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梅
(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涉縣 056400)
隨著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優勢,近些年來,中職教育為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技術骨干,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尤其是在現階段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新形勢下,電工電子專業成為中職院校的熱門專業,受到了很多中職學生的歡迎和青睞。
電工電子專業作為中職學校的基礎專業學科,在學習上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如果專業基礎沒有打好,會成為后續學習的障礙。因此,改革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優化教學模式成為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的關鍵。如果在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活動中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勢必不會產生學習興趣,也會造成知識面狹窄,難以應對畢業后的工作實踐。針對這種情況,越來越多的中職院校開始嘗試改革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方法,采取多種形式的混合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和實驗教學,加強電工電子專業實習教學,力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
筆者所在的中職學校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嘗試應用混合教學模式創新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模式,重視加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把專業教學的目標與學校長遠發展的目標作為教學的總體目標,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筆者就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中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談幾點體會。
混合教學模式就是在以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借助并充分運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進行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來輔助專業教學。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易于理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引導他們深度思維,深入探究;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積極幫助中職學生拓寬知識面,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深層次地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挖掘學習潛力,鞏固專業知識。
2.1 學生缺乏對專業學習的熱情。首先,電工電子專業的理論知識通常比較抽象,如果只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難以理解,在學習過程中也常會遭遇許多困難。如果專業教師沒有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很可能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喪失學習電工電子專業知識的自信心,自然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肯定也不會好。其次,學生由于被傳統的教育模式與定式思維所束縛,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再次,專業教師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單一化,而且教學內容死板枯燥,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導致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學生也不愿意配合專業教師的教學。久而久之,學生即使擁有探索專業知識的熱情,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
2.2 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不足。首先,中職院校的教學設備不足,已有的教學設備陳舊,得不到及時更換更新,無法與當前的教學活動相適應。部分中職院校對于“混合教學”的理解存在誤區,不會在多媒體教學設備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其次,目前專業教師明顯缺編,很多專業教師都是其他專業改行過來的,這些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就盲目上崗,自身又不去進行專業學習,而且大部分教師歲數偏大,接受新事物和新模式的主動性不是很強,年輕的優秀教師嚴重匱乏,有些專業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對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并不熟悉,甚至不明確相關操作步驟,導致混合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內部的開展與落實遭遇瓶頸。所以,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占主要地位。
3.1 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將教師放在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聽課的聽眾。隨著以生為本教學觀念的轉變,我國中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遵循這一重要理念,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切實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教學時必須充分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明確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位置關系,真正將中職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同時,在開展與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時反饋,恰當的評價,然后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靈活調整變通當前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促進中職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2 滿足“多元化”的基本原則。在設計與實施混合教學模式的時候,專業教師應當重視多元化這一基本原則,既要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注重學生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及時鞏固復習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專業性較強的練習題、分析題等進行專業訓練,鞏固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與此同時,專業教師還應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在備課時精心挑選視頻案例,精心制作微視頻、課件和動畫視頻等,使原本抽象的、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具象化和形象化。
4.1 課前讓學生應用微課視頻自主完成預習。課前預習時,專業教師應當對教學要求以及標準進行研究,并進行深層次挖掘,探索與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合理預測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教學目標的需求,從而對實施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規劃與設計,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安排各環節時間、選用教學方法等,最終形成切實可行的混合教學預習指導模式。例如,在進行《電工基礎》“電壓和電位”屬于教學的重點,因此,專業教師可以提前將課程中的概念難點、電壓與電位之間的關系等作為依據,制作電壓與電位相關的微課,并將微課上傳至專門的線上教學平臺,要求學生根據微課內容自主完成預習。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之后,可以將預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上傳至平臺,教師要及時了解,從而掌握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為后續開展課堂教學做到心中有數。
4.2 課上綜合應用混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學時,專業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預習時存在的不足,以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緊接著按課程設計進一步開展課堂教學,同時積極引導所有學生就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及合作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課堂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必須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高度關注并及時反饋,進而靈活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4.3 課后綜合應用混合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轉化。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要將知識延伸至實際生活中,可以設計一些實踐作業,促進學生自主完成,實現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轉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專業知識,而且積累了更多的應用經驗,也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除此之外,如果學生在完成課后練習題或者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存在疑惑,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進行實時答疑,一對一指導,對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的學習問題,專業教師要重點講解,指導學生采取針對性解決問題的策略,直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綜上所述,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師要秉承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肩負起培養專業人才的責任,通過在專業教學中實施混合教學模式,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優質的專業技能人才,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