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宇 劉衍利
(重慶市沙坪壩區融匯沙坪壩小學校 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小學,重慶 400030)
小學數學學科涵蓋比較多的知識點,這就能夠影響到小學生的理解以及記憶等方面.然而,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促使課堂教學對廣大一線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除了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以及內容之外,與此同時,應當有效引導學生們進行有效學習、正確學習,并且幫助他們了解基礎知識,以及善于發現日常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然而,小學數學教師應在課程教學當中運用到教學評一體化這一教學模式,進一步實現教學目標.然而,怎樣實現這一教學的模式,則成為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
課堂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和學生圍繞著數學知識從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然而,數學課堂并不是簡單的學或者教,而是需要充分地結合教學以及評,即教學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并不是毫無關系的獨立個體,否則的話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就會變為單向數學知識的灌輸或探索,進一步失去互動性.教學評的不一致,進一步造成課堂脫節的現象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進而使得課程教學的效果受影響,很難確保學生們可以充分掌握以及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評的教學模式是難以取替的.這是由于學生們在心理方面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然而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差,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認知體系,倘若教學評其中某一個環節沒有和其他的環節一致,那么課堂的效率就會進一步降低,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其喪失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嚴重打擊學生們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在小學時期,就是培養學生們形成自信心的關重要時期.學生只有在接受他人的評價時才可以發現自身價值,從而提高信心以及自豪感.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詳細講解課堂學習的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地運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并且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確保教學評高度一致,否則極其容易出現課堂教學和教學評存在脫節的情況,嚴重影響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影響到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氛圍.對當代小學生而言,其心理發展已然到了關鍵階段,然而,因為他們理解的能力還不成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使用教學評這一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增加了理解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為了提升小學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效果,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問題.但是,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其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小學生學習的效率較低.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課程有著新的要求,對學生小學數學素養的培養成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但是,在教師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效率低下、理解能力也比較差等問題比較突出,這就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展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因為沒有運用創新教學方法,使得小學生學習的效率較低,學習的興趣不夠高,這樣一來,就會影響最終教學的效果.
第二,課堂教學的方法較為單一.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就需要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小學生開展高效學習活動.但是,從現階段實際教學狀況來看,小學數學教師多使用比較單調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只注重灌輸學生基礎知識,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
一切教以及學的活動,均應當緊緊地圍繞著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來展開.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運用游戲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在執教“認識角”這一導入內容時,通過使用手指夾珠子和乒乓球的游戲活動,進一步地引入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帶來乒乓球、玻璃珠各一個,讓學生們運用中指、食指分別來夾乒乓球和玻璃珠,讓其能夠直觀體會到夾小的玻璃珠時,中指、食指的張口較小,夾大的乒乓球時,中指、食指的張口較大.全班同學均應當加入這場游戲,除了瞬間活躍氣氛之外,還能夠有效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游戲還可以幫助學生們突破教學難點,可以說把游戲作用充分地發揮了出來,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運用游戲活動,這是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一種形式.在課程教學當中設計游戲活動旨在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基于此,每一個游戲活動的設計均需要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和小學生喜愛的游戲方式充分結合.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可以有效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需要以課本當中的相關知識和小學生實際學習的狀況為基礎展開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制定,確保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水平以及質量.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按照小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詳細地分析教材當中的重難點知識,進一步地制定出來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執教“除法”這一內容時,需要先掌握小學生背誦六到九乘法口訣的熟練程度,如果教師在掌握過程中發現一些小學生對這些內容還不熟練,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此內容進行講解的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們可以熟練地掌握乘法口訣,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乘法口訣,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們求商.譬如,小學數學教師向學生們提問:“如果有小兔子42只,每間房需要住6只,那么,需要準備幾間房子?”這時教師引導學生了解6×7=42,由此得出,42÷6=7,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對除法的學習.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在教材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且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中,及時地調整課堂教學的計劃.因為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由于對數學知識理解的程度不相同,從而存在一定偏差,所以教師需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的計劃,避免出現教學評和課堂教學存在偏差的情況.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執教“角與線”這一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們認識射線、直線以及線段,并且通過比較方式,讓學生掌握射線以及直線的區別以及內在聯系.倘若小學生在學習中不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時教師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的計劃,為其詳細講解角形成的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角、線的理解,充分確保教學評的一體化.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這一教學模式,應當通過科學有效的形式,進一步地設計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此同時,應該有效保證學生了解課堂教學的模式,通過明確的教學內容以及評價等方式,進一步地完成課堂教學的模式,使得這一教學模式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在保證教學目標具有整體性和一致性的基礎上,教師應把教學目標劃分成不同的階段,這樣有助于小學生的學習.
在設計教學模式過程當中,主要的內容需要分成以下幾方面:第一,應該合理科學地明確教學的范圍.教師需要按照教學的現狀、目標以及計劃等,進一步實現課堂教學的范圍,有利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提供幫助,使得他們更加明確學習的內容,從而降低學習的內容和實際的教學不相符的情況.第二,科學完成學生們的分組.在分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把小學生合理科學地分組,應當結合他們數學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完成分組.一般情況下,每個小組的人數需要控制在5—7人,小組成員的能力都需要保持平衡,繼而實現之后數學課程的順利開展以及科學合理的分組.第三,需要確保數學教學的設計活動的新穎性.數學課程教學就是為了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重要步驟,在這一環節過程當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選題的設計活動進行充分了解,除了需要確保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數學知識的積累,還應當確保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活動擁有一定的新穎性以及趣味性,從而對學生們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教師在設計選題過程當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其一,緊扣教學內容.其二,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其心理特點,最大限度地選擇較難,以及在小組當中能夠順利解決的題型.第四,完善小組當中責任劃分.對組中的成員展開分工工作,分工內容包括研究搜集小學數學知識等.同時,教師在分工過程當中,還應該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其一,在分工過程當中,盡量體現出小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二,充分發揮小組集體智慧以及能力.其三,有效分工以及協作,發揮出團隊的作用,從而實現激發學生積極性,最終實現培養.
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通過“小小商店”綜合與實踐單元的案例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中間環節與結尾環節,教師都應該予以學生們評價,不僅需要包括正式評價,還需要含有非正式評價.對于“小小商店”這一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而言,主要就是以非正式課堂教學評價為核心.該評級案主要包括學生討論以及教師與學生對話等相關內容.教師與學生對話,能夠使得老師知道學生們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夠從討論過程中獲得有效的信息,并且做出相關的判斷與反饋.針對相關課堂教學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設計幾個評價的任務.任務一是小學數學教師開始觀察學生們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任務二主要就是以答題的方式進行評價;任務三是在巡查期間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以提問的方式展開評價的工作;任務四是通過學生自我總結進行評價.
任務一:小學數學課堂的表現評價主要運用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充分結合的形式來進行.
任務二:為了檢測出小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了解的程度,教師需要精選出相關的測試題目.例如,第一,1元4角等于幾角,15分又等幾角幾分;第二,一張五元能夠兌換出多少張一元的,一張50元能夠兌換幾張20元和幾張1元的;第三,小明手中有20元錢,分別買一個魔方與一支彩筆分別花費8元、10元,還剩下多少元錢呢;第四,小明買了一本書和一支筆,分別花費18元、3元,一共需要付款多少元錢呢.
任務三:教師與學生展開交流,針對在購物期間存在的問題,予以提問與反饋.
任務四:課堂評選主要運用到自我評價與師生評價充分結合的形式.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創新課堂教學的活動,適當地轉變以往灌輸式教學形式,通過運用合理課程的教學形式,突顯出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對其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揮,并且充分激發出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了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強調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把三者充分結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評價的環節非常容易被數學教師所忽視,然而,小學數學教學又會占據許多時間,難以實現教學評一致性這一教學目標.因此,在之后開展課堂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出課堂教學評價作用.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時,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從計數單位等基礎知識,進一步掌握加減法等相關內容,讓他們發現問題并且及時解決,通過引導評價,使得學生們充分了解此部分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就是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的需要.因此教師巧設游戲,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做鋪墊;以學生為主體,制定科學教學目標;按照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計劃;以小組合作為例,設計教學的模式,從而確保數學課程教學評的高度一致,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