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麗娟
(江蘇省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 江蘇 淮安 223100)
小學美術的教學模式一直比較單一,美術教師出示范畫,進行講解,學生照本宣科,畫出的作品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學生本身都不清楚這么做的意義何在,開放式課堂將小學美術和實際生活所關聯,讓學生在美術中認識世界,在生活中發現藝術。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藝術邏輯。
1.1 小學美術課堂現狀。我國小學美術的課堂模式比較傳統,教師到點上課,學生到點下課,師生之間關系不融洽,不符合美術這門學科本身的藝術特性,美術本身就是自由的,愉悅的,創新的,師生之間互動不夠活躍,這勢必會導致學生提不起勁頭,對老師講的內容根本聽不進去,教師的講課內容也是偏向理論化,在小學美術中就灌輸大量的美術歷史知識,一時間弄不清這究竟是美術課還是歷史課了。學生對于美術的期待大大降低,在創作過程中也是敷衍了事。學生們直接看到自己這節課要畫的作品或硬性主題,有些學生大筆一揮直接潦草畫完,有些學生琢磨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這就是教師引導不到位,學生們無從下筆,不清楚自己本堂課究竟要學習什么,難道只是畫個房子,畫個小鳥嗎?教師無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美術的價值。這大大不利于我國新時代全面素質教育的開展計劃,讓學生對美術這一科目有了刻板印象,固定思維,小學是學生藝術思維開拓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對于世界的好奇心,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都是高于成人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生們的特點,用開放式課堂讓學生們認識到美術帶來的好處,培養學生們審美意識,從小學會發現美,創造美,這是小學美術的意義。
1.2 小學美術進行開放式課堂的重要性。新時代教育方針主要講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不斷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注重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小學美術可以訓練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從小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藝術審美,學會欣賞美、發現美。是全面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當前小學美術的教學模式比較老套,學生提不起興趣,對美術課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審美,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興趣,要在小學美術中引入開放式課堂,通過全面藝術的形式讓學生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下潛移默化的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增強審美意識,培養個性美術。新時代全面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的傳統教育模式與當下時代背景不相符,跟不上社會需求,無法抓住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也就無法引導學生們的藝術啟蒙,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藝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提高不上去,不利于全面素質型人才的培養。開放式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只是傳統的照本宣科,對于小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教師對于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啟發引導要更清楚更明白更有趣,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明白所學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注意培養課堂氛圍,小學美術課堂是近幾年才被重視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的能力不太被看中,引入開放式課堂后,教師應當對自身藝術修養,教課能力,整體素質進行有意識的提高,努力提升師生關系,讓老師和學生之間亦師亦友,更符合開放式課堂的特性,有利于藝術審美的培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以在小學美術中引入開放式課堂,提高學生們的藝術思維,創設能力,打到全面素質教育預期目標。上課的模式應該從老師講學生聽,變成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思考,學生作為主體學會自己發散思維,經常思考。對于教學內容,小學美術教師利用開放式課堂可以更好的把握住學生們的興趣,因為有了多媒體和實景實物的加入,美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師生之間的氣氛變得更加和睦。在開放式課堂中,教師帶領學生們脫離傳統書本,可以用ppt、多媒體、電影、動畫等網絡手段進行教學,孩子在感興趣的同時能更加認識到藝術的多樣性。還可以帶領孩子們走出教室,在老師的照看下實地寫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發現藝術。構建開放式小學美術課堂,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得原本無趣的美術課堂成為真正的藝術活動,除了簡單的簡筆畫,小學美術教學中應開展多元化教學,傳統山水花鳥魚蟲的國畫,西方油畫,水粉,水彩,雕塑,剪紙等等不同類型的藝術領域都要有所涉獵。培養孩子全方面多元化藝術思維。學生是學習的主要對象,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小學美術的含義,價值,讓學生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中真正收獲藝術、收獲創意、收獲靈感、收獲思維。開放式課堂,顧名思義,開放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內,可以帶學生到校園內的操場中觀察生活場景,對花壇內的小花小草進行觀察寫生,培養孩子自然感知能力,讓學生們對于美有更多的體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在節假日或者重要活動時,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個人創作或是集體創作,讓學生們有地方有機會有平臺施展自己的創意,讓學生們真正收獲價值,增強自信,全面素質教育更上一層樓。開放式課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素質提升,每個學生都能在小學美術開放式課堂中開出屬于自己的那朵綻放耀眼的花朵。
1.3 開放式課堂中課堂設計。在傳統小學美術教育模式中,對教師的能力水平藝術修養整體素質要求不高,只是能簡單的上課就算合格,但開放式課堂中,美術所包含的領域千千萬萬,這就對老師的備課能力,創新能力,聯想能力,引導能力要求較高,老師要制定開放式的教學主題,不要只局限于一樣物品或是一個場景,注意引導啟發性孩子們的思維拓展能力,激發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在設計過程中,不要給出太具有時間性或空間性的框架,只給一個開放式主題,讓學生通過聯想,發散,用自己的創意設計出自己的作品,不拘泥于一種風格,未來科技感、復古年代感等等都是學生們感興趣的。引導方式可以采用聯想法,例如這個主題中學生的背景、時代、目的是什么,也許經歷了什么,發生了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這都可以開拓學生思維使他們不斷創新,提高藝術審美。美術教師對于學生們的創作要給予合適的鼓勵,不要一味批評也不要一味吹捧,適度鼓勵引導,讓孩子們在美術這條路上越走越穩,讓學生們穩扎穩打的綻放藝術之花。教師應當選擇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主題或方式進行創作,讓學生們了解美術不止存在于紙上,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學生們藝術表達能力,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擴散讓學生們在藝術氛圍中學習,同時又能影響到整體的藝術修養。在開放式課堂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姿態要從嚴肅古板轉向親切自然,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加以眼神和手勢的輔助,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親和力,更加提高了課堂上學生的表達欲和創作能力。對于學生的創作加以適度引導但不要全面涂改,這樣就成了老師的作品而不是學生的想法,教師不能以個人喜好作為標準去評判學生的作品,應用多元化多思維的多方面角度去欣賞學生作品,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提高,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努力提升個人水平修養,讓自己和學生一同努力進步,這樣才能做好學生小學美術的啟蒙。教師對于學生的作品在不了解之前切不可敷衍點評,在創作過程中要與學生們多交流多溝通,了解學生們真正的想法,用學生的角度看待作品,用教師的能力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們提升藝術創作能力,培養藝術賞析能力。
2.1 從生活中引導學生發現美。開放式課堂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不同于以往傳統模式的教學方案。開放式課堂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性更加注重。在課堂上更能體現師生關系,師生互動環節。與傳統課堂模式相比,開放式課堂的引入會使小學美術課堂更加藝術化,富有生活氣息,自然氣息。小學美術教師應明確開放式課堂的教學并不是帶領學生看一些影片欣賞一些畫作就夠了。應該帶學生從生活中,從自然中找到真正的美術,引導,啟發,啟蒙學生在不同的角度都能發現美。提高學生的全面藝術素養,為學生的個人發展道路做鋪墊。開放式課堂的開展需要小學美術教師提升個人藝術水平,藝術修養。這樣才能從多方面為學生起到一個引領的效果,同時能擔任起藝術啟蒙老師這個身份。小學美術是學生藝術道路上的啟蒙階段,作為引導者,教師要讓學生對美術有著正確的認知,美術不是僅僅存在于高堂,宮殿之上,藝術的多元化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的美時時刻刻等待被學生們發現,教師要讓學生將美術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故事,一個場景、一個片段、一首歌、一個人都是一副藝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將生活元素和美術作品聯系起來,那么他的藝術啟蒙路上就是充滿了人情味的,人間煙火氣,最是美如畫。可以在課堂中開設生活記錄環節,讓學生在生活中記錄下學生們認為值得記錄的一瞬間,從生活中取材,更加融入學生們的精神世界。除了情緒,生活中還有著非常多值得學生們利用起來的材料,對于一個家庭也許是廢品的東西,加以改造,就是藝術材料,如常見的易拉罐,氣泡紙等等,讓學生們用自己的想法大膽改造,繪畫,融入自己的設計,可以小組聯合創作,這樣既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藝術的存在,還能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增強藝術設計審美。學生們向往的城市、國家,都是很好的藝術靈感來源,教師引導學生們善用自己的想象力,開發新思維,用不同的材料、方式、風格,創造出自己喜愛的城市,可以出示多媒體,帶孩子們感受真實的戶外風光,巍峨險峻的高山,波濤洶涌的大海,波瀾壯麗的大漠,高樓聳立的城市,小橋流水的鄉下等等這些都是藝術靈感啟蒙最好的引導者。在小學美術開放式課堂教育,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感知,引導,啟發。小學生對于老師的描述不會感知太過強烈。可以直接傳達內容,圖像和影音,對于小學生來說會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讓學生更好的感知到顏色。
2.2 從材料中引導學生發現自然美。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引入開放式教育。對小學美術教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自然美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小學時期的感知對象基本是具象的、物質的,對于自然美感受不多,小學美術教師對于學生的藝術啟蒙要著重于自然美的發現,清晨的陽光,落日的余暉,海浪的聲音,森林的光影,黑夜的星光等等,自然中有許多不可忽視的藝術之美,由于年齡和疫情的影響,學生們無法出去旅行,這種情況教師出示圖片和影象引導能更好的讓學生感受到戶外風光。這些美不僅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用身體去擁抱,才能真正感受到溫暖,溫度。為學生的藝術創作增添更多靈氣,學生的眼界開闊了,思維打開了,審美也就提高了。小學美術引入開放式教育,不僅僅要有藝術審美,精神方面的引導,對于藝術材料,教師要讓學生們多接觸,多利用,多感受。對于學生來說一朵花可能只是一朵花,可以用于裝飾頭發,裝點家具,但沒有更多聯想,在小學美術教師的引導下,要讓學生知道,花朵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如果我們人工干預,一堆美麗的花在即將凋亡的時候不會枯萎,而是變成干花或者永生花,以不一樣的形式留下花朵的美麗,學會發現大自然的美,在河流的沖洗下,石頭也變成五彩繽紛的樣子,貝殼的花紋奇異美麗。那么對于這些常見,簡單的材料,如何去應用它們,教師作為引導者,教師要幫助學生開拓思維,花花草草可以出現在任何場景世界貝殼也可以脫離水的束縛,讓學生們發揮想象力,以自己想法將這些呈現出來,簡單的創作結束之后,教師加以指導。自然美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想象思維,發展學生的創設能力,全面素質教育,小學美術作為一個引導者,要做到全方位為學生開啟美的世界,小學美術教材上的很多方案,材料,實際生活中學生是接觸不到的,小學美術教師就要更注意生活,自然中存在的美術材料,而不是僅限于紙筆上。創辦具有主題性的藝術活動,可以讓學生們自行準備參展作品,不同年代不同風格,根據情景讓孩子圍繞主題自由開創思維,讓學生們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加強參與感,活動準備結束正式開始時,讓每個學生來介紹自己的作品,靈感想法,設計理念,提升學生成就感,榮譽感,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熱愛。不知增強了藝術創作和審美能力,還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從道德意義,價值意義上講,開放式課堂和小學美術的結合是會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的。
小學美術引入開放式課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于美術真正有代入感,真正能參與進去,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去。開放式課堂中對于學生們啟發引導美術思維,培養美術素養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能夠全方面素質高,所帶來的收獲一定不僅僅只是美術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