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麗
(石家莊市欒城區(qū)冶河中心小學 河北 石家莊 051430)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興趣,改變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多媒體技術已應用到各學科教學中。多媒體集聲、文、圖、視頻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領悟數學知識,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如,教學“圓柱圓錐側面積”時,教師分別制作了圓柱、圓錐圖形展開的動畫課件,通過動態(tài)的展示,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圓柱、圓錐由立體結構轉變?yōu)槠矫鎴D形的變化過程,對圓柱、圓錐的側面一目了然。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實現了樂學而又易懂。
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小學生年齡小,膽子小,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怕老師,不敢發(fā)表意見,這些現象嚴重制約了有效課堂的構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師尊”的“架子”,用親切的話語、和藹的態(tài)度與學生一起玩、一起學,互動互學。如,教學“認識使用人民幣”內容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超市購物的小游戲,教師扮演顧客,學生扮演收銀員。在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游戲中,學生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使用人民幣。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既拉近了師生關系,又為高效課堂創(chuàng)設奠定了基礎。
小學生愛玩,好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數學學科特點與學生身心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勤動手、勤思考,在玩中學,在玩中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學“多邊形”時,讓學生拼玩七巧板,學生通過拼玩七巧板,認識了各種圖形。在拼玩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幾種圖形拼湊成一種圖形,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應用。通過動手實踐、玩中思考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做到了自主學習,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真正實現了有效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要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要教師會教,還要學生樂學,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實現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