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江蘇 宿遷 223900)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要培養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推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是當前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要改變當前使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找出更加適合當前的教學方法,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作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師,要主動承擔起重任,將創新教育落實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來,盡力地培養學生,塑造學生,來為社會提供優秀的人才。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尤其是出生在信息高速發展時代的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高科技的東西來學習知識,所以他們的知識面相對比較廣闊,有很多的知識,在上課前就已經有所了解,因此,教師在備案的時候也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但是當前的教師備課工作依舊是比較傳統的模式,對于知識的講解,拓展方面也還不夠充分,雖然部分的老師學會了運用多媒體進行備課,但是也造成了過度依賴多媒體的情況產生,使知識點變得過于復雜。當前,一般依賴于課堂的教學,并沒有布置關于課后的作業,或者是布置的作業量較少,甚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要依靠學生自主來完成。當前,學生迫于應試考試的壓力,其他科的課業壓力較大,就會對歷史的學習產生疏忽,畢竟每天學習其他各科知識都很累,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就會缺乏主動性,所以不利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初中歷史教學的老師過多地依賴于課本,教學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思想教學中,過多的側重于對于知識的傳授來達到某個分數的目標,缺乏對于學習方法的講解,教師難以建立以學生自主水平提升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的授課壓力也不斷地增加,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待提升。初中的歷史學科是一門可以提高初中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學科,因為初中歷史的知識點,很多都是以故事的角度進行講述,這樣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當事人所存在的歷史時代,社會背景,社會環境等等。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趣味性不強,無法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影響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教師的教學活動也無法順利的開展。初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不高,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于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也就不高,不能很好地反饋給教師課堂的教學效果,導致教師的教學情緒也無法得到緩解,課堂效率也由此降低。
2.1 健全相關的機制,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初中歷史課堂的創新,首先是教師的創新,教師在教學創新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探究和創新相關的教學模式,不局限于常規的教學模式,努力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時代在進步,初中歷史教師也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反省,不斷地進行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知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個人道德的修養,進一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綜合水平。
2.2 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創造新的教育模式與方法。在以往的教學活動當中,多數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學,往往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會喪失對于初中歷史知識的興趣。但是學生進行學習就是為了得到更好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互相地探討和交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而教師要扮演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可以得到自由全面地發展。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活躍力和創新意識也可以得到培養,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當前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來。在日常的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活躍歷史課堂的氛圍,讓課堂的氛圍一改往日的沉悶氣氛。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活躍氣氛,例如,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彌補各自的不足,共同的進步。也可以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問題,通過教師問答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活躍性,讓學生踴躍來回答問題,活躍課堂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得到培養。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學生也會更加喜歡歷史,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空閑時間去探索自己所感興趣的歷史知識,鼓勵她們去創新。在師生問答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好的想法,要多多地贊揚,對于學生所提出來的問題,也要進行仔細的思考,并對該問題做出回答。要日常的和學生分享一些觀點的見解和理解,感受學生們的想法,讓他們意識到創新的力量與美好。
2.3 創建新的評價機制得到老師好的評價??梢缘玫綄?、調控和鼓勵的作用,所以,教學評價體制的創新,對發揮教學導向功能,促進教學創新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以往的教學評價只是出于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對于分數的追求,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學生對于老師給予的評價是非常重視的,當得到表揚和肯定時,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當然,若老師給予評價不客觀或者是錯誤的評價,也會打消學生對于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也要認真適當地把握好對于學生的評價機制。在新的評價機制的基礎上,要關注老師平時的教學水平,更要注重教師對于學生的日常評價,不能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無論學生表現的好與壞都進行稱贊或者是表揚,一味地肯定或者表揚,只會讓學生有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正確得當地評價學生,也要對學生的不足指出并改正,這樣可以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向著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標為之努力,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2.4 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教師,學生通常是懷著尊敬敬畏的這種心理,在中國也已經存續了幾千年。雖然這是表現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地擴大,這種關系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教育模式的要求,所以教師在創新教育模式的同時,也要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地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不再害怕老師,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積極的幫學生解決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度過自己心里迷茫的階段,心理上的煩惱,亦師亦友,通過這種模式來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地發展。
2.5 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果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重中之重。在日常的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各種環節環環相扣,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會對創新產生的沖動,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探究,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并提出自己所理解的問題。興趣是每個學生學習時的最主要因素,在進行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時,人們的工作能力能得到非常巨大的提升,類比到教學之中,所能起到的教學效果也是非常強大的。當學生們對于歷史課堂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時,他們也就能讓自己的學習效率提升到原來正常水平的好幾倍,也就讓初中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著更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興趣為開發點,為學生開發出更多的能夠讓他們產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歷史知識短片,或者向學生提出更多具有探索性和啟發性的歷史問題,再把這些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自然就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興趣程度。
2.6 避免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在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需要理解的歷史知識,學生通常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考試或者是提問,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所要講述的內容,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讓學生避免有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學好歷史學科的理念,讓學生們明白學好一門學科,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掌握一些有用的學習歷史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更加輕松愉悅地掌握知識,從而產生對于初中歷史這門學科的興趣,更加積極地和老師進行互動,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精心地設計各種環節,將學生吸引到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來,進行有效地互動,讓學生更容易地了解所要講述的歷史知識,共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更加熱愛初中歷史這門學科,從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2.7 加強教師專業能力素養的提升。教師尤其需要重視初中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對于他們主動性的發展和培養,因為對于新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并不是像以前一樣把課堂攥在自己的手中,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達給學生即可,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把教堂的主動權和主導性轉移到學生手上,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發揮主動學習的能力。但是這其中也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指導,才能讓他們進行正確的自主學習,如果只是放縱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進行學習和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讀和理解以及背誦,最后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分組進行討論,得出相應的學習結果。這樣的方式看似非常自主和自由,但其實已經欠缺了最重要的教學本質,也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雖說目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階段,也代表著學生具有完全的主導地位,但在專業性上來說,教師還是應該在這其中把握住船舵的方向,讓學生在正確的航道上前行,這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但要想讓這樣的核心作用能夠有更大的體現,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有更加優秀的專業素養,能夠在充分理解新課改要求和精神的情況下,帶領和引導學生以先進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百花齊放。當然,代表著教師專業素養的一方面是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責任感與使命感,如果教師對自己所教授的學科完全沒有提升的動力,對于學生的成績體現和心態也沒有足夠的關心,甚至完全沒有維護和學生的關系,導致與學生之間的情緒對立,這自然也會影響他們在整個學生群體中的主導作用和教學效果,無法受到學生的喜愛,進而導致學生對于這位教師所教授的一切知識,也產生極強的抵制心理,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上自然也就得不到更好的提升。
2.8 加強歷史知識的構建整合。初中歷史具有非常清晰的脈絡,從周王朝開始到新中國成立,這中間發生了非常多的歷史事件。從一開始學生就能進行歷史梳理的整合,從而在整體上產生一種宏觀的歷史思維能力,也對整體的歷史知識有了系統性的理解,讓他們對于整個歷史的認知有了基礎的積累,在這樣的積累之下,他們就能對每個單獨的歷史分支自己進行補充和完善,并且對于這些歷史的認識也有了進一步的深刻閱讀。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有了對于歷史的整體性理解,才能大大增強他們的歷史敏感性,更準確地從歷史中找到關鍵的知識點進行解讀。所以教師如果要讓學生對歷史有著更加清晰的脈絡理解,首先就是要對歷史知識進行整合構建。構建就是對歷史整合的架構,重新以當前初中學生所能理解到的階段程度進行建構,并在這樣的建構之下,把歷史的知識重新進行整合,讓學生對于歷史課堂上的體驗有著更加良好的效果。首先,從總體的歷史觀來說,整個歷史都是地球的演變史,但細分下來,并不是只有這樣的地理歷史,更多的是表現為人文歷史,而在人文歷史的分支中,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是我國歷史求和始終的兩大板塊,這兩個大歷史背景下的又分為有政治歷史、經濟歷史、文化歷史等等,這就是初中歷史教師所要教授給學生們的相關歷史知識,這些知識點都將在整個歷史課本中有著持續性地展現。這也就是讓學生們在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時,能夠自動將這些相關類型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分類,在這樣的整合分類下,學生對于歷史的知識也就有了更加透徹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歷史學習也就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鞏固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需要創新的事物也很多,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通過創新的理念去開創歷史的教學,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所以這要求著教師自身也要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去教育學生,注重歷史與實踐進行相結合。在實施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是教學的第一要素,要不斷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創新教育的評價機制,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