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艷
(江蘇省沭陽縣廣州路小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英語詞匯的學習是英語學科學習的基礎部分,英語單詞積累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發展。在當前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入了任務型教學方式,通過任務的設定加強學生詞匯的學習,使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提高詞匯學習效率,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是學生正式接觸到校園教育的階段。該階段的學生由于在之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個人能力水平還是思維能力水平都處于發展中時期,為了有效加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多方面能力,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采用任務型教學的方式,任務型教學方式主要以學習的具體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保證學生能夠通過各種任務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獲取知識。
2.1 堅持目標明確的教學原則。小學生學習英語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目的性不夠強,并且學習動機不夠明確,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進行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的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性格等特點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來制定出明確的學習任務。當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隨后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就會想發設法的完成學習目標。另外對于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教師要向學生明確的表明任務目標并且讓他們能夠知道完成任務后要學會利用英語去做什么這一重要的觀點。
2.2 注重真實性的教學原則。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的設計時,要對以下幾方面做到重視:首先是對語言材料的選擇要盡量的真實,選擇的語言材料不僅要富有趣味性還有具備一定的真實性,要和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下去利用這些語言材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設計的學習任務也要和學生的生活有某種聯系,而這樣的聯系要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經歷以及實際等,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任務型學習,使學生能夠在一種更加自然和真實的情境中體會和感悟語言知識。
2.3 加強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的原則。任務型語言學習的最主要的一項特征就是提倡參與性的學習方法,方便學生通過進行體驗、交流和討論等形式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課堂當中依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學習任務的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掌握,對舊知識進行整合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發展學習的策略。而在交際任務的階段當中教師又是任務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以及監管者,在活動進行完畢之后還是評價者,因此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2.4 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教師對教學任務的設計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針對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和幫助。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當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從而有效的實現小組合作,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完成任務并在完成的過程中感受成果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1 在課前預習中的實施策略。任務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完整的教學應當包括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實踐三個環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極容易忽略課前預習環節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下,教師要重視課前預習環節,通過設計預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來進行預習任務的設計,將單詞和短語進行分類,使學生通過預習對詞匯有個初步的認識。
例如,以《My schoolbag》的預習任務設計為例。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已經學習過一年英語的四年級學生,此階段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本節課的學習是在三年級的基礎上在此學習有關學習用品的話題,此前學生也積累了關于學習用品的詞匯,因此在這次預習任務設計中,教師就可以結合課后的單元詞匯表進行設計。教師可以采用設計預習單的方式,讓將本單元中的schoolbag、maths book、English book、Chinese book、storybook、candy、notebook、toy、key、lost、so much、cute這些詞匯進行分類,引導學生可以結合圖片教材中的圖片來分類,要求按照自己的分類標準將詞匯進行分類。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就會對詞匯有一定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得預習過程沒有那么枯燥,還達到了預習的效果。
3.2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實施策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是最受教師及學生喜歡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方式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體現,合作學習方式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同時也重視教師引導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互幫互助、共同探索等方式去完成任務。
例如,在《we love animals》的教學中,本課圍繞幾只小動物展開對單詞的認知,因為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在學習方面會更加的容易。三年級的學生初學英語,英語功底很薄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形象再加上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呈現具體形象,將cat、dog、monkey、duck、panda、rabbit的形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地將單詞與圖片中的內容相聯系。在單詞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單詞的記憶與認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內成員分別扮演“小老師”,帶領大家領讀單詞。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我說你學”的游戲,每個成員輪流說出動物單詞,其他學生來模仿動物的聲音或者是動作形態。通過這樣趣味的方式讓學生積極表現自我,體會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活動中增強自信的同時加深對英語單詞的理解與認知。
4.1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加詞匯學習興趣。任務型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之處在于,任務型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運用任務的方式使學生主動融入到探索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對單詞進行理解并記憶,記憶的方式則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詞匯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任務型教學方式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教學弊端,大幅度提升了學生詞匯學習興趣。
例如,以《My Week》的教學為例。本課要求學生會讀、會說、會寫動詞短語wash my clothes、watch TV、do homework、read books、play football,且圍繞“Do you often read books/on the weekend?”“Yes,I do/No,I don’t”以及“What do you have on.I have.”的對話形式對別人周末活動進行詢問并回答。而本次教學過程所采用的方式將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通過游戲式教學法,在對話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與應用。教師在授課環節播放動畫,將對話內容整體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subject does John love?”“Who's John's music teacher?”“What does John's Grandpa on Thursdays?”聽錄音并在聽完后回答問題。整個教學環節在任務驅使下,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趣味十足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對話快速掌握詞匯的含義,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2 鼓勵學生參加活動,加深詞匯理解記憶。任務型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符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需求,使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詞匯的教學重點不僅僅在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及記憶,還在于學生對詞匯的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以完成問題或者任務為主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任務或者問題游戲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同樣地也是以《My Week》教學為例。在新課教學結束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教師將制作好的星期卡片貼于黑板之上,卡片正面為星期單詞反面為科目單詞。并進行問答練習“What do we have on.I have.”學生帶著問題上前翻動卡片作相應的回答,或者是進行“拍單詞卡游戲”,請一名同學上前,指向科目單詞,其余學生機進行表述:We/I have.on.或請一名同學上前,指向一個星期單詞,并進行發問:“What do we have on.”邀請另一名學生按照課表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作答。在進行了鞏固游戲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對話發生的情境。在這樣的方式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詞匯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的詞匯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能力的同時培養自信心。
4.3 評價任務完成結果,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任務型教學方式,教師同樣也要注意對學生任務完成結果的評價。任務型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及時地給予評價,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所出現的各種情況給予客觀、中肯的評價。肯定學生的優秀表現,采用正面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針對學生在完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教師也不能不理睬,更加不能運用迂回婉轉的語言來進行評價,應當直接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并為之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或者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的策略,以此來促進任務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以“電話交流”為例讓學生設計對話內容時出現了這樣一組對話內容:
A:Hello?
B:Hello,Nancy? This is Jun.
A:Hi,Jun.How are you?
B:Fine,thanks.Is Bill home?
A:He's not at home now.
B:Do you know where he is?
A:No,I don't.
B:What time will he be home?
A:I'm sorry. He didn't say.
B:Please tell him to call me when he comes home.
鑒于學生在整個對話設計中的表現,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肯定與贊賞,但是在對話內容方面教師還以引導學生再進行豐富,將對話內容更加貼近生活。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加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詞匯的應用,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無論是在教師的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能力方面都有起到了巨大的影響。在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背景下提倡教師積極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的喜悅。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都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應用為目的、以學生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途徑。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式的時間空間,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任務型教學的設計不僅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情境的真實性,同時還考慮到了任務的難易程度。在任務設計過程中如果任務難度較為簡單,則達不到訓練的目的;而訓練內容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就容易造成負面影響,挫傷學生積極性與自信心等。因此,教師在設計時一切都是以實際出發,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前通過預習任務的設計,使學生提前學習有關知識,在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完成了任務。而在學習過程中設計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獲得完成任務所必需的知識、能力等直至最終完成任務,這一過程則是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基于任務的詞匯教學是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掌握詞匯的一種方式。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熟記詞匯的含義及拼寫方式,還能正確掌握使用詞匯的實際情景,加強了詞匯的應用能力,正好貼合了新課程標準的所提倡的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思想。
不僅如此,教師通過將任務型教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不僅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了學生合作精神的發展。實施任務型教學方式無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甚至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任務型教學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以此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握,以及語言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方法為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教學道路,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驅使下主動探索,利用各種任務形式來加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與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詞匯量,為今后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