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華,劉 冉,朱 青,王 會,樊 琛,程 霜,王 雷
(聊城大學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山東聊城 252000)
“美麗中國”之社會建設中提到,食品安全問題是影響我們最嚴重的十大問題之一,食品安全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1-2]。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質產品越來越豐富,食品安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疫情嚴重,傳播迅速,涉及范圍廣,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安全,更是打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之后,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也會備受關注,與食品有關的法律法規、食品安全體系也會進一步推廣,食品專業人員肩上的擔子會更重,但發展機會更多,無論是企業還是食品專業人員將機會與風險共存。對于企業來說,未來的競爭是質量的競爭,更是食品安全衛生的競爭,對于食品專業的學生來說,將來必定成為食品界的精英、國家棟梁,肩負著食品安全的重任,所以學習并掌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知識至關重要。
近年來,通過對各大食品企業招聘信息的關注,可以了解到在食品企業的招聘職位中,食品質量體系管理員、質量體系材料書寫員非常緊缺,與其他崗位相比,工資要高一些,并且經過幾年的訓練,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都會有一個好的發展前程。因此,如果一開始就掌握相關知識,畢業的時候就能有一個好的起點,能很快融入企業,踏踏實實工作,取得較大的進步。與此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目前大學生就業難、頻繁跳槽等問題,所以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培訓或講授,使其掌握并學會運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知識至關重要[3]。
ISO22000 標準是國際通行的標準,在食品從源頭到餐桌的過程中一路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雖然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是一部非強制認證的管理標準,但被全球30 000 多家企業采用。自從2014年頒布開始,已經使用該標準的國家超過了35 個,該標準由國際組織和食品界專家共同合作制定,ISO22000 標準不僅滿足一般的法規要求,更主要的是協調了全世界范圍內有關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更新,2018 版的ISO22000 標準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推行ISO22000 認證,ISO22000 構筑了一個更高一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在此基礎上,與ISO9000 等相關質量體系相整合,并且也全面覆蓋了HACCP 的全部要求[4-5]。認證企業對于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都有數量和素質上的要求,都要求相關人員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知識。因此,鼓勵食品專業在校大學生參加ISO 體系內審員培訓,或者學習并掌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知識、快速融入企業和社會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要求在校期間,食品專業開展食品安全體系知識的傳授[3]。
前幾年,聊城大學特別關注對ISO 體系知識的傳授,曾慶華等人[3]提出對食品及相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進行ISO 體系內部審核員培訓的必要性,學校委托國培認證培訓中心,主要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微生物、管理、機械、化學等專業的學生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2 個方面:ISO22000+ISO9001 相關知識,參加培訓的學生可以拿到內部審核員資格培訓證書(雙證),這樣就節省了時間。近年來,進行內審員培訓主要是學校與相關機構協作培訓、請專家舉辦講座、設置相關課程等方面進行,雖然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但只是限于拿到證的想法使學生的能力仍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3]。由于以后企業對學生是否有內審員資格證沒有嚴格要求,只要學生具備相關的知識,并在就職后能很快適應企業要求、融入企業的工作就可以了,但實際上目前企業對應屆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學校和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與時俱進,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做好學校和社會的銜接。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特制定幾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于環境、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大,經過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培訓,不但可以增強就業競爭力,而且幫助學生在參加工作后能迅速抓住重點,將自己學到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方法應用到實際生產中,能很好地提高企業的業績,從而為自己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大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經過培訓,長期活動在食品生產一線、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第一手資料的培訓專家,能將前沿理念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識,與企業標準接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實現“零距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擬選擇國通認證技術培訓中心為合作培訓單位,校方負責宣傳招生、收費工作及免費提供培訓場所;為國通教師安排食宿,食宿費由國通負責;國通派教師講授所有課程,并提供教材、證書,同時提供宣傳資料的郵寄費用;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培訓價格,使學生不但獲得知識,而且拿到證書。培訓中心的教師大都具有企業培訓的經歷,有著豐富的企業經驗,對于企業文化、企業環境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同時又具備事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所以既能培訓基礎知識,又能指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校的授課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同時進步。隨著時間的發展,學校自己有了優秀的師資,授課可以由學校教師完成,這樣既能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提供給教師一個鍛煉的機會,又能方便學生。經過系統全面學習食品安全管理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標準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及內部審核知識,經考核合格后具備食品安全內部審核員和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能力,可成為組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主導力量。
雖然用人單位對于學生是否持有內審員資格證沒有要求,但食品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還是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在畢業后迅速融入社會。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系針對性地在大二下學期開設了專業教育必修課“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并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把該課程設為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食品安全基礎理論,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的意識,并能運用于檢驗監督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同時掌握現代食品控制技術和ISO、HACCP 等一系列的體系,為培養具有現代食品質量控制技術和能力的專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礎。
在該課程中,前三章主要講解的內容包括食品安全概論、食品中生物危害、食品中化學危害、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接下來的幾章主要講述食品安全控制,緊緊圍繞著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的內容開展,采用案例教學法、啟發探究式教學方法等深析GMP、SSOP、HACCP、ISO22000 等標準的基礎知識、原理和運用。為了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大量的案例、圖片。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趁熱打鐵,進行習題講解和答疑,模仿企業環境,讓學生做主人公,分組進行討論和講解。并且拿出一個認證的全過程,對審核的啟動準備、現場審核、審核后續活動等進行模擬。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GMP 提高食品專業實習教學實效的案例,李修剛等人[6]對GMP 課程進行了教學研究及其改革探索。汪福源等人[7]對GMP 實訓車間現場教學進行了研究,將理論講解與動手操作結合起來,保證了學習效果。趙仁發等人[8]針對生制速凍牛排的生產,闡述了體系在其中的應用。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所開設的課程非常廣泛,其中“食品工藝學”包括了“果蔬貯運與加工學”“畜產品加工學”“糧油加工學”“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及其他課程,均涉及到食品安全設計的問題,每門課程都要求把ISO 體系內部審核員培訓知識和該課程所講的內容結合起來,把HACCP、GMP 等知識結合其在食品工廠中的應用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使食品安全體系知識進一步鞏固。課程結束后,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和實習,選擇通過ISO22000、HACCP 認證的企業,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進一步掌握住,理論聯系實際,把知識學活、學透。這樣下來,學生不僅理解了體系的內涵,也能游刃有余地進行應用。
從2019 年開始,針對大三的學生安排了專業實習,在第六學期,提前完成理論課程,利用2 周的時間帶學生去相關的企業進行生產實習,讓學生身臨其境,根據自己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經驗值,從而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鞏固提升了專業技術。具體做法是把學生分成幾組,奔赴不同的企業,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方案,使學生盡量經歷各個部門的工作,為了學生熟悉實踐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知識,提前給學生進行培訓和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提前經歷了企業工作的情況,回校后重新設定自己的大學計劃,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收獲很大,無論在分析問題方面,還是解決問題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進入企業后,能很快融入企業。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專業教師大都沒有企業經驗,實踐經驗比較缺乏,在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的同時,教師也會融進企業,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并針對企業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更好地了解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為了配合學院完成校外實踐教學,學院委托教師積極聯系業內優秀企業,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和實力雄厚的金鑼集團達成實習協議,并多次和企業有關部門溝通交流,制定出了適合學生發展的實習方案,并為學生爭取到系統全面的實習內容、良好的食宿條件及不菲的實習報酬。在企業的2 周,學生經歷了所有的過程,工作人員帶領學生進行入職前的體檢、建檔、打卡、參觀與培訓。通過參觀集團的健康科技館、熟品車間、屠宰車間、茶山、萬畝荷塘,學生對金鑼集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時為接下來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依次在高低溫車間、化驗室、調理品車間、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專業生產實習。車間的集體工作與團隊意識著實震撼了參加實習的每一位學生,工人們嚴謹的工作態度也讓學生連連稱贊。學生深入車間工作,認真學習,吃苦耐勞,也得到工人們高度贊揚。此次生產實習經歷令學生深深感慨,今后一定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找出自身與社會需要的差距,將學到的專業技能帶到以后的學習當中。
學校、學院鼓勵邀請行業有名望的專家來做報告,為此專門增設一個欄目——聊大講壇,學校和學院分別報銷專家費用。近年來,聊城大學不但邀請高水平大學的教授來做報告,而且邀請企業中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學校進行交流。同時,選派優秀教師到高水平大學和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習交流,曾多次到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食品專業強校進行教學科研學習,不但拓展了視野,而且了解了國內外最新動態和研究進展。學校還委派教師到企業歷練,并且派教師參加新出臺的食品安全體系知識的培訓,與時俱進。通過這些學習交流與歷練,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穩步提高,為培養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科技的發達,線上教學逐漸走進高校教育領域,但由于各種原因,推行速度極其緩慢,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使線上教學迅速發展。手機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使用手機的地點越來越廣泛,時間越來越長,目前手機的廣泛應用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為數不少的學生在課堂上也使用手機,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9]。相關問題引起了教育部門和相關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關于大學生使用手機相關問題也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10]。
各大高校想盡辦法對學生使用手機的行為進行限制,有的學校甚至通過扣學分的形式禁止學生玩手機,明文規定不能帶手機進課堂。教師也循循善誘、苦口婆心地教育學生不能上課玩手機、課下也要少玩,但越是壓制的火苗燃燒得越厲害,學生用手機的時間并沒有減少,學生的注意力也沒有回到課堂上來。隨著教育的改革,慕課和網上教學鋪天蓋地,云班課、超星學習通、智慧樹等數不勝數,網絡的時代已經來臨,控制學生用手機已經變得不現實,互聯網+高等教育這一嶄新的教學模式走進了高校校園,也要借助這個優勢,采用線上、線下教學的方式,合理利用手機對學生進行培訓。這樣就能讓學生及時了解食品安全狀況,方便、快速地閱讀相關的案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新老學生QQ 群、微信群和資源數據庫,方便學生學習交流。及時掌握前沿動態,跟蹤學生將來發展情況,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每上一門課,都建立學生交流群,并經常在群里和學生交流,不管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大部分都收錄進來。由于大家所處的環境、層面各不相同,知識、信息相互補充,就形成一個資源豐富的交流平臺,為升學、就業、信息共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還收集建立了本領域的研究生導師相關信息數據庫,本領域的相關企業信息數據庫,為學生考研、就業提供參考。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無論是生產實習還是畢業實習,學生都能抓住食品質量控制的重點,合理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多次被企業領導稱贊為有智慧的學生,畢業后就業率名列前茅,有的學生在畢業實習階段就直接被企業相中,鑒定合同留了下來;通過問卷調查和跟蹤,畢業學生的跳槽率迅速降低,而且學生素質高,成長快,很快成為企業的棟梁。
“美麗中國”之社會建設中提到,食品安全問題是影響我們最嚴重的十大問題之一,食品安全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ISO22000 標準是國際通行的標準,在食品從源頭到餐桌的過程中一路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通過提出食品及相關專業在校大學生掌握ISO22000 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并對食品及相關專業開展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知識傳授的實施方法進行了探索,為解決目前食品等相關專業大學生就業難、就業初期頻繁跳槽等問題,并能改善中國食品安全現狀找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能明顯提高食品專業大學生的安全意識、解決食品安全的綜合能力及就業競爭率,但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