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530000)陳雪峰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 年6 月19 日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講話精神,黨員干部要注重用思想武裝頭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知道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自覺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養。與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相對應,教育工作者同樣要堅持思想道德建設,堅持立德樹人,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人格,明確努力的方向及堅定自身的理想信仰,筑牢信仰之基;促使學生認知深化,能力提升,心理成熟,補足精神之鈣;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轉變人生態度,把穩思想之舵。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建設的重要導師。幫助學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以班級文化建設為抓手。在我國,班級文化是指圍繞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所建立起來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制度體系、班級風氣等的集合體。它不是一種剛性的、粗暴的、說教的固定模式,而是一種充滿柔性的、溫和的、極具人文色彩的精神、制度、關系和環境的綜合存在,是一種新的德育模式。班級文化建設是在班主任的引領下,打造班級的顯性環境文化、隱性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并形成班級特色精神的過程。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導者,要致力于發揮班級文化的教育作用、凝聚作用、規范作用和監督作用。
目前,部分班級文化建設存在表象化的問題:班級布置表象化,缺乏精神和核心思想;班級奮斗目標表象化,往往大而空,不契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活動內容表象化,更關注活動的形式,對活動的內涵挖掘得少。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求,班主任應當通過環境育人、制度育人、實踐育人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以最終實現全員育人。
讓班級墻“說話”,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實現環境育人。班級墻的設計和布置能從側面反映出班主任的育人思想和育人理念。班主任可利用班級墻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學習信仰的形成。
對班級墻的建設,我經歷了“傳統→個性→思想”的過程。早期,我設計的班級墻中規中矩:班訓在白板最上邊,《中學生守則》、視力表在白板兩側,夢想樹、格言墻在兩側墻體,宣傳欄、光榮榜、黑板報則在后墻。隨著對育人目標思考的深入,我覺得班級墻應有一個統一思想,能反映我的班級育人管理方向及理念。因此,在再次設計班級墻時,我抓住了一個核心內容——“文化是什么?”。于是,我這樣設計班級墻:班級中的四面墻上分別寫有“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以此來傳遞本人對學生以及班級整體的精神要求,即做能為別人著想的、有文化修養的善良人;要在制度、規矩的約束下,實現真正的自由;要自主、自覺、自律。現在,我又產生了新的思路。我希望學生能向過去的自己告別,清空雜念,讓心歸零,重新開始。于是,我組織學生把班級墻面全部貼上淺藍色的墻紙,只保留黨史學習園地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清清爽爽的墻面能讓學生沉下心來思考: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需要怎么做?……下一個階段,班級墻又該如何設計?我會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態重新進行規劃。
社會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學生的身心也在不停地成長。因此,班級文化建設理念也應隨著社會及學生的發展變化進行更新、轉變。但不論如何變,班主任應始終通過班級文化的建設引導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信仰,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遠大目標。
班級制度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科學、民主、規范、健全的班級制度是維持學生行為自覺性和主動性的重要依托,是班級凝聚力的重要來源。
我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以學校規章制度為依托,結合班級情況,組織全班學生集思廣益,基于班級努力方向及班級奮斗目標,表決通過并不斷更改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從而讓“依法治班”成為可能。此外,我還與學生共同制定了《班級考勤制度》《班級操行管理細則》《班級清潔衛生輪值制度》《班級獎懲辦法》等班級制度。班級制度的各項條文均能代表班級學生的作風態度、核心價值觀念、精神風貌等,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制定班級制度有利于學生樹立班級和我榮辱與共的信念。
宿舍是學生課后休息、溝通、交流的重要場所,基于不同成員的思想、性格、追求等,各宿舍會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宿舍文化是指依附于宿舍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各種文化現象的總和。它以宿舍成員共同的價值觀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的各方面的價值準則、群體意識、行為規范、公共行為和學習生活習慣所組成,是由宿舍成員共同建立和長期形成的、潛移默化的氛圍和影響力。”
宿舍內部成員關系和諧,對學生思想的影響是深遠的。班主任必須對班級宿舍進行制度管理和思想管理,牢牢抓住這個改造思想的主陣地。我的思路是班級建成初期就讓各宿舍按學校宿舍管理制度確定宿舍公約,對宿舍布置提出具體要求,讓各宿舍成員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習慣構建獨特的宿舍文化,并在進行班級溫馨宿舍評比的過程中強調宿舍成員間相互謙讓、合作互助、相親相愛的重要性,讓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團隊合作思想在宿舍內形成和發展。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精神文明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內容需要讓學生自行設計、獨立體會,這樣才能使其變成學生內在的精神財富。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主題班會的開展能讓班主任的教育活動目標更為明確,讓學生有更廣泛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不僅是塑造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基本途徑,還是把穩學生的思想之舵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開展的主題班會可分為班主任主講,學生主講,優秀畢業生代表、家長代表、黨員代表主講三種類型。
1.涉及學生的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班集體的重要問題、重大事故,關鍵時間節點等的主題班會,由班主任主講。如開學第一次班會課、學期末的最后一次班會課、整頓班風或學風的班會課、引導學生走正確人生路的班會課等。
2.涉及思想交流、認識分享、學習經驗介紹等的主題班會,由學生主講。我通常會要求學生提前一周擬定班會主題,明確中心思想,自行組織與開展相關活動。而我的任務就是進行現場拍攝及最終點評,并調動學生參與下次活動的積極性。在學生主持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學生“隱藏”的實力。比如,有學生向全班同學普及手機的攝像頭、屏幕等專業知識,有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電子書泛濫的時代該如何回歸紙質書籍的閱讀……在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后,我便對他們進行有效激勵,以使整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3.涉及生涯規劃、職業導向、人生目標樹立等的主題班會,則由優秀畢業生代表、家長代表及黨員代表等主講,以幫助學生明確興趣志向,計劃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黨員代表可立足更高的人生價值目標,讓學生意氣風發、斗志激揚。譬如,我在學生普遍感到茫然的高二階段邀請了我校2004(11)班的優秀畢業生,優秀共產黨員張章煌(清華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雙料研究生”,戰斗在消防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和學生一起溝通交流,鼓勵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認真學習,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宿舍是個小團體,如何凝聚宿舍成員的精神力量,形成班級戰斗力?我以宿舍為單位開展班級活動,以增進宿舍成員之間的感情,增強他們之間的凝聚力。如以宿舍為單位安排值日工作,在開展班日活動時要求每個宿舍都表演一個節目……宿舍全體成員因有共同的任務、共同的努力方向而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這樣,他們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厚,進而形成良好的宿舍精神面貌。
當然,宿舍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會抑制班級整體的發展。同宿舍成員容易形成防備、排斥外界的心理,在與其他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跳不出本宿舍的小圈子,而把自己的交往限制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以致交往面狹窄,缺乏與其他同學的情感交流。故宿舍建設還應涵蓋宿舍間關系的建設。我的做法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以兩個宿舍為一個單位,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單位成員,以打破宿舍間的壁壘,讓不同宿舍的良好習慣及作風在班級內蔓延,形成班級整體的習慣和作風,讓宿舍文化為班級文化添光彩。
除每周利用班會對學生的行為、精神進行引領,把穩學生的思想之舵之外,我還組織了各項班級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如每學期一次的班日活動。先讓班團干策劃班日活動主題,定下活動內容、活動方案等,然后對其進行調整,最后在特定的日子開展活動。這樣做能鍛煉班團干的組織能力,推動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增強班級凝聚力。好的班日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給班級帶來激情和活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在特殊的日子,我也會組織特殊的活動,如在母親節讓學生給自己的媽媽錄一段感恩的話,在父親節讓學生給自己的爸爸手繪感恩卡片……在各傳統節日來臨之際,我會組織學生開展文藝活動或科技活動,寓教于樂,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研學活動能充分發揮區域內文化資源的作用,讓學生輕松感受到文化的韻味,并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激發學習熱情,豐富精神世界。
我在2021 年3 月份設計了到百色紅色教育基地重走革命道路、重溫革命精神這一研學活動,并于4 月10 日組織本班學生前往百色。在研學活動中,我根據沿途所見所聞,結合學科內容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實現課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
2021 年5 月,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我帶領學生到中國五百強企業,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深切體會到了科技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了解到了中國制造業所需的創新型人才的必備素養和核心競爭力,激發了自身的學習動力。學生在研學心得中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力爭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生力軍。
2021 年11 月,我結合國家《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帶領學生開展農業勞動研學和傳統文化研學。通過參觀學習賓陽美麗鄉村,學生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認識,豐富了自然與農業知識;通過參與收割水稻的勞動實踐,學生切實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以及農業機械化的必要性;通過參觀織錦坊,學生了解了廣西壯錦及壯族傳統文化,并在“DIY 壯錦制品”活動和與殘疾人代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優良品質。
總的來說,做好班級文化建設,能夠使學生逐步明確正確的思想方向,堅定意志,充實精神世界。班主任需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積極探究班級文化建設的內涵,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及國家對中小學教育的要求,用心思考、精心設計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還能夠養成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最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