師快速示范中將所有的動作看清楚,也就無法透過大腦對其動作表象進行記錄,實現對該動作的模仿。當這個時候,教師如果只是反復地進行示范,單純地對動作進行重復講解,那么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甚至在這反復的示范與講解過程中讓學生產生錯誤的理解與認知。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將體育動作、動作講解及文字描述進行同步演示,這樣就可以對每一個動作進行不同場景不同角度的詳細展示,讓學生通過慢動作或者不同視角去觀看和理解該體育運動的技術要領,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例如,在教授籃球投球動作時,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籃球投球的正確姿勢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看到正確的投球姿勢,讓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將投球的全過程進行展示,并運用慢動作及暫停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和觀看投球時手部姿勢、起跳、拋擲各個動作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明白各個動作的具體內容,在腦海中形成正確的動作圖像,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
(3)集體體育活動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離不開廣播體操、足球比賽、排球比賽等團隊協作體育項目,但是這類的項目是集體活動人數多、動作技巧復雜,單靠語言的描述無法讓小學生理解和明白整體、整齊、協作配合的含義,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團隊項目的實況,讓小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直觀地理解整體、整齊、協作配合的含義。例如,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觀看一些優秀的廣播體操表演視頻,通過優美的旋律、步調統一的動作及協作配合,讓小學生沉浸其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模仿與學習,從而繪制出當自己身處團隊之中應該起到的作用。然后教師再次對廣播體操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腦海中重復回憶相關的內容,從而更加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及示范,達到更好的體育活動教學效果。
(4)腦力與體力活動相融合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經常會采用游戲教學法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是充分結合了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性的一種形式,小學生能充分發揮其游戲天性,在體育運動中找尋到快樂,在快樂中獲得成長。在游戲教學法中,充分融入信息技術能讓游戲變得更加多元、有趣,也能發揮提升學生體育思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以“動物搬家”為主題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主題活動的內容,讓其利用信息技術搜索大自然中動物的運動行為,觀看網絡視頻學習動物的運動方式。學生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搜索、總結等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可以模仿自己了解到的動物動作來完成“搬家”游戲。例如,學猴子搖擺跳動、學螃蟹側身移步前進、學袋鼠雙膝夾盒跳等,然后將教師準備好的物資進行搬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提升學生自主搜集資料、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充分結合游戲的趣味性起到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學生能在搬運活動當中充分鍛煉身體的各部分肌肉和關節,同時又結合了腦力活動。這種信息技術融入體育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能有更多資源和渠道去了解一些運動方式,同時也豐富了游戲教學的規則和形式,能有效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4.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作用
(1)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驅動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可以讓知識探索的過程變得更為積極而富有趣味。如果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某種類型的課程內容。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其強大的操作功能,制作多媒體課件,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形象直接的展示體育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還能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以情境教學加上信息技術生動形象的表現,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生出探索知識、尋找答案的濃厚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改革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將課堂重新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則發揮的作用課堂的引導者。
(2)運用多媒體教學,方便學生的學習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體育教學,學生學習體育運動需要大量模仿體育動作,通過模仿來轉化成自身的體育動作,因此要想提升體育教學效率與質量,清晰明白的動作表象是其最重要的基礎與保障。那么清晰的動作表現主要來源于教師的講解與示范。例如,在體育教學中的騰空與快速翻轉等技術動作,這些動作相比于走、跑等簡單動作而言,較為復雜,教師通常很難運用語言來對其進行準確清晰地描述與表達,尤其是對于后空翻、跳高等動作,在空中的具體細節與動作要領及技術動作更是語言講解難度較大,無法具體描述,而如果采用教師示范的形式也很難達到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體育教學所要涉及的體育動作細節進行分析與展示,從而解決體育教學涉及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教師無法示范清楚的體育動作,同時通過暫停、截圖等形式將體育動作在空中的詳細情況進行展示及示范,讓學生看清楚每一個內容及技術要點,從而深入地理解體育運動技術的要領及連貫動作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建立完整的體育動作技術的表象,從而更有信心來學習體育,領會體育運動要領,完成相應的體育運動。
(3)通過動態、靜態展示,提升學生對體育動作把控的準確性
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尋找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術的不足并及時修正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在教學過程中,除非體育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獨立指導,不然學生很難發現自身體育運動技能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也就無法改正自己的不足。而即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學生體育運動的技術的問題,但是也并非每一個動作都可以進行很好的示范、指導與更正。而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其中,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生的體育動作或者常常發生的錯誤錄制下來,運用多媒體技術制成課件,然后在課堂上運用計算機將其播放,讓學生和教師一起來思考和分析存在的問題也不足,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運動技術問題及不足,還可以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開展跳遠教學時,可以對班級學生跳遠動作進行錄制,然后根據學生跳遠情況按照考試標準進行成績劃分,并采用小組談論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重點分析、討論起跳、騰空、落地等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然后以小組的形成總結匯報討論結果,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理解跳高的技術要領及動作要求,更深刻地領悟跳高的各項動作細節及技能要求,從而獲得較好的跳高成績,實現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4)觀看大型賽事,實現育人目的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其最終目的是育人。信息技術打破傳統的時間、空間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觀看、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等德育內容,讓思想教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表現性,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達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觀看排球、足球等集體項目,讓學生在觀看中學習排球、足球等體育運動的相關戰術及動作技能,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集體項目中團結、合作、配合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形成集體主義思想,明白團結協作的意義。在冬奧會、亞運會等賽事時,同樣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運動員頑強拼搏、勇于爭先的精神,同時感受運動員獲取勝利,站在領獎臺上目視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心理體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及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是未來開展體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每一個體育教師都應該掌握的技能,體育教師時刻緊跟時代的發展,更新和創造新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視聽的結合,將手眼協調并用,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實現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海霞.淺談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的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3).
[2]董偉.基于信息技術下的體育教學[J].中小學電教,2019(01).
[3]朱夙文.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有效運用[J].體育風尚,2019(04).
[4]袁軍.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2019(17).
[5]尉敏.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J].新絲路,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