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學忠
(甘肅省宕昌縣兩河口九制學校 甘肅 宕昌 748505)
語文學科涵蓋了眾多的內容,受新課改的影響,大部分語文教師都在嘗試創新教學形式,但由于沒有掌握好的方法沒有真正發揮促進教學效果提高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應該針對課堂教學積極地開展自我反思,總結教學中現存的不足之處,對新課改的基本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對語文教學形式進行合理選擇,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的反思是對教學情況的總結,能夠在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也是對自身能力欠缺的有效提醒,所以,教師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不斷的實現自身進步,進而逐漸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方面,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及時總結現階段的教學情況,便于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對教學模式、教學設計和教學進度進行調整,達到良好的教學預期,有效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反思時可以學到他人的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獲得教學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反思后需要解決發現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豐富自身知識儲備,為教學實踐提供更充足的理論支撐,使教學實踐更加的權威,可操作性也更強,教師在不算的反思中也會更有底氣和自信,課堂教學也會更加進步,有利于和諧教學問題的構建,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常思常新,新的想法往往都是在不斷地反思中得到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來促進自身教學觀念的更新,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會學會逐漸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讓自己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促進自身知識結構的豐富,更好的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創設更多的教學情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1 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真正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才能夠愿意將精力和時間用在這件事上,帶著滿滿的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做事的效率;相反的,如果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就算是逼迫著完成了,心里也是有千百個不愿意,無法獲得預期的質量。學生們自小說漢語,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語文就是漢語組成的,能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呢?學生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就無法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會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提高重視度,這就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較大難度。但是,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它固有的規則,日常交流要求我們要會說,但會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通過學習來真正了解漢語的規則,這樣才不會在被問到為什么會這么用時就只會用“用久了就習慣用這種語言了”來回答。真是因為他們對語文的學習不感興趣,也就有的考試是的個位數成績。此外,與語文學科與數理化等學科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前者的學習是靠日積月累,短時間內不可能收獲過于明顯的學習效果,學生們在看不到學習效果的時候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2.2 語文教師的引導作用不足。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但是被有些教師錯誤的理解為:學生是主體,就讓學生自己學習,就不用口干舌燥的講那么多知識點了;還有些教師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討論,初中學生沒有較強的自制力,如果不及時控制局面,學生們討論的話題就會偏離語文知識點,變成說閑話,課堂秩序得不到及時的維持就會亂成一鍋粥。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與自學是兩種安全不同的概念雖然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但是教師也要發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在將課堂還給學生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是任由學生隨意發展。初中生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心智,自主決策能力和對事物的分辨能力都比較弱,學生們自主學習無法收獲理想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積極地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掌握學習的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3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不當。新課改不斷深入,血族合作學習模式逐漸被應用到了教育教學中,這一學習模式的優勢體現在對學生團隊寫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方面。但是,在應試教育和教學進度壓力的雙重影響下,部分教師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大多是應付了事,形式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無法發揮真正的教學價值。但也不乏部分教師不分時宜的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全部的教學內容中,每節課都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課堂秩序難以維持,學生也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也無法收獲滿意的教學質量。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深入的思考,否則就無法感悟其真正的內涵。
3.1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的地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致都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對于教師說的化學生可能會左耳進右耳出,但是教師說的話卻沒有人敢違背,言聽計從,無論是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堂以外,對于教師的觀點和要求學生們都是無條件的接收,長期處于唯教師是從的環境中,就會壓抑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新課改的提出為改變這種局面創造了有利契機,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學會“放手”,學生的思考空間和時間才會更多,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教師也要改變高高在上的姿態,多多與學生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在平等對話中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解,發現并擴大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更有自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會逐漸提高。同時,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方向,全身心的進入學習狀態,逐漸實現自主學習。
3.2 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選擇。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工具和知識來源就是教材,但有些教師沒有將教材進行有效利用,教學效果始終差強人意。教師應該明白教材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中有著廣泛的內容,這樣的編寫是出于教材適用性的考慮,其中不乏一些不切實際的內容,教師如果不指處這些錯誤并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就是向學生傳授錯誤的知識,這會個學生帶來可怕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這樣的權威也不敢挑戰,將官方出品視為精品,學生的質疑能力就會被抑制。所以,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對腳下進行認真鉆研,及時糾正教材內容中存在的不足和錯誤,對教材的使用部分要進行適當調整,不能逐字逐句的進行講解,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增減,有效創新,打破教材帶來的束縛,直接摒棄不切實際的內容,適當擴充具有教學意義的內容,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面的拓展。
我們以《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為例,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梳理,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在教學工具的輔助下通過舞臺劇的方式將課文演繹出來,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特點,使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特征建立進一步的認知,對作者表達思想感情建立更深的感悟。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
3.3 靈活運用小組探究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學生對這種學習模式十分推崇,剛反應用到了教學中,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實現全員參與,學生們各抒己見,展開思想的交流碰撞,獲得的啟迪也是常規學習模式無法比擬的。然而,有些教師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和應用限度沒有很好的掌握,過度使用的情況也是常有的,有些教師為了方便自己常常一刀切,無論什么教學內容都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認為讓學生們一起討論就是合作學習,事實卻并非如此,學生對課文的了解和認識是小組討論的重要前提,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將自己的觀點確定下來之后,才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在小組交流中得出新的更有趣的想法。此外,滿堂灌的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是不正確的,值得討論的教學內容才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反之就是浪費課堂教學時間。所以,教師要在合適的時機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還要考慮討論時長,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教師也要注意在分組時將優等生和學習基礎相對差一些的學生之間的穿插,避免優等生“唱獨角戲”的情況。
我們以《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為了更好的對阿長的人物特征進行分析,教師要讓那個學生先對課文進行熟讀,將自己的觀點總結起來,并從文中找出自己提出的觀點的依據。隨后將學生按照優等生和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穿插的方式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各抒己見,在結合所有觀點的共同之處進行總結概括,最后選出一個學生作為代表向教師講述本組的觀念。通過這樣的小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鍛煉,還能夠考查學生是否具備小組合作意識,能否重視集體利益。在比如,教師在講解《背影》一文時,文章第四段寫到父親“本已說定不送我”,卻“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父親在什么樣的心理掙扎后才做出這樣的決定?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說說自己的見解,對父親細膩的心理活動進行體會。教師可以在學生們討論后進行總結“這世上最愛我們的人就是父親和母親,他們在面對我們的叛逆時總是十分包容”,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實現對文章主題的升華,學生們在品讀課文時也會融入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小情感,回想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小細節,感受父母那份隱密又無私的愛,教會學生尊敬父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3.4 提高教師素質。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重要職責就是洗滌人的心靈,除了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外,教師還要將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準則教給學生,所以,教師自身素質是否能夠滿足教學需要十分關鍵。一方面,教師要重視所授學科方面的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的提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但是教學的基礎是其自身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與理科不同,語文學科在知識的積累和更新方面比較重視。一些教師習慣墨守成規,沒有及時的更新自身知識儲備,造成自身知識斷層,仍然將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有一些教師在懶惰心理的支配下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識,認為初中時期的學生也不必接受太多新的知識,事實卻并非如此,各個年齡段都需要積累知識,一點點偏差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跟隨知識的更新腳步,對于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要第一時間掌握,促進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實現自身知識儲備的擴充,始終保持“較真兒”的求學態度。其次,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也是十分關鍵的,師者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既是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又是被學習的模范和榜樣,除了父母以外,教師是第二個與學生常伴的人,特別是心智發展尚不成熟的初中生,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都來源于對他人的模仿,父母、老師亦或是同伴,尤其是教師,自古以來教師在學生心中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教師的無意之舉就有可能影響學生良久,甚至一生。
3.4 創新評價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重視知識教學而輕視結果評價,教師受教學任務和工作時間的限制,只會對所布置的作業進行“√或×”的評價,一些想通過作業了解自己學習情況的學生受到很大的打擊,長此以往,學生的期待值就逐漸清零,積極性也就大大降低,教師的評價也就不在如學生心中所想的那樣重要。再者一直以來教師評價就是作業評價的主導,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教師評價會存在片面的問題,對于學生整體發展和綜合性評價的實現較為不利。所以,教師要重視多樣性評價方式的運用,通過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任務的評價,讓學生接受針對性的評價,昂成績平平的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能夠因此獲得學習動力和興趣的提高,使學生心中逐漸升起內驅動力,驅動學生長久的自主學習。我們以《故鄉》的教學為例,文中寫道“我躺著,聽著船底潺潺的水聲……又大家隔膜起來……”家時可以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圍繞水聲和宏兒以后見面的場景進行續寫,并將自己所寫展示給同學們,通過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分析其中的優缺點,再由教師做最后的評價,表揚表現好的同學,鼓勵稍差的學生,同時也要提出值得表揚的地方,培養學生敢于表達的信心。
在初中階段,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教師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始終堅持固有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沒有追隨新課改的步伐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提高。所以,教師要學會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多方面分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通過學習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語文學科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